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沈大廚聲音洪亮,兩道粗黑的眉毛微微揚起,十分的氣派和精神。 他的形象隨著電波被各大電視臺播放出去,流入了萬千觀眾的眼里。而身后的自助餐長桌,更是琳瑯滿目,擺滿了艷麗多姿的菜品。 “大家都知道這第一天的賽程,我們的代表隊們獲得了一個開門紅,幾乎每個項目都鎖定了突破性的成績。請問這些菜式里蘊含了什么樣的祝福和巧思嗎?” 只見菜肴里面有做成了熊貓樣子的豆沙包,五彩顏色的文思豆腐,更有北京烤鴨等菜式。 它們都做了復雜的造型和拼盤裝飾,看得人垂涎欲滴,根本挪不開眼睛。 攝影師一點兒也舍不得漏拍,緩緩移動著鏡頭,把一切菜式都收納了進去。甚至連他本人,都忍不住吸了吸氣,咬著嘴唇才強行忍下了不發(fā)出聲音! 看到這一幕,沈大廚越發(fā)驕傲了。 這樣的待遇,可是所有大廚里面獨一份的。他在業(yè)界非常出名,和各路媒體的關系也更親近,要換做旁人,還輪不上這次在電視采訪上露面的榮譽呢!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面前的這道菜非常熟悉,就是果木炭燒的北京烤鴨……還有這份鮑汁撈飯,也是相當受人歡迎!” 挺直了腰板,沈固安帶領著攝影師一一介紹面前的菜式,語調激昂,鏗鏹頓挫。他在餐桌前游走,身后就有人對他鼓掌或者笑著道謝,那牌面可是足足的。 沈大廚滿臉堆笑,介紹完了又和記者走出鏡頭聊天,寒暄了一大圈熟人好友之后,他才大步走回了自己的廚房領地。 那姿態(tài),活像一位得勝歸來的將軍。 “師傅辛苦了,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br> 副手頓時迎接了上來,笑呵呵地替他脫下廚師外套。 “我剛才聽別人說了,這段采訪是放在今天的央視A套晚間新聞的。我們組的成員有一半入鏡頭了,會和各國領導人,今天的金牌選手們上同一個節(jié)目,太有面子了!” 沈固安點了點頭,想笑,但又不能表現(xiàn)的太過激動。副手越是高興,他就越是咳嗽一聲,擺出一副長輩的樣子告誡了幾句。 “雖然榮譽加身,但更要再接再厲!” “對,沈師傅說得對!” “我們一定再接再厲,接下來的日子也要好好干!” 周圍的團隊成員都紛紛點頭,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讓沈大廚覺得非常舒心。可這時候,偏偏有個剛從外面回來的小幫工撇了撇嘴角,面露不滿地嘀咕。 “給媒體記者做飯是啥好活兒呀……可人家運動員沒一句謝咱們的,都是夸獎大食堂的江師傅做菜好吃,也不知道高興個啥!” 沈固安的耳朵很靈,捕捉到了這句碎碎念,臉色頓時就難看了起來。 “你說什么?” 他眉毛倒豎,立刻就嚴肅地瞪著這個瘦弱的小幫工,好像下一秒就要射出刀子來。 可那小幫工嚇得哆嗦了一下,個頭小,膽子卻不小。 他看著沈固安,手上飛快地舉起了一份報紙。 “這……這是報紙上寫的!我又不是在亂說!” 小幫工的手上拿著一份《體育日報》,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今天白天的賽況報道,顯然是剛剛印刷出來,還帶著濃厚的油墨氣味。 這報紙沈固安也沒看過,他也弄不懂這和“江師傅”有什么關系,忙一把接了過來。 頭版頭條就是一個女孩兒舉著雙手,朝觀眾席跳起來致意的照片,標題是《完美自由cao贏得驚呼,小將向晚首破國際紀錄》。 這沒什么稀奇的,每次國際比賽上,都會爆出幾顆超級閃亮的體育新星。 沈大廚對向晚這個名字不熟,只是點了點頭,對這張精彩的抓拍表示了贊賞。 可是繼續(xù)往下看,這報道的滋味就變得不對了。 向晚在預賽第一之后接受采訪,激動落淚,被記者問到第一次參與國際大賽為什么能超常發(fā)揮時,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到了江霏身上! “小江師傅的美食就是我咸魚翻身的開端,要不是她的鼓勵和祝福,我可能根本就站不上賽場……有這么好的專業(yè)團隊提供餐飲,運動員才能保持好狀態(tài),以最好的面貌應對比賽。” “江師傅就是那位《暖意》專欄作家江霏嗎?” “對,就是她!不但是我很感激她,我想今天拿到獎牌的劉婷婷和何青松也一樣。我們都是吃了小江師傅的蒸鱸魚上賽場的!” 向晚特別認真地回答。 “劉婷婷原本還擔心手腕傷勢影響射擊的穩(wěn)定性,但她最終也超越自我,超水平發(fā)揮了,一口氣贏得了這次亞運會的第一枚金牌!” 記者求證了另外兩位運動員,回答居然高度一致。 “采訪結束了嗎?我想回去吃大食堂的打鹵面了!” “人是鐵飯是鋼,餐飲水平的提升,對選手的心態(tài)、狀態(tài),都會有很大的幫助?!?/br> 而世界冠軍黎躍的回復更是玄學,他在和記者交談時,甚至雙手合十,滿臉興奮地說預賽成績好是江師傅的“保佑”。 記者開玩笑道:“保佑?這個說法可有點迷信色彩了吧?你都拿了十幾個不同比賽的冠軍了,還會有這樣的習慣嗎?” “因為我在換吊環(huán)時手滑了一下,在零點幾秒的空擋里差點產生了失誤?!?/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