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五十三章閉關(guān)煉寶心難平
李隨云回到浮云島,卻又閉關(guān)。臨行前,卻又吩咐無牙、穿山,好生守備浮云之島,方欲入內(nèi),卻又猛醒起一事,抓住門下,低聲囑咐一番,這才去了。 入得密室中的宮殿,他方將那兩件神兵摸將出來,細(xì)心觀看。那弒神尤可,只要自己好生祭煉,當(dāng)可將其修成身外化身,那東西終是先天之寶,若與自己元神相合,便是碰到元始他們,也不至于落敗。比起自己拿來保命的分身,好用多了。 不過那戰(zhàn)神戟卻讓他無可奈何。說實(shí)話,他還真拿著戰(zhàn)神沒有什么辦法。休說他是圣人,便是鴻鈞,怕也頭疼。 猶豫了許久,充滿賭性的李隨云依然拿不定主意。他將戰(zhàn)神拿起來,又放下,又拿起來,又放下,如此數(shù)十次,依然沒有足夠的把握。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終于下了狠心,猛的喚出乾坤鼎來。 那小鼎出現(xiàn)的時(shí)候,不過巴掌大小,但李隨云顯然另有用處,那鼎轉(zhuǎn)眼間,便變大了十?dāng)?shù)丈,他卻拿著戰(zhàn)神戟,直接沉入鼎中去了。 先天靈寶,似東皇鐘、太極圖、盤古幡、乾坤鼎、玄黃塔,內(nèi)部都自成空間,成大千世界。李隨云到鼎中修煉法寶,卻也怕這戰(zhàn)神的煞氣外泄,以至于引起其他幾個(gè)圣人的注意。此時(shí)是非常時(shí)刻,能小心便小心些罷。 他卻似做賊的人一般,小心翼翼的在鼎中立定,又將那戟拿到跟前,打量了許久,終于一咬牙,將手摸上了上面的封印。 饒是以李隨云的神通,對公冶老頭,也不得不說聲佩服。這老頭對道門神通,西方教精意是一竅不通,可他身為鐵匠,對壓制這絕世神兵,卻也有不小的心得。他竟然以吸收了炎陽真火的金精,和吞噬了太陰之力的玉石,制成神兵上的裝飾物,以此壓制神兵暴虐、冤魂之力。 上面雖然也有幾道道門神符,但這東西顯然不是出自公冶老頭之手,一來這幾張道符都是有大法力的修士才能煉制的,二來這幾張道符,顯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看這神光閃爍的道符,端的古樸,也只有上古時(shí)代的大仙,才精通這等神通,才繪制得出這么大威力的道符。只是不知道這老頭是從何處弄來的。 李隨云此時(shí)也顧不得理會(huì)那老頭,若是去找他詢問,少不得要為他治療傷勢,他此時(shí)哪里有哪等閑功夫?他卻是小心翼翼的將手放到那最弱的一道道符之上,眼中卻又閃過一絲精光,猛染下了決心,揭開了第一張道符。道符剛一離開大戟,一股暴虐之極的氣息噴薄而出,一時(shí)間,周圍的空氣,似乎也低了幾分。 李隨云眉頭一皺,卻也沒有在意,這等氣息,只好對那普通的修士有影響,對上自己,卻是不夠看。他毫不在乎,卻又伸手,猛的將第二張道符揭將下來,但見大戟寒氣更盛,其中更增添了幾分肅殺之氣,不過他那暴虐之氣雖然來得猛烈,卻不想這乾坤鼎專門煉化天地萬物,使其重歸混沌,那惡氣還未來得及作用,便成為鼎中之氣的一部分了。 李隨云得乾坤鼎想助,更無所顧忌,大手一揮,卻又連起兩符,乾坤鼎果然不復(fù)他所望,將那暴虐到極點(diǎn)的天地真靈,消弭于無形。 不過到了此時(shí),李隨云卻也露出了一絲鄭重之色,那戰(zhàn)神戟的兇霸之氣此時(shí)也不再外露,反倒呈內(nèi)斂之態(tài),就如同一柄寶劍,原本光芒四射,讓人一見便有了提防,可如今卻又將這寶劍涂抹上一曾黑漆,在黑暗中使用起來,更增威脅。 李隨云不敢大意,當(dāng)年煉化乾坤鼎,他便險(xiǎn)些著了法寶的道,雖然仗著一身神通,終將法寶煉化,但那滋味,卻也不好受,他可不敢冒險(xiǎn),再體驗(yàn)一次那樣驚心動(dòng)魄的過程了。 他伸出神念,就如同蝸牛的觸角,小心翼翼的探試著戰(zhàn)神戟,不探不知道,一探下一跳,這東西也不知道凝聚了多少冤魂,甫一接觸,便感到無窮無盡的冤魂悲哀嚎叫,掙扎著要脫離這桎梏。 