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局
“風云際會淺水游……”斐千葉咀嚼著陳永仁這首詩的后面兩句,斐千葉的神情從呆愣到驚訝,很快又恢復了常態(tài),莞爾一笑:“陳公子之志向,真是遠大。” 斐千葉記得,曾經(jīng)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在那個小島上。陳永仁就曾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話。 對此,斐千葉從來未有懷疑過陳永仁的決心。 而陳永仁,也沒有讓她失望。 他身上所發(fā)生的事,被官兵圍剿,寨子被焚毀。再被官府全縣通緝,壓得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這種事情,要是放在別人身上,早就心灰意冷,隱匿山間了。 可陳永仁沒有這么做,斐千葉看到的是。無論陳永仁落入怎么樣的困境,都在想辦法去解決。 即使是在被官兵通緝的時候,為了能有所突破,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再三潛入城中,給他們帶回來了新的希望。 更能跟同墨俠們一道,潛入新義城得到范府,將身陷囹圄的柳千曲救出來。 可以說,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她都從沒見過陳永仁放棄過,他一直在堅持著,一直在尋求著出路。 而今,在他的努力爭取下。不讓當寨里的戰(zhàn)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更能有貴人在暗中相助,給他傳來不少情報。 還有更讓斐千葉不解的是,也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方法,居然還買到制式的甲胄與兵器。 要是換在別人身上,斐千葉定然驚為天人。 可也不知道為何,發(fā)生在陳永仁身上時,她居然沒有感到半分的意外。 興許是這個男人帶給他們太多的驚喜,以至于他們都已經(jīng)習慣了。 “斐寨主。”看著斐千葉呆望著自己出神,陳永仁輕喚一聲,神情誠懇地說道:“謝謝你一直信任我,支持我。在下想你保證,絕對不會讓你失望?!?/br> “陳公子,就非要跟我說這些客氣話是么?”斐千葉嘁聲道:“怎就非得跟我見外?!?/br> 陳永仁哈哈大笑一聲,轉(zhuǎn)而又感慨道:“我時常在想,如果當初沒有斐寨主的幫助,我也走不到這一步。” “屛石寨能崛起,在困境中,又能重新振作起來……”陳永仁長嘆著,補充道:“也多虧了斐寨主的鼎力相助啊?!?/br> “陳公子以前說的話,我可都記著呢?!膘城~柳眉一揚,半笑半認真地說道:“陳公子也別忘了當初的承諾?!?/br> “我記得……我也正為之而奮斗?!标愑廊手刂匾稽c頭。 太平盛世、朗朗乾坤…… 老當家用生命給他上的一堂課,讓陳永仁永世難忘。 懷東縣為何匪患難除,如果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的話。是腦袋被門夾了,才會上山當土匪。 就陳永仁這屛石寨中,十有八九的人,都曾是老實巴交的鄉(xiāng)民。 都是被官府逼得沒有活路了,才被迫上山當匪。 現(xiàn)在,擺在百姓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 要么就繼續(xù)被官府壓迫,賣兒賣女的,茍且度日。 要么,就是像他們這樣,團結(jié)起來,占山為王,讓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 如此形勢,陳永仁方才所說的順勢而為,也不是空口而談。 現(xiàn)今,對他威脅最大的范業(yè),正忙著與張禁周旋,令陳永仁也有了喘息的機會。 只不過,以張禁的能耐,恐怕也難以改變懷東縣官僚體系的腐敗。 范業(yè)一旦抽出空來,必然還會在對他們下手。 現(xiàn)在陳永仁要做的,就是抓緊眼前這個機會,休養(yǎng)生息,再盡可能地擴充人馬。 到時候,即便范業(yè)再來剿匪,他也有能力可與之一戰(zhàn)??! 隨著紅日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光線變得昏暗了起來。 日落后,山上的風勢也變得凌厲了起來??粗愑廊实哪樕殖亮讼聛恚恢涝谙胫裁?。斐千葉提醒道:“天色不早了,咱們也回去吧?!?/br> “嗯……”緩過神來,陳永仁轉(zhuǎn)身便帶著斐千葉返回寨中。 得知近段時間范業(yè)不大可能會上來剿匪,他也用不著再將紅巾寨的人留在這里了。 用過晚飯后,便讓斐千葉帶著她的人,返回了紅巾寨。 少了那么一些人,晚上的寨子,變得安靜了許多。 這幾天,因為要勘察山勢,又要修整寨子。把寨里的人都累得不輕,天黑之后,除了要值守的人,大多數(shù)都早早睡下了。 夜深人靜之際,陳永仁仍坐在大廳里,品著柳千曲剛剛送來的熱茶,琢磨著下一步,應該要做什么。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nèi)。陳永仁的目的,不在這里,張大福也只是他前進道路上要剔除的一根刺罷了。 現(xiàn)在,這根刺已經(jīng)拔出。這座寨子,也為屛石寨所有。 把這里作為他們新的據(jù)點,以此地為中心,再次將影響力輻到整個懷東縣,重新將懷東縣的匪寨勢力掌控在手里。 只有這樣,才有跟范業(yè)叫板的資本。 而在此之前,眾寨的寨主們都有上來道賀。 但是,除了那三個寨子以外,大多數(shù)的寨子,都還持著觀望的態(tài)度。 只有強到他們不得不服的實力,才能重新調(diào)度起他們來。 不過,就現(xiàn)在屛石寨這幾十人,恐怕很難做到服眾。 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屛石寨再上一個層次。而這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人??! 在這種時代,人是第一生產(chǎn)力,也是第一戰(zhàn)力。 只要追隨的人足夠多,那可以做的事就能更多。 如果要從山下招募的話,以自己的名頭,陳永仁相信能招攬到一批人。 可這樣的法子太慢,也不靠譜。而且,通過這種方式招來的人,也不太可信。 考慮到內(nèi)中的種種弊端,陳永仁很是果斷地就放棄了這個想法,轉(zhuǎn)而將心思轉(zhuǎn)移到了寨中還關(guān)押著的三百多名俘虜。 若是能爭取到他們的話,那在短時間內(nèi),屛石寨就能實現(xiàn)質(zhì)一般的飛躍。 以陳永仁以前慣用的手法,收編他們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考慮到那晚的形勢。知道他們多數(shù)人都仍忠心于張大福,這就讓陳永仁感到有些頭疼。 冥想了片刻后,陳永仁雖也想到了辦法,卻不知具體實行的效果會是如何。 反正都已經(jīng)到這一步了,陳永仁也索性把心一橫,姑且試試。 一念罷,便將二猴子叫來,直接吩咐道:“馬上去把李土培、李培東兩兄弟給我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