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zhàn)神 第109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zhàn)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看來,就算是年輕二十歲,也仍然有很多人懷疑老王的能力。 王謐就這樣靜靜的聽著,當王恭提到俘虜一詞的時候,他眸光微亮,但很快又暗了下去。 感覺,已經(jīng)摸到一點脈絡了。 而這時,王恭唱夠了高調(diào),終于開始進入下一話題了。 快點吧! 說完了,辦完了,就可以回家吃飯了。 好多大臣可都是趕了早,餓著肚子來的,晉朝的這個皇宮里,從上到下都彌漫著一股摳搜的氣息。 皇帝陛下還在吃奶,也沒那個能力去幫諸位大臣準備早餐,只能自己解決了。 王恭:同儕們用餐的攔路虎。 司馬德宗:不是親媽,抱抱也好暖。 “王侍郎勞苦功高,北府兄弟們的戰(zhàn)功也確實需要展示,但是,老臣也認為,獻俘儀式,不宜再搞下去。” “為什么不能搞?” “王阿寧,你是不是故意和老夫作對?” 王謐這邊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向好脾氣的范寧卻先跳出來了。 這是沒錯的,相比王謐,現(xiàn)在這個朝堂上,最著急的,確實是范寧。因為自從王謐把這個差事交給范老爺子之后,他就一直閉門不出潛心研究,直到昨天才終于把完整的方案拿出來。 正要拉著戰(zhàn)俘和部分北府士兵cao練,這還沒開始呢,就先被王恭擺了一道。 王恭究竟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范寧已經(jīng)不想管了,也不感興趣,雖然準備的時間并不長,但是,這其中耗費了老人家多少心血,為了能夠把這場獻俘儀式,辦的既隆重,又符合古禮,范寧翻遍古籍,不知道查閱了多少資料。 這么多的努力,這么多的心血,就這樣被王恭一句話否定了嗎? 王恭這邊也急了。 “老夫什么時候針對你了?” “那王公是在針對我嗎?” “也對,北府是我?guī)ьI的,鄴城也是我打下來的,王公阻攔獻俘儀式,這很明顯就是對我有意見?!?/br> 王謐站到了范寧一側(cè),終于開了口。 范寧一臉驕傲,有王侍郎撐腰,就沒有打不贏的仗! 王恭和王謐拉開了戰(zhàn)斗,朝堂上的其余眾人,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各自表達意見。 大晉的朝堂上,已經(jīng)許久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了。 晉末的朝廷,也沒有什么高端的玩意,這些人,原本應該都是利益一致的。 他們起自世家,能夠有今天的排面,還都是多虧了晉之倒臺,南渡江左。 很多人時常有疑問,為什么江左的世家如此講究這些身份地位,不論做什么事,都要以門第論勝負? 如果說的夸張些,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那就是門第之所以被強調(diào),也許正是因為缺什么,就越是要顯擺什么。 誠然,以瑯琊王氏為首的江左世家,原本在中原地區(qū)的時候,也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 身份地位都是無可挑剔,但是,在中原的時候,他們也只是百花齊放之中的一枝花而已。 絕對達不到南渡江左之后的那種聲勢。 在中原,還有起自今日河北省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等等一等世家。 當年,大家都在中原混的時候,誰的勢力都不弱。 可惜,在晉末喪亂的那些年,清河、博陵的崔氏一族,還有趙郡李氏,范陽盧氏等大家族,并沒有選擇南奔,而是大部分都留在了中原。 這也當然是反復權衡了利弊之后的選擇。 現(xiàn)如今,在江左的豪族通過世家平衡,獲得利益均分之時,中原的豪族又在做什么? 是否慘遭異族的蹂躪? 不可否認,這也是有的,而且,想當年,很多世家固守自己的領地,過的相當?shù)男量唷?/br> 但是,等到挨過了這一陣,中原世家也可以重新煥發(fā)青春,他們同樣也可以和占領中原的各大勢力相融合,掌控朝廷。 但是,這個過程肯定要比江左豪族要艱難的多了。畢竟,在當時的年月,江左地區(qū),除了建康城周邊還有少數(shù)的一些城池,很多地方,基本上還比較蠻荒,經(jīng)濟水平不高,這些頗具淵源的大世家,到了江左腹地,想要忽悠一群人,還是很容易的。 而且,這里的鄉(xiāng)民又不似那些蠻族豪強,那么兇猛,還是很好說話的。 江左世族的核心利益,土地,產(chǎn)業(yè)都在江左,他們當然沒有什么進取心想要奪回中原。 人們都是很現(xiàn)實的動物,如果這個時候,突入中原,將要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局面? 