輕嘆了一聲,李隨云默默忍受著冤魂的傾訴,盡最大的努力去撫慰這些冤魂。他知道,若想真正煉化此戟,必須先煉化戟中的冤魂。但這神兵,顯然因?yàn)槿绱吮姸嗟脑┗?,才有如此?qiáng)大的威力,若是將戟煉化,怕是對這神兵的威力,也有損害,所以只能默默的感化,撫慰冤魂,使其真正臣服于自己。 那冤魂卻也不是善茬子,若問這無盡的冤魂何來,卻不得不佩服鱷神的大手筆,這家伙也不知道膽子是怎么長的,居然跑到了六道輪回之地,冒著墮入輪回的危險(xiǎn),大肆打劫冤魂,于是乎,有了這無盡的冤魂。 那七重封印,卻是一道勝過一道,那陰陽兩極的金屬玉石,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如今李隨云不過解開二分之一不到的封印,便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威脅,這讓他心中也多了絲驚嘆,這東西的威力實(shí)在不容自己小覷,也虧得是自己,若是一個(gè)未證混元道果之人,一個(gè)不好,便被冤魂所影響,直接成為這戟的工具。 輕輕的嘆息一聲,李隨云將全副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撫慰戰(zhàn)神上,不知不覺,過了七七之?dāng)?shù),方才將那些冤魂安撫下來,這項(xiàng)工作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心里也清楚得緊,這只是開始罷了,一旦自己將那金精和玉石撤將下來,這寶貝的真正威力,將再?zèng)]有一絲一毫的限制,到那個(gè)時(shí)候,誰能使用這東西,卻還是個(gè)未知數(shù)。 此時(shí)趙公明和三仙子在這里已經(jīng)呆了近兩個(gè)月了,他們剛到此處,便聽到李隨云閉關(guān)的消息,無牙同時(shí)轉(zhuǎn)達(dá)了李隨云的話,讓他們在此多呆一段時(shí)間,他又要事吩咐。 這幾個(gè)也知道李隨云的地位,也知道李隨云的神通,自然不敢多說什么,卻在此放寬了心神,不過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他們也漸漸心焦,畢竟他們還要向通天回稟,若是遲遲沒有消息,卻是怕通天見責(zé)。 李隨云也知道趙公明幾個(gè)的心思,心中感嘆,通天一身神通,門下弟子卻也出類拔萃,其中不少固然是因外力而成事,但終步入金丹大道,可謂萬法歸一,也沒有什么不妥之處。 其實(shí)通天講道,卻是效仿鴻鈞。當(dāng)年鴻鈞講道,凡有意者,盡可去聽。如今卻是這般,通天也不論出身,只要有心向道者,便收入門下。如今截教勢大,并非沒有道理。 他深吸了口氣,卻也不再理會(huì)這戰(zhàn)神戟,要收服這東西,卻也不忙在一時(shí),眼下還有未忙完之事,他也遲疑不得,且顧眼下,方是正事。 他卻到了正殿,接見截教四仙。那四仙一個(gè)個(gè)卻也恭敬,向李隨云訴說這些天的見聞。他們都是心思機(jī)敏之輩,說起話來自然妙語連珠,將諸人逗得連連大笑,一時(shí)間,整個(gè)虛空殿內(nèi),笑語連連。 閑談了許久,趙公明卻又當(dāng)先開口,露出要離去之意。李隨云自無不允,卻又囑咐道:“我又一物,你可帶將回去,轉(zhuǎn)呈通天師兄。他見了此物,自然不會(huì)怪罪你們回去晚了。” 趙公明聽了,恭聲答應(yīng),上前雙手接過那盒子,卻見上面有浮云島大印所蓋的兩張金地道符,神光閃閃,封著盒子內(nèi)部的東西,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 他也是心思機(jī)敏之輩,自然知道其中裝的非是凡物,也不多言,卻又珍而重之,將其交于云霄,由其保管,這才去了。 李隨云待截教諸弟子離開后,卻又對諸多門人道:“你們在此好生修煉,我還需坐關(guān),無大事,萬勿擾我。”說罷,徑自去了,只留門下議論紛紛。 那趙公明和三仙子直回金螯島碧游宮,卻又直至云床下,拜見通天。 