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zhàn)神 第107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zhàn)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難道,歷史將要重演了? 這些人湊到一起,不就是要搞事的架勢嗎? 千防萬防,卻沒想到,這些人就在他王恭的眼皮子底下都開始活動了,他竟然還渾然不覺! 王恭懊惱的,差點把牙根咬斷。 要是沒有郗恢! 要是沒有他! 豈不是出了大事! 無恥王稚遠,昨天還在吹噓他對奪權毫無興趣,要做他王恭的屬下,今日一看,豈不是笑話? 幸虧他足智多謀,一個字都沒信! “仔細說說?!?/br> “京口到底有什么動向?”發(fā)泄夠了,王恭終于回到了座位上,開始關心細節(jié)。 郗恢這一次也平靜了許多。 沒見到王恭的時候,他確實很生氣,可是,現(xiàn)在他也明白,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急不得。 急才容易出錯。 這樣看來,王謐一伙人,是很急了。 要不然,他們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在京口搞事,他們難道不知道,京口去建康不遠,就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嗎? “我這邊收到的消息是,自從王謐與桓沖聯(lián)絡過后,已經(jīng)有上百兵馬作為先頭部隊,到達京口了!” “據(jù)探子回稟,這些人甚至是帶著兵器的!” 第964章 謝安的立場 王恭的臉色變了又變,到了最后,張開大嘴,只道了一句:“王稚遠這小子!” “欺天了!” “阿乞,既然京口有了這樣的動作,我們也必須防備才行,我這就去調(diào)動建康周邊兵馬,嚴密防備!” 郗恢擺擺手,卻并沒有那么著急。 “阿寧,這些當然要準備?!?/br> “不過,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是一定要在參劾王謐的奏疏上,加上這么一筆?!?/br> “既然言明王謐有反叛朝廷的可能,那么,荊州之事,不是很好的借口嗎?” “況且,這也不是借口,而是實情?!?/br> “這樣的大事,怎么可以讓朝中眾臣蒙在鼓里,讓今上蒙在鼓里?” 今上還不會數(shù)數(shù)呢,正在吃奶中,他就是不想在鼓里呆著,也不成,這里所指的,當然是對王謐全力支持的太后王貞英。 早先,郗恢就知道,王恭和王貞英在支持王謐這件事上,多有分歧。 身為太后,王貞英似乎并不想要立刻對北府動手,而且傾向于把北府仍然放在王謐的手上。 王貞英的想法不是不能理解,為了求穩(wěn)嘛,國家新喪,她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況且,王稚遠軍功卓著,從大晉的當家人角度,確實也找不到什么懲治他的理由。 不過,現(xiàn)在好了,理由送上去了,王貞英不能再固執(zhí)己見了吧。 女人和男人有的時候處理難題的辦法確實是有很大的不同,出發(fā)點也不同。 女子求穩(wěn),男子求進。 現(xiàn)在的形勢,在王恭他們看來,已經(jīng)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可是,王貞英想的還是,只要王謐不出招,他們就可以繼續(xù)狗著。 和平來之不易云云…… 雖然,她想的也有道理,況且,大晉軍隊現(xiàn)在戰(zhàn)斗力最強的,就是北府兵! 還掌握在王謐的手中,被他攥的死死的。 不用懷疑,短時間內(nèi)朝廷想把這支軍隊收回來,是沒有可能的。 現(xiàn)在又有跡象表明,北府和荊州部在聯(lián)手,那么,大晉朝廷可以指揮的軍隊還有多少? 這個年月和南北朝時期還有區(qū)別,那個時候的南朝,有感于晉末的亂象,進行了反思。 將自家子孫都分封到各個重要的戰(zhàn)略地點,領兵的同時,管理地方。 