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成為鋼琴家后我和影后HE了、不結(jié)了、賀嵐矜、喜歡jiejie怎么了、早點讓你愛上我、首富千金在線護(hù)崽、[清穿同人]熹妃娘娘傾國傾城、天作不合、大秦之最強(qiáng)敗家子、[綜漫]開局被純愛戰(zhàn)神打出BE
“剛不是還說你是為了給你最尊敬的人慶生,博其一笑?”王朝詫異問。 “是么?草民說話就是這樣,一時興起就胡說兩句,想著被你們抓到我了,我不甘心,就再偽造一個人出來,嚇嚇你們。其實這最尊敬的人還能是誰啊,當(dāng)然是趙氏皇族的老祖宗了?!?/br> 丁三郎扯起嘴角,一副皮笑rou不笑的樣子,說話的口氣更是耍賴至極。 “可一時興敗,我又覺得了然無趣了,便說兩句實話??傊笕藗兛汕f別把我的話當(dāng)真,會變傻哦?!?/br> 眾人:“……” 就丁三郎這態(tài)度,就該用大刑狠狠伺候他,省得他嘴賤皮癢。 當(dāng)即有衙役使杖打了丁三郎后背,呵斥其端正態(tài)度,令他好生回答包大人的問話。 丁三郎被打得狼狽趴在地上,卻還是笑了一聲,接著他才忍痛支起身子,繼續(xù)保持跪姿。 包拯:“醫(yī)不活與你是何干系?永康案和燈球案,可是你與醫(yī)不活之間的相互配合?” 丁三郎先問:“如今在他人在何處?你們?yōu)楹尾蝗査???/br> 見堂內(nèi)一眾人等都不回答他的話,丁三郎若有所悟。 “他死了?”丁三郎便問醫(yī)不活的死法為何,“你們?nèi)艋卮鹞疫@個問題,我便如實回答,至少個問題我保證不會撒謊。我可以發(fā)誓!” “誰信你的發(fā)誓!”王朝譏笑一聲,立時斥他道。 “嚼舌自盡?!碧K園回答了丁三郎的疑問。 大家都很驚訝蘇園居然就這么遂了丁三郎的意愿,難道不該揪著這點,好好威脅試探他一番? 蘇園卻是摸透了丁三郎的性子。當(dāng)有人當(dāng)眾拒絕嘲諷他時,你做那個肯定他的人,他便會被激將得非要證明自己。就比如剛才,王朝的嘲諷就是令丁三郎接下來說實話的關(guān)鍵。 “這位姑娘是個爽快人!醫(yī)不活確實是以任大牛為引子,誘你們前往永康查案,以圖令京內(nèi)治安空虛,便于我在京為非作歹??墒菦]想到開封府的主心骨走了,居然還有個老弱病殘的擋我的路?!?/br> 這‘老弱病殘’當(dāng)然指得是周老判官。 周老判官也在旁聽審案,他本是打算從頭到尾一直默默然,不引關(guān)注。忽聽得這話,立刻不服氣地吹胡子瞪眼,反駁意圖明顯,就差當(dāng)堂大喊一聲:老夫身體很棒! 因顧及到不好擾亂公堂秩序,他才沒喊出聲。 “草民與醫(yī)不活是至交好友,他曾欠我一個人情,這次的事他來幫我便是為了還人情。不過他運氣不好,被你們給抓著了?!?/br> 丁三郎沒有過多去惋惜醫(yī)不活的死,反而立刻問包拯,他們到底是如何料知他在今晚會去找蘇喜,并提前埋伏好了等他落網(wǎng)。 這個問題丁三郎之前就問過,但被蘇園拒絕回答了。丁三郎有種感覺,開封府這位蘇姓女官差不太好對付。所以這問題他就來問剛正不阿的包拯了,應(yīng)該會更容易得到答案。 他想不通,他分明已經(jīng)安排人在蘇喜身邊,監(jiān)視了蘇喜的一舉一動,確認(rèn)蘇喜沒有將信的事情告知孫荷,而且是獨自一人出府了。他這才會現(xiàn)身去找蘇喜。 丁三郎承認(rèn)自己行事狂妄放肆,但他并非愚勇,他的膽大妄為從來都是憑自己的本事,他的所有行動實則都在算計之內(nèi)。這些年他不知出手多少次,都讓敵手損失慘重,恨他恨得牙癢癢,但總是奈何不了他,甚至連他是誰都不知道。 哪怕偶爾遇到意外,比如上次刺殺周老判官失敗,也不過只是折損一小部分人,并不會動搖他的根本。但這一次他卻敗得徹底,全軍覆沒,他一定要知道導(dǎo)致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本府倒可以告訴你?!?/br> 包拯立刻應(yīng)了丁三郎的話。丁三郎馬上全神貫注地豎起耳朵,等聽答案。 “不過不湊巧,本府這會兒一時興起,并不想告訴你 。” 包拯心中哼笑,這丁三郎還真把他當(dāng)成愚直之人了。以為他問什么,他就會說什么。這廝絲毫不配合審問,全然是一副囂張懶散的態(tài)度,竟希望能從他嘴里騙到答案?做夢去! “本府問你,你和醫(yī)不活手里的血rou蟲是從何而來?” 丁三郎因為被包拯拒絕了,十分不爽。此刻他垮著一張臉,臉色沉郁得仿佛要殺人。 “本府再問你一遍,你和醫(yī)不活手里的血rou蟲是從何而來?”包拯又問了一遍,聽起來他似乎很有耐心。 丁三郎回看一眼包拯,覺得這問題包拯既然那么想知道,那他就偏不回答,就像他剛才對自己那樣拒絕他。 包拯并不氣惱,反而一笑,當(dāng)即拍響驚堂木,斥丁三郎死不悔改,拒不招供,大刑伺候。 丁三郎眉頭一跳,猛地看向包拯,就見包拯似笑非笑地看他,一副從容之態(tài)。 為避免各衙門濫用刑罰,鬧出太多嚴(yán)刑逼供的冤案。先帝在時,便下令禁止嚴(yán)刑逼供,唯有在案犯拒絕招供、冥頑不化的情況下,才可施以重刑。當(dāng)然此要求在各衙門執(zhí)行起來,可能各有不同。有些地方天高皇帝遠(yuǎn),官員急于求成,仍然有嚴(yán)刑逼供的情況存在。但在大宋首府,包拯管轄之下的開封府,則必然是會恪守這條規(guī)矩。 丁三郎方知自己被算計了,包拯根本就是料到他會因為前事拒絕回答他,他就是想憑此為借口對他用大刑! 血rou蟲的事再簡單不過,他沒什么秘密好隱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