第246頁
書迷正在閱讀:沽名釣愉、我,胖頭魚,超兇!、掌心寵后、[名著同人]當(dāng)武皇穿成達西meimei、晝?nèi)粘墒?/a>、專屬野王[電競]、[歷史同人]三國貴女日常、三句話讓男人cao了我十八次、金風(fēng)玉露(作者:白芥子)、結(jié)果
“晝夫人病了,家主在家陪夫人養(yǎng)病呢?!?/br> 李十七「哦」了一聲,心里還是不踏實:“幾天了,端端怎么還沒回來?” 她表現(xiàn)的實在反常,宮婢只好耐心與她解釋襄南距離潯陽有多遠。 白鶴書院的游學(xué)從去年改為一年兩次,一去斬秋城,二去大周任意一地。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憐舟本來也是要去的,卻在臨行的前一天染病。李十七聽著宮婢一字一句,愣是聽不進心里:“喊繡玉過來?!?/br> “是……” 一堂課剛下李繡玉就被母皇喊了去,她膽戰(zhàn)心驚還道自己犯了什么錯,人還沒進寢宮,腳下不穩(wěn)直接摔得臉朝地,額頭磕得滿是血。 李十七本想喊女兒過來安安心,沒成想見了那一臉的血,刺得雙目生疼。 皇太女受傷,宮里鬧得雞飛狗跳。李十七要照顧女兒,一時沒了心思想旁的,只心里的不安漸漸擴大。 七日后,白鶴書院師生歸程之日。 城門口,陛下親迎。沒迎來想見的人,被滿眼的素衣白幡驚了神魄。 走在最前面的是沈端的大師姐,雙手捧著黑漆漆的靈位,身后跟著一口棺材。學(xué)生們哀泣不止,見了女帝陛下紛紛顫抖跪地。 白鶴女院院長,大周帝師,為救門下學(xué)生死于一場山洪。她最后救下的,是一個口口聲聲喊著要拜沈端為師的七歲孤女。 沈端極其喜歡她那顆求學(xué)之心,也答應(yīng)了只要她能通過書院考核,就收她為徒。 沉默的黑棺無聲地被人凝視,女帝陛下強忍著淚,怒聲責(zé)問:“告訴朕,棺材里躺的是誰?” 無人敢應(yīng)答一字。 種種反應(yīng)皆昭示了那一人,李十七冷笑一聲,怒而掀棺! “陛下不可——” 沉重的棺蓋愣是被她推開,呆愣望著躺在里面死氣沉沉的女子,李十七眼睛通紅:“這不是她,這絕對不是她,告訴朕,你們把朕的院長藏哪了?告訴朕!” 晝景上前一步察看,只看了一眼,無力地朝憐舟點頭。 李繡玉額頭傷勢未愈,哭喊了一聲「母親」,受激過度暈倒在憐舟懷里。 “這不是你的母親……李繡玉,這不是!” 時值六月,沈院長英年早逝,帝聞之,甚悲。 凄風(fēng)慘雨,又是一年。 沈端的死使得李十七意志消沉,使得皇太女郁郁寡歡,李家的一對孤寡在深宮默默埋葬她們的傷痛,冬去春來,日子還是得一天天過。 “十七,我不拋下你。” 深夜,李十七醉倒在寢宮,喃喃悲語:“騙子……” 她怒斥一聲,扔了喝空的酒壇:“騙子!沈端,你敢騙朕!!” 昔日那聲算不得情話的情話言猶在耳,奈何物是人已非。 “朕終究還是被拋下的那個……” 她癱倒在地,一身酒氣說著或悲痛或悲憤的話,有時候就連她自己都不曉得說了什么。獨自懷揣著心事等天明。 也是這一年,晝景和憐舟兩人心灰意冷從族中過繼了一位繼承人,悉心栽培。 翌年,六月,沈端忌日。 大周陛下 在滿是人的金殿,冷笑三聲。 終究還是任性了一回。 李十七用她的任性換來沈端墳?zāi)惯w入皇陵待來日與她一起合葬。 八月,晝景辭官,請辭請了八次,李十七允。 憐舟接過院長的職責(zé),繼續(xù)著沈端沒走完的路,大周女學(xué)靠著十年如一日的推行,慢慢進入寒門女子的視野。 李十七愛了沈端一輩子,恨了沈端一輩子,最后在愛恨兩難里不得釋懷。 四十一歲的陛下穿著年輕時的嫁衣孤單地坐在石階,守在她身邊的除了長大成人的皇太女李繡玉,還有沈端臨終前最后救下的那名孤女。 如今孤女已有成人的身量,拜憐舟為師,做了她的門生,成了白鶴書院年輕一代的夫子。她做到了沈端希望的,也是此時,李十七對她的芥蒂才消。 她神情復(fù)雜地看著這間接害死她心上人的女子,笑道:“朕想知道你的名字?!?/br> “回避下,微臣起初沒有名字,是她給了我名字,她說人生在世總要有一癡才對得起活一場。或因情而癡,或因志而癡。于是把姓給了我,把癡字賜給我做名。又顧及到我是女孩子,所以將癡改為池?!?/br> “沈池……”李十七為帝多載剛?cè)胨氖W發(fā)皆白,她笑問:“那她有沒有告訴你,她這一生,是癡于情還是癡于志?” “她說,她兩者全占了。” “是嗎……”陛下不再言語。 沈池退下之前李十七忽然抬頭,眼底迸發(fā)驚人的光芒:“你這一生,若有半分愧對她對你的舍命之恩,繡玉必除你。” “微臣,謹(jǐn)記。” 當(dāng)天,陛下召見家主夫婦,談了好一陣子,又是哭又是笑,最后在黃昏落幕時撒手人寰。 深宮悲哭不絕。 晝景施展從風(fēng)傾那學(xué)來的引魂咒,以自身精血為引,領(lǐng)法寶內(nèi)猝然衰弱至極的生魂追隨李十七的魂魄而去。 刻情于魂中,結(jié)下一世因果。 故人皆去,同年,晝景傳家主之位于晝清箏,徹底拋開紅塵名利跟隨憐舟前往四方游學(xué)授業(yè)傳道。 常常有人看到寧夫人懷抱一只白狐奔走四方,旁人來了想摸一摸狐貍她都不肯。亦常常有人看到始終年輕貌美的家主與其逐漸蒼老的夫人并肩談笑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