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大佬的團寵三歲半、非正常相親、天降三寶:爹地寵妻超給力、農(nóng)門甜妻:將軍夫人是團寵、我!掌控全球、農(nóng)門王妃:我靠美食發(fā)家致富、萬界之主在都市、五歲奶團她是團寵大佬、穿成胖妃后每天被王爺虎視眈眈、逆流純情年代
海爺回道:“不知道?!?/br> 就有人想要穿過承恩寺走過來。嚇得程靈慧急忙喊:“別過來,別從哪里走?!?/br> 那幾人聽見了喊,急忙往回跑。面對未知危險的時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誰也不愿意拿性命冒險。 那幾人還沒跑幾步,忽聽地底那種怪叫又響了起來。與此同時,大地震動起來。所有的人發(fā)一聲喊就往西面八方逃散。那幾個被程靈慧喊住的人更是手腳并用,連滾帶爬就上了對面山頂。 方圓十里鳥雀驚飛,牲畜嘶鳴。 還沒等眾人站穩(wěn)腳步,承恩寺所處的那塊地方忽然塌陷下去。塵土飛揚,直沖云霄。這里本來是西溝和北溝相鄰的一個犄角,相比溝底要高很多。地勢也平坦。承恩寺南邊有一條小路,是程家莊通往西邊村莊的必經(jīng)之路。 承恩寺一蹋不要緊,連帶把那條路也給斷了。 對于承恩寺的塌陷,別的村莊并不擔心,陳家村和程家莊的村民就不一樣了。這倆村一東一西離承恩寺最近,承恩寺的塌陷范圍要是再大一些,弄不好會把村子陷進去。 第130章 、大災起 為此,兩村人很是惶惶不安了很久。常繼文甚至打算把全家搬回轉(zhuǎn)水城。好在承恩寺塌陷之后就沒了動靜,村里人這才漸漸安定下來。有膽大的青年人還到那里看過。發(fā)下除了塌陷的痕跡以外,承恩寺就剩下了一塊大石頭,和一口半坡上的井。那井也不知道有多深,里面的水清澈甘甜。因為處在陷坑的邊緣,所以得以保存。 那塊大石頭也不知是寺廟的那個部分,上面雕滿了四寸來高的小佛像。還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后來,據(jù)村里有見識的老人說,那些應(yīng)該是梵文。 那幾個青年人當時抬了那塊石頭,把承恩寺僅存的那口水井給蓋上了。也算是給它的存在做個記號。 承恩寺這個名字,漸漸從人們的記憶里淡去。那個地方后來被人們叫成了‘寺溝’。 程靈慧回去之后做了一個噩夢。夢里山崩地裂,湖水倒灌。醒來時驚出一身冷汗。不知怎的就想起那一年在洛河口賑災,她追著蘇同到的那個峽谷。那一次,蘇同得到了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但是也差點藏身在那里。而夢中山崩地裂,湖水倒灌的情景正是程靈慧當時在峽谷中看到的景象。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程靈慧心底的不安也就淡去。 眼看著一年的時間過半,除了二月里一場杏花微雨。整個南直隸,連同河南在內(nèi)的中原大地還是滴雨未降。連續(xù)三年的干旱,百姓的日子已經(jīng)十分困頓。 程家莊因為有六爺在任村長時積存的糧食,村里還沒出現(xiàn)餓死人的現(xiàn)象。別的村子情況就很不樂觀。好在沙溪縣大戶歷來有仁善鄉(xiāng)里之風。往年沒有人承頭兒,如今常家回歸好幾年了。對于救濟鄉(xiāng)鄰這件事自然當仁不讓。常家大爺不見得是個多仁慈的人,可家風使然,在類似事件上還是勇于擔當?shù)摹?/br> 也許就是因為沙溪縣這種民風,來沙溪縣做縣令的官員,也很少有貪贓枉法,庸碌腐敗的。 以常家為首的民間賑災拉開了沙溪縣自主賑災的序幕。緊跟著,縣令在沒有接到上峰命令的時候,毅然決然開了官倉放糧。身為官員,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不知道是不是沙溪縣的老百姓能帶給官員無限的勇氣。沙溪縣的每一任縣令,多多少少都干過這種為了百姓冒險的事。細想也真是奇哉。 常繼文是開糧行的,他為什么不賑濟自己家鄉(xiāng)的百姓? 這里面有個緣故。常家是開油坊起家。家里多有糧油鋪子。常繼文是分家后經(jīng)商的。原來的祖產(chǎn)都在沙溪縣,分給了大哥打理。他要是把糧行開進沙溪縣,那就是搶自家哥哥的生意。那事是不能干的。 常家有大爺出頭賑災就夠了,他和二哥各自拿出些糧食捐助出去就行,根本不需要他拋頭露面。至于名聲什么的,真沒現(xiàn)在人想的那么復雜。常家大爺代表的就是橋上常家整個家族。有了好名聲,全族都榮光,根本不用落實到每個人頭上。 別以為常繼文閑著呢,他的目的可比常大爺?shù)囊h大。如果說程靈慧心里裝著程家莊,那么常大爺心里裝的就是沙溪縣,而常繼文心里,就是整個開州府。 災情越嚴重,常繼文越忙。開州府的糧價蹭蹭往上竄,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戶捂?zhèn)}惜售的現(xiàn)象。開州知府已經(jīng)扛不住,往朝廷上報了。這時,常繼文在開州知府衙門前高懸了告示,平價售糧。而且不限量。 他從江浙販糧過來,就算是按開州府先前的平價往外賣,那也是賺錢的。但是,開州府那么多人,要做到不限量還真是不容易。 楚鳳生是知道的,災情爆發(fā)之前,常繼文就在拼命的往手里攢糧??赡切┘Z食面對整個開州府,簡直是杯水車薪。楚鳳生這個一向在商場上頗有成算的小姑娘,看見這個情景也不由心慌。連忙跑到程家莊搬程靈慧,希望她去說服常繼文。 開州知府的衙門口,程靈慧來過好幾次。但只進去過一次。常繼文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辦法,程靈慧趕到時,他竟然坐在衙門前的臺階上跟知府喝酒聊天。對另外一邊鬧哄哄往家搶糧食的老百姓視而不見。 人就是這樣,越是缺的東西越往家搶。常繼文的伙計只有五個,一個個忙得手腳朝天。要不是有官兵維持秩序,這會兒恐怕早讓惶惶不安的老百姓給踩成爛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