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人的治理
大秦的二世扶蘇,正在努力種田,大力發(fā)展基建。 而漢武帝如今還在為了分封制度而憂心忡忡,也擔心匈奴侵犯邊關。 他已經(jīng)收了一百多個藩王的一些都城,收回了幾十個藩王的爵位。 可是還是面臨最大的幾位藩王的威脅。 比如淮南王劉安。 長安城的擴建也在繼續(xù),如今建立的東市和西市,已經(jīng)容納不了現(xiàn)在大漢的一些商隊交易。 其他的地方,又都是一些封地,想要發(fā)展,實在是困難重重。 不過嘛。 劉徹還是有著很大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建立和大秦一樣的盛世。 至于李世民,休養(yǎng)生息了幾年。 世家的威脅也相對減少了一些,大家都相安無事,開始和平發(fā)展。 李世民關注于民生,鼓勵農(nóng)桑,監(jiān)察地方。 讓百姓們可以少受到一些剝削,在整治貪、官、污、吏這件事情上。 大家基本上都是向著朱元璋看齊。 在仙師和朱元璋的講述之中,他們都看出來朱元璋時期對于貪、官、污、吏的整治力度。 大唐時期還算是好的。 畢竟很多官員也都有著士族的支持,所以他們并不是很缺錢。 而隨著更多的監(jiān)督制度,以及惠民的仁政實施。 地發(fā)上的經(jīng)濟以及民生都在改變。 李世民則是利用一些官員為了名聲,而開始宣揚那些個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官員。 當然,這練兵還在繼續(xù)。 和東西兩個突厥的商業(yè)也是如火如荼。 用仙師的指點,那就是讓東西兩個突厥自己互相之間爭斗。 從而穩(wěn)定大唐的邊關。 李世民為此可是賣給他們不少的兵器和糧食,獲得了不少的牛羊牲畜。 草原上時不時就會爆發(fā)戰(zhàn)爭。 哪一個實力變弱了,李世民就立即讓人送物資,支持弱小的一方。 并且還派遣使者,游說,讓他們平息戰(zhàn)火。 他的最終目的,其實還是高麗。 當年隋煬帝三征高麗而導致大隋滅亡,如果大唐能夠成功征服高麗。 便可以證明他的強大。 至于趙構。 自從上一次和大金對戰(zhàn),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之后。 大金就退守太原和濟南府。 而北征也以這一場大戰(zhàn)結束,未能繼續(xù)北上攻打太原,來一個直搗黃龍。 因為物資不夠了,江南的士紳聯(lián)名上書,還出現(xiàn)了水賊以及謀反的事情。 趙構擔心事情越鬧越大,也就宣旨,停止了北伐,以此戰(zhàn)之勝利作為北伐的結局。 然后該封賞的封賞,該懲處的也就要懲處。 在這一次的北伐之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人,為了爭搶軍功而鬧出了一些事端。 還有消極怠工,不愿意支援,想要保存自身實力的。 都被四大帥給無情地寫在了戰(zhàn)報上面,讓那些將士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畢竟當初仙師在指點他們的時候,就說過這個問題。 隊伍大了,就不好帶了。 那就要依靠他們這些大帥來整頓軍紀,才能夠打造一支鋼鐵部隊。 受傷的將士們,也得到了安頓。 死去的將士們,則是進入了英雄碑,家人得到了一筆撫恤金和糧食等賠償。 四大帥還是一如既往,吳玠鎮(zhèn)守陜州之地,防止西夏還有遼人等。 李彥仙則是鎮(zhèn)守大同,防御大金。 韓世忠直接鎮(zhèn)守在中路,建立起來防線,嚴防死守,不能讓大金的一些萬戶帶著小隊人馬侵略北地。 岳飛也是更近一步,聯(lián)合了韓世忠,建立起來防線。 收復了失地之后。 自然是遷徙。 以前的那些北地流民,開始慢慢地回歸自己的家鄉(xiāng)和故土。 這一片被大金侵略的地方,已經(jīng)破敗不堪,還有一些遺留下來的百姓。 而被大金奴役了這些年,早已經(jīng)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整日里都是渾渾噩噩。 而回歸故土的那些人,其實也有一些失落或者是對生活沒什么希望。 他們覺得還不如在南方。 如今的南方發(fā)展的多好啊,那淮河實在是讓人難忘。 可是,按照戶籍,他們還是要回到這個地方安頓下來。 趙構依照楚風的指點,派遣了文官開始治理這些被收復的地方。 幫助百姓重新建立家園。 至于朱元璋,在獲得了一大片的疆土之后,就需要人來治理。 這自然有需要一場遷徙,才能夠完成人的治理,沒有人,這些地方也就成了一片荒地。 守著荒地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不少在中原沒有耕地的百姓,都會選擇帶著家人,遷徙到這些地方,獲得大片土地。 有了耕地,他們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自給自足。 官府會負責發(fā)放一些農(nóng)物的種子,讓他們在合適的季節(jié)耕種,以收獲糧食。 平日里,在野外采摘一些野菜,也是可以勉強充饑。 而北地有著草原,官府也會給出相應的熏rou,或者是rou干,作為補償。 把遷徙的補償做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些百姓自然愿意選擇遷徙。 畢竟在地方上,他們連活著都是卑微到了最低層。 跪著活和離開故土,他們自然是選擇離開這個故土,可以擁有自己的耕地,擁有更好的活著的機會。 而崇禎皇帝現(xiàn)在,只是想要努力發(fā)展農(nóng)桑,努力讓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更好。 這樣一來,才可以慢慢地促成北伐。 當然,在北伐之前,這南征還是要開啟的。 經(jīng)過商定之后,大明決定以曹文詔為帥,帶著新軍繼續(xù)向南推進。 凡是抵抗者,直接火炮伺候。 鼓動云貴之地選擇反抗的李自成,組建了一支義軍,想要擋住大明南征的步伐。 結果僅僅是一戰(zhàn),就讓他看出來自己和大明的區(qū)別有多大。 戰(zhàn)敗之際,他立即帶著手下,直接過了瀾滄江,想著更南的地方逃亡。 在南召之地,建立了自己的大順王朝。 整個一套班子定下來,又開始大力發(fā)展,以南召的一個村落為根據(jù)地。 想要東山再起。 而大明的南征大軍,也在幾個月的時間,就占領了云貴之地的大部分地區(qū)。 對于這里的異族之人,官府的政策也非常開明,和當?shù)氐拇彘L以及首領講述了大明的政策。 當年大明在這里成立的土司,如今已然認可。 李自成造成的損傷,大明也愿意補償,不僅如此,還會發(fā)放一些新的種子,修建道路,讓這些寨子和外面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