雖然這樣的手段也有弊端,但是,如果換做現(xiàn)在的晉末,這卻是一招好棋。 至少,這樣可以預防北府兵做大。 這樣一支軍隊還是掌握在司馬家的人手里,更讓人放心,而現(xiàn)在的矛盾其實也在這里。 不知道是朝堂上的人都還沒有發(fā)現(xiàn),還是他們在刻意忽略,這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現(xiàn)在想要跳出來,掌控北府的,是老司馬家的人嗎? 司…… 馬…… 家…… 還有人嗎? 對! 這也是王謐一直能夠左右運作反復折騰而不倒的基礎之一。 想想看,如果司馬道子還在,如果再狗二十年,等到司馬消難長大成人,這一場爭斗,還會有王恭的份嗎? 如果是司馬道子或者是司馬家任何一個稍微有點能力的大王作為朝廷的主腦,伸手向王謐要北府的軍權,他能夠堂而皇之的就當做沒聽見嗎? 他能夠不費吹灰之力的就拒絕嗎? 他不能! 不管這個大位是怎么來的,總而言之,現(xiàn)在的大晉還是姓司馬的。 司馬家的人掌兵,天經(jīng)地義! 那么王恭呢? 他又算是哪根蔥? 他現(xiàn)在的權力來源,又是什么? 雖然王恭自己不承認,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如果,不是王貞英做了太后的話,王恭是絕對不可能掌權的,至少也會有人和他爭一爭。 但是,王貞英又代表誰? 毫無疑問,是大晉,是司馬家! 這也是王貞英和王恭經(jīng)常意見相左的原因之一。 雖然私底下,王貞英當然是向著自己的娘家的,但是在大面上,她必須維護大晉的根本。 如果她不這樣做,她的這個太后的位子都坐不穩(wěn)。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如果要平息物議,把北府兵交給和太原王氏毫無關系的王謐,是最合適不過的。 從根基上來講,王謐要聽從謝安的指示,而軍隊呢,又實際掌控在王謐的手中,他是來自瑯琊王氏的。 朝廷上日常處理大政的,則是來自太原王氏的王恭,現(xiàn)任國舅。 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衡,幾乎是照顧到了朝堂之上的幾大世家,讓每一家都可以美美吃rou。 而如今,王恭居然想要打破這種平衡。 不得不說,是過于自私自利,自不量力了。 把北府也交給王恭,朝廷上的事情也都是王恭在把持,那么別的家族會答應嗎? 必定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這可是實打?qū)嵉睦嬷畱?zhàn),甚至比王謐帶領北府反手指向建康朝廷還要棘手。 把王貞英的根給刨了,他王恭還有留在朝廷里的必要嗎? 真是分不得輕重。 雖然王貞英幾次暗示王恭,讓他稍微隱忍,不要處處挑釁,但是,很遺憾的是,王恭完全沒有聽進去。 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并且沾沾自喜。 現(xiàn)在,他正在為郗恢的發(fā)現(xiàn)欣喜萬分,有了這個消息,參劾的奏疏就會更加具有說服力。 交上去看看! 就算是不能把王稚遠從北府大將的位置上拉下來,也要讓他傷筋動骨! 雖然是奏疏,但是因為有了王恭主導,一切流程也就可以從簡了。 從起草,到眾臣署名,也就用了兩個時辰,就在王謐忙著獻俘儀式的這個時候,在太原王府,一場針對扳倒他的陰謀正在秘密進行當中。 所有被拉來聯(lián)名的大臣,看到王謐的諸多罪狀也都是嘖嘖稱奇,還可以這樣? 竟然還有這樣一條? 沒想到! 完全沒想到! 這封由王恭和殷仲堪共同執(zhí)筆的參劾奏疏,就好像是一紙八卦小報,原來人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通過這封奏疏,也全都被公開了。 可惜的是,王侍郎對這樣的局勢,居然還渾然不知。 不是他的消息不夠靈通,而是得到這個消息的人,都在可以隱瞞。 有的是專門就不想讓王謐提前知道消息,這些人都是王恭一黨,必然不能提前走漏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