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書迷正在閱讀:圈子圈套3:終局篇、不能說的秘密、D調(diào)的華麗、和年下攻的同居日常、上邪、渣雄蟲穿成弱Alpha后、我的女友養(yǎng)成日常、折骨為刀(重生)、渣攻化作綠茶受(穿越)、帶著系統(tǒng)在年代文里吃瓜
“晏晏很喜歡小孩子?”他支頤看著她,似笑非笑的表情讓女孩有點(diǎn)緊張。 “才沒有,太小了就會哭鬧……不過看著惹人喜愛,也就不覺得有多麻煩了?!?/br> “左家的小嬌女就很好玩呢,之前我去她家玩的時候,只能扶著椅子走路,沒多久就能跑到院子里撿栗子了。還和閔芝一樣喜歡偷大人的胭脂涂抹,小臉花花綠綠的——嗯,這點(diǎn)就和你小時候不一樣了?!?/br> 他帶著幾分懷念的神色,開頭還說得很有趣,越說越?jīng)]譜,晏晏羞惱地捶他一下。 …… 時間過得很快,輕飄飄地就度過了很長的日子。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一隅里努力地生活著,每天相對的人與事,如果能相看兩不厭,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哪怕有了開始,同樣存在著太多的變數(shù),走到最后還在一起,哪怕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故事可以述說,水到渠成的滴滴點(diǎn)點(diǎn)拿出來都是甘旨。從一個身份到另一個身份的轉(zhuǎn)變,從單純到成熟,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自己回想,似乎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就換了一種心態(tài)。 一月里,正是隆冬,長安又經(jīng)歷了一度春秋,往后的歲月里,還會有許許多多可以細(xì)說的人。我們把目光放回這處宅院里,門前本來不算狹窄的橫道因?yàn)橥A撕芏嘬囻R,化去的雪踐踏成泥水,來來往往的人短暫地匯聚,又散開。 晏晏和謝客作為小輩,代表著謝家拜訪了很多人家后,同樣有不少人登門。 以往接待來客的是謝太史夫婦,從今年開始,謝客成家后,幾乎就是謝太史的長子,以后不存在分爨的說法,這些事都要落在他身上,當(dāng)然,身邊還有晏晏陪著他。 如果是單純的接待還算不得什么,可是和每一個賓客寒暄之后,謝客都要遞上請柬,之后一遍又一遍聽著對方的祝福。 是的,他要成婚了,時間就在開春以后。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只是補(bǔ)辦一個儀式,對外表示小謝要成家了。 這件事當(dāng)然是謝太史做的主。老人家也是個妙人,沉迷編書寫作,從前次詔對后得到官方的肯定,明確了可以寫的東西之后,馬不停蹄地完善了計劃,已經(jīng)進(jìn)入到第二階段。某日飯前握著箸在桌上畫著,恰逢寫到《天官書》,抬頭看到一對小兒女,大概是有感節(jié)氣,又或是突然想起把晏家小閨女接過來還沒正式的名分,于是謝太史停杯投箸,問道:“客兒,下月可有什么好日子?” 自問自答的謝太史伸出手?jǐn)?shù)了一遍,居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時間,于是他繼續(xù)往下數(shù)。 “那就三月罷,東君做媒,吉日成禮?!?/br> 于是在飯桌上確定下來,謝客和晏晏在三月成婚。之后謝太史親自修書寄往江南,得到回復(fù)是兩個老人家不想到長安來久住,信中除了長相思,特意囑咐兩個年輕人呢成婚后,務(wù)必要讓謝客帶著晏晏歸寧。 最后謝客的老師楊子也加入進(jìn)來,認(rèn)了小姑娘做孫女,這回不用擔(dān)心女方?jīng)]有人參與,一切終于落定下來。 整個過程里,反而是當(dāng)事人晏晏和謝客沒能說幾句。 此時晏晏站在他身后,和以往差不多,可是自從真的確定下來,仿佛兩人之間有了微妙的變化。雖然他還是那么溫和有禮,和人說話留意著她,向別人介紹時,便直接利落地說是自己的妻子,這種篤定的語氣干凈有力。 能親自上門的客人一般是和謝家關(guān)系不錯的,畢竟謝家叔侄在朱紫遍地的長安不是門庭若市的大家。如果是那些關(guān)系不太密切的今年來訪,晏晏就不用出來陪著,因?yàn)榘凑斩Y儀來說,她還是謝家沒過門的新婦。 晚間謝客和閔氏送走幾個拿著束脩聯(lián)袂登門的年輕學(xué)子后,謝府的門終于關(guān)上了。 年后不久就要進(jìn)入新一年的事務(wù)中,謝長吉太史除了不得不出門,比如冬天最多的葬禮,其余時候都是杜門修書。故而晚上一家人沒有在一起吃飯。 兩個丫頭跪在席上從食盒里拿出碗碟一一放在案上,謝客和晏晏相對而食。 晚餐是幾個小菜,口味偏甜。 “晏晏,可能我們不能在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了,等到四五月怎么樣?”他擦拭著嘴角。 “沒事的,可是四五月你也很忙啊。我想多住些時間?!?/br> “多久?” “兩個月……”她抬頭看他“一個月也行。” 謝客陷入沉思中,晏晏不明就里,幫著幾個丫鬟把碗碟收好,他還在皺著眉。 見她在身邊坐下,謝客終于開口,一說出來就嚇到了晏晏。 “如果我請辭和你一起回吳郡怎么樣?” 沒等晏晏反對,他又接著說:“當(dāng)然不是直接不做,我才二十年紀(jì),離乞骸骨早得很。我是想在吳郡謀一份差事,哪怕從府吏開始做起。” 他人若聽了這話,一定以為謝客出了問題。多少官宦人家寧愿拋棄做地方知縣也想在京城謀求立錐之地,京城出去的在外邊好像都高人一等,他居然想著往下走。 晏晏不了解這些問題,沒有答話給他建議。 謝客想想說:“或是我祈求回鄉(xiāng)奉養(yǎng)雙親,等到老人百歲之后才回來?!?/br> 這個理由倒是比較靠譜了,炎朝遵循古制,一般告丁憂需要罷官守孝三年——實(shí)則是兩年出頭就行。也有家中無人兄弟贍養(yǎng),請求在鄉(xiāng)里擔(dān)任小吏,如果得到恩寵,之后大多能夠通過舉孝廉復(fù)起,也不乏直接起用,甚至在喪期強(qiáng)起復(f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