傳統(tǒng)的中原世家也不是好惹的,既然是以世家為尊,那么,我們這些中原世家,是不是也可以分一杯羹呢? 當然不可能了! 不只是不會給這個機會,而且,江左的世家也在時時刻刻的嚴防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并且早就從輿論上打造了長江那邊的世家都不好使的氛圍。 中原地區(qū)的那些世家已經(jīng)不行了,血統(tǒng)不純了,和異族通婚,哪里還能稱得上是世家? 還想搶奪利益,怎么可能? 于是,這也就是晉朝明明有好幾次形勢也挺好的,但是,他們卻不肯稍稍冒進一點,爭奪更多的地盤,原因就在于此。 以長江甚至是更加向北的淮河為分界線,你們混你們的,我們混我們的,大家隔著一條江,相安無事不是很好嗎? 于是,在很多江左的士人看來,王謐的所作所為也并不是那么的得人心。 你這樣奮戰(zhàn),不是打破現(xiàn)有的格局嗎? 這要是把中原的那些兄弟們?nèi)羌绷?,破壞了江左現(xiàn)有的大好格局,可怎么辦? 第973章 此消彼長 但是,就算是反對,這些人也不敢跳出來明說,因為,中原畢竟也還曾經(jīng)是我晉反對地盤嘛。 只要我們還扛著晉這個名頭,那么奪回曾經(jīng)的都城,馳騁中原,就算是絕對的正確,誰也不能反對。 更何況,現(xiàn)在的中原確實是局勢紛亂,原本強盛的不可一世的氐秦,竟然一個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曾經(jīng)被他吞并的各個部落也紛紛出走,開始尋找自己的地盤,而這些部族,如今當然還是立足未穩(wěn)的。 這種好時候,如果大晉再不進取,也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謐說要打,朝廷上的眾位大臣也只能同意,他們難道還能說他要奪回祖地,這是不對的嗎? 這可是絕對正確! 在大晉的朝堂之上,這些頂級世家的利益其實一直都是趨同的,只是維護他們在江左的各種勢力而已。 只要這個大前提還存在,他們在朝堂上的爭斗,終究都是小打小鬧,現(xiàn)在他們在這里爭吵,也不過是為了一個朝堂之上的主導權而已。 王恭想要維護自己的地位,而王謐這邊,事實上也并沒有什么人打算沖擊他的地位。 于是,就算是吵鬧,規(guī)模也不會太大,也不會有多少名場面,不過如此。 而王謐呢? 自然不會把這些小打小鬧放到心里去,他在做的事情,正是和整個大晉世家為敵的事。 是打破均衡的事! 是只有我王謐吃rou,你們只能撈點骨頭渣的大事! 我瑯琊王氏為什么要和你們講均衡?只有實力,才是沖破一切牢籠的力量。 所以你看,現(xiàn)在跳出來和王恭爭斗的,并不是王謐,而是范老爺子。 而范老爺子的爭斗,最終也只能是淪為嘴炮,不過,范老爺子是搞哲學的,在嘴炮這個方面是絕對不會輸?shù)摹?/br> 王謐需要做的,只是從旁幫助,不讓范老爺子吃虧。 “王侍郎說得對,你哪里是看不起王侍郎,你還看不起整個北府!” 不愧是搞哲學的,擴大打擊面有一手! 王謐突然感覺,就是他不開口,只憑范老爺子一個人,也可以把王恭斬于馬下。 這一頂大帽子扣過來,王恭哪里敢接著? 沒看到何無忌他們的眼神都要殺人了嗎? 王恭哪里敢承認:“范阿魚,你不要血口噴人!” “北府兵為國征戰(zhàn),當然是勞苦功高,老夫怎么可能看不起他們,老夫說的是獻俘儀式的事情,你不要東拉西扯!” “啟稟太后娘娘,老臣這樣說也是有理由的,請容老臣慢慢道來?!?/br> 珠簾后頭的王貞英早就已經(jīng)等不及了,這個時候連忙發(fā)話:“但說無妨?!?/br> 做太后,王貞英的年紀還是太小了些,而且,在正式做太后之前,她對朝政幾乎也沒有接觸。 可以說是沒什么經(jīng)驗了。 于是乎,她便自己摸索出來了一套經(jīng)驗,每每面對滿朝文武,人數(shù)一多,她的話就會很少,盡量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意圖。 這樣既莊重,又顯得很果斷的樣子,至少不會讓朝廷上的眾位大臣,認為她不過一個女流之輩,頭發(fā)長見識短。 得到許可,王恭便向著朝堂中央走了幾步,找到了一個可以讓同儕們都好好把他看清楚的位置。 “北府連戰(zhàn)連捷,王侍郎帶兵有方,眾將士齊心協(xié)力,這都是我大晉之福,但是,老臣以為,這個時候舉行聲勢浩大的獻俘儀式,并不合適。” “一則,有勞民傷財之嫌,老臣聽聞,王侍郎這兩日多數(shù)都在將作坊里忙碌,可見還是想進一步的加強北府的兵器裝備,老臣認為,這才是正途?!?/br> “若是把耗費在獻俘儀式上的錢財都用在制作兵器上,一定能有不少的收獲?!?/br> “這也算是物盡其用?!?/br> “二則。” 居然還有第二條,王謐很震驚。 王恭拋出這第一個理由,立刻就收獲了很多朝臣們贊賞的目光,他們其中的很多人,原本就并不是事事都認同王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