通天正與門下弟子共論那天下之事,談?wù)撊俗逯d盛,天庭之興旺,四教之前途,忽見趙公明等人入內(nèi),卻又笑道:“你們幾個(gè),在清虛那浮云島玩耍的可好?今日卻才知道回來了。” 趙公明等人聽得這話,已知對方知曉自己所行之事,慌忙拜道,連連稱罪。 通天微笑不語,卻命幾人起來。正欲讓他們幾個(gè)歸班,趙公明卻又將一路所行之事,盡情稟報(bào),末了又道:“好教師父得知,清虛師叔有一物,讓我們面呈師父,我等不敢隱瞞,卻才帶將回來。” 云霄也不待趙公明身手討要,卻從隨身的百寶囊中取出那盒子,雙手托起,恭敬的交到通天面前。 通天撫摩這盒子,沉吟良久,卻又露出一絲笑意,便要申手去揭那封皮,卻又見盒子大放金光,卻在盒面上現(xiàn)出幾個(gè)字來,卻是:“密室,獨(dú)自,開盒?!?/br> 他見了這般,心知有異,卻又大笑著對門下弟子道:“今日我還有事,你們自去打坐存神,好生修煉吧,切記不可貪圖一時(shí)安逸,忘記了每日的功課。” 眾弟子齊聲答應(yīng),恭身施禮。待通天離開后,卻又議論紛紛,訴說不休,都猜測那金盒中裝的是什么寶物不提。 通天直入密室,卻又輕輕將那封條揭將開來,卻見里面只放了一封書信,一粒金丹。他不由得好笑,一封書信,卻怎值得如此麻煩?他也不多想,取了信,卻又看將起來,不想這信,卻也沒有什么太重要的內(nèi)容,只是互訴衷腸罷了,這倒讓他摸不到頭腦。 卻又將目光放到金丹上,端詳良久,方才嘆道:“師弟怎地如此自降身份,居然化做這般模樣,混入我著碧游宮中?” 那金丹突然金光閃爍,卻又變幻開來,轉(zhuǎn)眼間,便化成一男子,正是李隨云的模樣。他滿面笑容,見了通天,卻又遙遙一禮,笑道:“事急從權(quán),還請師兄見諒。”說罷,卻又露出一個(gè)平和的笑容。 通天看了一眼李隨云,搖頭嘆道:“師弟,你來此,卻是所為何事?難不成你為那封神榜之事而來?如今距那封神之戰(zhàn),尚又不短的時(shí)間,若是商量這事,未免有些早了罷!” 李隨云搖頭嘆道:“師兄,你卻拿得穩(wěn)重,此時(shí)準(zhǔn)備,怕是已然晚了,怎地能說早了?” 通天大驚,急詢其中緣故。他也知道李隨云見識不凡,自然想聽他的高見。 李隨云搖頭嘆道:“師兄,你卻將這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點(diǎn)。那封神榜上,要封三百多位正神,想那闡教才有多少弟子,那所缺之人,還不得你我兩教來出?你截教門人眾多,若不早做準(zhǔn)備,難道要等他們殺上門來不成?” 通天聽了這話,冷冷一笑道:“師弟,你說得卻是差了。這其中的關(guān)竅,我豈能看不透?到時(shí)候我只管吩咐門下,閉門不出,也就是了,他封神榜縱有千般約束,能奈我何?師弟,是你多慮了?!?/br> 李隨云見說不動(dòng)通天,心中卻是不甘,微微沉吟,卻又醒起一事,連連搖頭道:“師兄,你說的我也曾想過,似這般,你想得卻是差了。你門下弟子眾多,多有游戲紅塵者,豈能不沾染因果,封神大戰(zhàn),固然是為了為天庭封神,另一方面,卻也是為了各教弟子,了解因果,再修天道罷了。你門下弟子既然犯了因果,豈能因你一句話而困守山中?” 通天眉頭微微一皺,看了一眼李隨云,輕笑道:“師弟,你要說什么,直接說出來罷。我們都是明白人,何必打這機(jī)鋒?” 李隨云眼中精光一閃,呵呵大笑道:“師兄,我所憂不是何事,封神大戰(zhàn),諸圣盡簽封神之榜——那西方教也有兩個(gè)圣人。到時(shí)候我們東方大亂,難保他們不來混水摸魚。一對一,或是一對二,我也不懼,但我卻怕勢單力孤,照顧不到,被他們占了便宜。故來尋師兄商量這事?!?/br> 通天看了李隨云一眼,卻又變色道:“師弟,我東方之事,什么時(shí)候輪到外人來插手了?也休論什么天道,也休說什么約定,東方,永遠(yuǎn)是東方人的東方,若是外人來此,我自當(dāng)和你共抗之。如有違背,有如此桌?!闭f罷,大袖一揮,屋中的一方幾案,竟成齏粉,隨風(fēng)而散。 ps:今天,明天考試,只能一更了,請大家見諒,謝謝大家支持。(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