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257節(jié)
說完后,秦戮又不忘接上了一句: “王妃放心吧,本王心中都有數(shù)?!?/br> 即便是顧硯書今日不勸,秦戮也知道他這幾日給的教訓已經(jīng)差不多了。 見秦戮想的明白,顧硯書也不再與秦戮在梅顏夕之事上多加糾纏,轉(zhuǎn)頭便與秦戮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溢州知州剛剛派人來傳了信,說明日應當還有一場暴雨,問屆時王爺是否要去堤壩上看看?” 夏日暴雨之后,便是漲潮。 溢州已經(jīng)接連下了好幾日的暴雨,莫說旁的地方,就連顧硯書現(xiàn)在所居住的院子,較為低矮處也有了積水。 按照溢州的人推測,明日的暴雨或許會來的比前幾日更加迅猛。 這種時候,往往也是對堤壩考驗最為嚴格的時候,往常這樣的天氣,溢州知州總是要去堤壩上看一圈,才能夠放心。 今年的堤壩是由厲王府組織修建,秦戮本人還在溢州尚未離開,于情于理,都應該來問上一聲。 聽聞此言,秦戮的表情果然變得嚴肅了不少,想即想也不想便給出了答案: “去!當然要去!” “那屆時我陪著王爺一同前去,一會兒讓于立人先準備一些姜糖和姜茶,以備不時之需……” 顧硯書對秦戮這個回答并不意外,想也不想便接上了一句。 誰知抬眼便看到了自家小鹿不贊同的目光: “暴雨天涼,王妃身子骨不好,還是別去了?” 雖不贊同,但秦戮也并沒有一口否定顧硯書的要求,而是用上了商量的語氣。 “還是要去的,王爺可別忘了,這堤壩不僅僅是王爺從戰(zhàn)場上回來主持的第一個大工程,其中用到的水泥,也是我提供的配方,于情于理,我都應該去看看。” 顧硯書想也不想便給出了答案,見秦戮還想說什么,又連忙接上了兩句: “而且我現(xiàn)在的身子已經(jīng)比以前好了不少,王爺忘了,我可是王爺親自教出來的,王爺這是對自己沒有信心?” 剛成親那會兒,顧硯書的身子骨的確不怎好。 常常早晚溫差大一些,都需要格外注意,不要著涼。 但經(jīng)過了這大半年的鍛煉,現(xiàn)如今顧硯書雖說比不上秦戮,但也比尋常人要強壯一些。 秦戮也同樣知道這一點,畢竟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顧硯書身上的變化。 但就像是父母永遠放不下自己的孩子那般,在秦戮的眼中,自己的王妃也一直都是身體孱弱需要照顧的模樣。 現(xiàn)在見顧硯書堅持,秦戮最終也只能點頭答應,但也沒有忘記提出要求: “去之前先讓于立人開貼藥預防一下,去之后不許離開我的視線范圍,回來之后也要在第一時間泡澡喝姜湯?!?/br> 秦戮的這些要求都不過分,顧硯書直接滿口答應了下來,但同時也不忘低聲嘀咕了一句: “知道了,老媽子!” “本王是老媽子,你是什么?” 秦戮差點兒被這個沒良心的小白眼狼給氣笑了,抬手捏了一下小白眼狼的鼻尖: “當初某人可比本王能叨叨。” 秦戮說的,是他前幾個月離京之時,顧硯書給他收拾行李時的表現(xiàn)。 顧硯書顯然也明白秦戮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是老媽子,大哥就不要說二哥了。 當即便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抬眼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小鹿,最后兩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溢州知州在溢州任職近十年,每年夏日汛期便是溢州知州最為緊張的時刻,自然總結(jié)出了他的一套天氣預測方法。 雖然比不上后世的天氣預報,但準確率同樣不低。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顧硯書與秦戮便被窗外的暴雨聲給吵醒了。 如同溢州知州所說的那般,今日的暴雨,比起前幾日,更加猛烈。 顧硯書甚至能夠看到窗外并不健壯的小樹苗,被暴雨給壓得東倒西歪的模樣,仿佛下一刻,便會被打折一般。 既然已經(jīng)醒了,顧硯書也沒有想著睡回籠,在床上磨蹭了片刻,理智回籠后,顧硯書便起了床。 