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劉玄德的兵
百姓懼怕西涼軍,但不懼怕眼前這不知誰家的兵丁。 “哎,后生,你們是誰家的兵啊?”一老丈拄著拐杖出來,想他老人家活了幾十年,哪里見過此等怪事。 竟然有凍著都不往屋里進的官軍。 “我等是……”伍長正欲回答。 “集合!”從巷子一頭,有傳令兵下達了集合軍令。 伍長顧不得跟人百姓閑扯了,忙吧自己麾下的士兵給叫起來。 縣丞府衙,縣丞也一夜未睡。 晨起,家仆匆匆而來,說了客軍的怪事,說客軍睡在道中,雪中睡了一夜,縣丞驀然一驚。 匆匆出去一看,只看到,滿城都是在收拾床鋪的客軍。 如此怪事,聞之未聞。 再一比較,不久前董卓西涼軍過境之況,縣丞心中感慨不已。 “這究竟……是誰人之兵?”縣丞心中久久難以平靜。 很快,縣丞便知道是誰了,因為這只義軍的首領(lǐng)找來了。 其人是,中山靖王之后,漢景帝玄孫,涿郡人,劉備,劉玄德。 劉備前來說,昨日討擾一晚,萬分感謝,今日,大軍便拔營了,要去討伐黃巾去了。 劉備問,軍中缺衣少布,問城里有無布匹,麥秸被褥等物,有無多余,若有,義軍愿高于市價購買。 投桃當(dāng)報李,劉備義軍所行,讓縣丞心折不已。 聽劉備說軍中缺布匹衣物,縣丞便立刻派人家家通告,說有多余布匹等物,不妨拿給義軍。 說是拿,沒說賣,等于說是想直接贈于義軍。 百姓也窮苦,哪里有多余的衣物,只有少部分人家,能拿出來一些沒用完的布。 然后,義軍不缺錢的。 給足了錢財把能買的布匹,裘皮,還有被子,全給買了。 一夜小雪,義軍民夫之中,凍死了四人。 李孟羲聽到有人凍死的時候,錯愕不已,怎么能有人凍死呢?不應(yīng)該啊。 李孟羲忙去了解情況,軍醫(yī)田卜在,凍死的四個人,放在擔(dān)架上,看去,這四個眼睛緊閉的人,都是老人。 “是夜里冷,不是凍死了。”軍醫(yī)田卜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李孟羲聽懵了。 其實,田卜的意思,就是說,昨夜有雪,晚上冷,低溫下有些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無聲無息的就走了。 沒有下雪的時候,夜里也總有老人或是重傷員無聲無息的死亡。 這個道理,還是李孟羲跟軍醫(yī)說的。 軍醫(yī)是完全理解了。 死的這四個老人,有被褥,床鋪邊有篝火,保暖措施有,所以,不算是凍死的,是自然死亡的。 在軍醫(yī)想來,要是有火炕,就是李孟羲所說的火炕,能在下邊加熱,上邊睡人的那種火炕,那這四個老人家,昨夜就不會死了。 總歸是死了人,所有人心情都不太好。 只能把人抬著,找個地方,給埋了。 義軍隨后生火做飯,吃完飯就啟程了,來時快,去時也快,萬余人,眨眼走的不見人影。 唯有成中巷道,留著一道道稿席留下的雪印,證明昨夜有人在外睡了一夜。 義軍已遠去,清河縣人聚在城門口,竊竊私語,談及的全是昨夜借宿的大軍。 縣丞后知后覺的聽到,昨夜義軍凍死了四個人,慚愧頓聲。 以訛傳訛了,人并不是凍死,是因為夜里冷,才死的。 哪怕蓋十床被子,該凍死,還是凍死。 義軍遠去,流下了傳說。 聽聞劉玄德義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糧。 此時,天下未徹底陷入動(喵)亂。 待數(shù)年以后,天下亂局已不可避免之時。 那時,已辭官歸鄉(xiāng)的文安縣縣丞,跟兒孫論及天下群豪時,說到,能得天下者,非劉玄德莫屬。 不僅縣丞如此認(rèn)為,當(dāng)時滿城清河縣百姓都親眼目睹,能得天下者,不是不拆屋搶東西的劉玄德,難道還是入室劫掠的董卓不成? —— 許久不見張翼德,李孟羲終于又一次見到了張飛。 天那么冷,張飛依然穿著單衣,仿佛不知道冷一樣。 張飛帶著游騎在外游蕩,此次回來,相比有事。 是前遇大河,渡口上的橋不知被誰燒了。 橋被燒了,這事之前已經(jīng)討論過,該如何處理。 不外呼吊橋浮橋之類的。 關(guān)鍵是,得有足夠長的長麻繩,然后綁著木板,由人抓著吊橋游過去,或者用床弩直接把吊橋射過去,然后,最簡單的吊橋就能搭成了。 再復(fù)雜一些,就可以用浮橋,做一些木頭箱籠浮在水面上,然后連在一起,上面鋪木板,直接就可走人。 方法雖然知道,一個尷尬的問題是,軍中無有箱籠,無有足夠長的麻繩。 雖然是,早預(yù)料到早晚會有需要用麻繩搭建浮橋的時候。 麻繩現(xiàn)在也在編了,但是,長度不夠。 站在殘破的渡口這岸,朝另一岸王去。 河寬十幾丈,而麻繩只編了,十丈不到。 麻繩編起來,沒辦法增加人力,增加一百個人,編一根麻繩,就那么一個人能湊上忙碌,其他人,只能看著。 編麻繩不是團體協(xié)作的工作。 只能等,等麻繩編好,不然,大軍難以渡河。 “若是有羊皮筏子就好了?!标P(guān)羽感慨了一句。 李孟羲在一旁,聽到了。 ??? 羊皮筏子? 突然間,李孟羲就想起來了,羊皮筏子好像是用完整的公羊皮,做成的氣球一樣的皮囊,吹滿氣之后,數(shù)個羊皮囊綁在一起,其浮力,承載一個人的重量綽綽有余。 從后勤角度來考慮,羊皮筏子很輕,制作難度也比制作箱籠簡單的多。 性價比可以說是極高。 要是有羊皮筏子,還做什么木頭箱籠呢。 木頭做的箱子,防水能力很成問題。 想起記在《工程技術(shù)》之中,做木頭箱籠的搭設(shè)浮橋的內(nèi)容,李孟羲頓時就感覺,白寫了。 有羊皮筏子,用羊皮筏子才對。 李孟羲迫不及待的離開渡口,然后,回去,在車上翻出記載工程技術(shù)的那匹絲綢,在浮橋技術(shù)相關(guān)之處,在空隙里打上括號,括號里寫了一些小字。 (羊皮筏,可作為搭建浮橋的材料。攜帶輕便,制作比做木箱更為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