穿戴整齊后剛打開房門,便看到了門外興仁抬手準備敲門的模樣。 “馮大人那邊剛派人來傳了話,今日的雨比他們所預測的還要大上些許,他有些不放心,先行一步,就不等王爺與王妃了?!?/br> 還不等顧硯書詢問,興仁便先一步開口: “王爺也已經(jīng)起身,讓小的來通知王妃一聲,說等王妃用過早膳便出發(fā)。” 顧硯書一聽這番話,便知道事態(tài)或許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緊急,當即也不耽誤,抬腳便向飯廳走去。 用最快的速度用完早膳,顧硯書便同秦戮一同出了門。 一路上,秦戮與顧硯書看著馬車外的暴雨,表情嚴肅,誰也沒有說話。 這樣的暴雨,別說是秦戮,就是顧硯書,在末世之前也沒有見過幾次。 末世之后雖然頻繁,但那個時候天氣早就已經(jīng)不能用常理來判斷。 彼時的天氣,除了暴雨,就連夏日的高溫以及冬日的暴雪,都比末世前來的更加猛烈。 看著街邊的商鋪旁,被暴雨打得東倒西歪的旗幟,以及不過短短片刻功夫,地面上累積出來的那完全可以沒過成年人腳背的積水。 即便是顧硯書,此刻心中也有些沒底: 不知這次小鹿修建出的堤壩,是否能夠扛得住這樣的考驗? 從秦戮嚴肅的表情,以及緊皺的眉頭便能看出,他此刻也有著同樣的想法。 不一會兒功夫,顧硯書一行人便抵達了與他們住處最近的一處堤壩。 也就是當初第一次出事的桐潭縣。 往年幾乎見不到漲潮的桐潭縣,這次也迎來了難得的漲潮。 浪頭來勢洶洶地向修建好不久的堤壩撲來,仿佛想要掙脫堤壩的控制,直接打向不遠處的農(nóng)田。 但最后也只能在堅固堤壩面前偃旗息鼓,最終退回原本的位置。 雖然心中明白桐潭縣不過是情勢最溫和的地區(qū)之一,但看到這樣的場景,顧硯書的心中也難免稍稍放松了些許。 看過桐潭縣的情況,一行人也不敢停留,直奔其他地區(qū)而去。 一處處檢查過去,形勢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 今年溢州的潮水的確比往年上漲了不少,但新修筑出的水泥堤壩也比預期更加有用。 到目前為止,還未見到?jīng)Q堤的情況。 不過兩個時辰的功夫,便就只剩下了往年情勢最為嚴峻的幾個縣城。 路上,秦戮等人也遇到了前來探查的溢州知州等人。 最后兩方匯成一方,一同向陽臨縣出發(fā)。 一路檢查過來,溢州知州心中其實已經(jīng)隱隱有了預感: 就這洪水來勢洶洶的模樣,陽臨縣等地恐怕是抵擋不住。 又見秦戮表情嚴峻,忍不住低聲勸說了一句: “今年的情勢比預料中好上不少,水泥堤壩也比想象中更加堅固,即便陽臨縣等地情勢不樂觀,也與殿下無關?!?/br> 不是堤壩不夠好,而是這次的雨確實是太大了。 說到這里,溢州知州便覺得秦戮的運氣屬實不好。 好不容易有了個建功立業(yè)的機會,誰知道中間會出這么些意外。 感染上天花就不說了,還遇上了溢州十年也從未見過一次的大雨。 萬一決堤,朝堂上的人可不管是堤壩的原因,還是天公不美,只會將責任全都推卸到負責此事,也就是厲王殿下的身上。 對此,秦戮并沒有接話,只淡淡地回了一句: “先去陽臨縣看看再說?!?/br> “是?!?/br> 秦戮這番反應,溢州知州也不好再說什么,只閉上嘴,默默跟著一起,向陽臨縣艱難行進。 一行人剛到陽臨縣,還沒走到堤壩處,便見到了一人從遠處急奔而來的模樣。 邊跑,那人好像還在邊喊著什么。 雨太大,那人的聲音幾乎全都淹沒在了雨聲中,溢州知州只零零星星能夠聽到“王爺”、“堤壩”等詞匯。 難道是陽臨縣的堤壩出了什么問題? 還不等溢州知州多想,那人便已經(jīng)踉踉蹌蹌地跑到了幾人面前。 甚至還來不及喘口氣,便直接高喊了一聲: “王、王爺,堤……堤壩那邊沒事!” 第171章 出發(fā)的時候秦戮便對陽臨縣這邊不太放心,特地派了一隊人先來探查情況。 若是情勢不樂觀,便在第一時間組織百姓撤離。 現(xiàn)在前來稟報的,正是剛剛秦戮派來的人之一。 “你說什么?” 聽聞這人的話語,溢州知州甚至顧不上秦戮還在一旁,直接一個箭步上前,抓著那人連聲詢問: “堤壩沒事?” 旁人也都能夠理解溢州知州此刻的心情,并沒有計較他的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