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8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被偏執(zhí)太子搶婚后、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病弱道侶是仙門第一、5G時代、被迫和豪門大佬聯(lián)姻后祁少每天想離婚、一物降一物、鼻炎Beta生活手冊、夜間飛行、無風海
“也許是新制造的天航飛船?” “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制造天航飛船的工程可要比航母大多了,不可能沒有任何消息。” “也許是什么東西爆炸了?比如,衛(wèi)星?” “或許是實驗?科技部門不是宣布要進行新的實驗么……” 最后一點被很多人討論。 在沒有確定消息的情況下,很多人并不相信是新的實驗,因為實驗前并沒有任何的消息。 “如果要進行新的實驗,即便是國內(nèi)沒有報道,國外也肯定有好多消息了?!?/br> “國外檢測到什么,肯定會發(fā)出來,他們不可能保密。” “也許就只是正常的現(xiàn)象,平日里偶爾也會看到天空出現(xiàn)光點,天氣比較好的時候,連月亮都看得到……” “這么說也有可能……” 時間很快就到了晚上。 這也意味著阿邁瑞肯變成了白天,各個部門也進入新一天的運作。 一號決策人根本沒有睡好,他只睡了四個小時就起床了,馬上就到辦公室處理工作。 新消息是有衛(wèi)星‘疑似’檢測到了千隼飛船,但因為沒有直接拍到照片,只是探測到了微弱的信號,也不能百分百確定下來。 一號決策人迅速交代了一系列工作,包括讓衛(wèi)星中心重點監(jiān)控光團爆發(fā)的區(qū)域,包括讓相關小組聯(lián)系種花家方面,詢問光團是否是新實驗。 他甚至想直接給種花家打個電話,但高級互動是無法迅速建立的,還要進行一系列的前置準備。 好消息是,相關小組和種花家的通訊聯(lián)絡,得到了非常明確的答復。 “那就是新實驗!” 這是一號決策人不想聽到的消息。 一號決策人,或者阿邁瑞肯方面,希望檢測到的光團并不是新實驗,因為對于爆發(fā)出的光團,他們沒有任何的‘超前檢測’。 這還是建立在最近一段時間重點監(jiān)控種花家上空、無人區(qū)上空的情況下。 好幾顆高端的衛(wèi)星都對準了一萬到兩萬公里區(qū)域,沒有任何超前檢測的情況下,光團還是突然爆發(fā)了出來,就說明他們根本無法對實驗進行超前檢測。 如果光團爆發(fā)的位置上存在一顆衛(wèi)星,衛(wèi)星必定會瞬間被擊毀,而他們無法做出任何的防備措施。 換做是空間站、洲際導彈等,情況也是一樣的,白房子團隊分析認為,光團能出現(xiàn)在一萬五千公里高度爆發(fā),就必然能出現(xiàn)在幾百公里、幾千公里高度,甚至相對會更容易的多。 這是以常規(guī)思維考慮的結果。 就像是發(fā)射一枚炮彈,炮彈能打到一千米,自然就能達到幾百米、幾十米,想想就非常的可怕了。 “如果爆發(fā)的光團是一種新型的太空武器,我們根本就無法做出任何的防備。” “實際上,從現(xiàn)有的情況來看,這種全新的技術必定能作為新型太空武器使用,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在地面使用……” “但我們必須要研究它到底是怎么出現(xiàn)的……” 阿邁瑞肯高層都在為此頭疼,他們深入想想就感到非??膳隆?/br> 面對一種從未見過、無法進行、無法提前檢測的武器技術,該怎么應對呢? 很快。 他們頭疼的問題也被放在輿論上。 雖然沒有任何了解情況的人物站出來對光團進行說明,但輿論可以從很多方面得到消息。 主流的輿論已經(jīng)確定光團就是科技部門宣布的所謂‘新實驗’,很多人也想到了光團背后蘊含的技術,用于太空武器有多么可怕。 “這就是一種無法防備的太空武器!” “只是不知道怎么發(fā)出來的,可能是衛(wèi)星?也可能是一艘沒探測到的飛船?” “這種武器的威力很大,足以擊毀衛(wèi)星、空間站以及上升到太空的導彈……” “問題是,具體是什么實驗?” “科技部門遲遲不說話啊……” 實際上,科技部門不是不說話,但是時間還太短了,他們還在研究對實驗的公開程度。 當發(fā)現(xiàn)輿論問題的時候,科技部門也加快了速度,并發(fā)出了一則公告—— “10點07分,物理研究項目組進行了一次‘太空能量傳送實驗’,實驗持續(xù)時間13秒,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br> 在明確了光團就是新實驗后,公告還進行了輿論方面的解釋,“‘太空能量傳送實驗’只會用于探究基礎物理規(guī)律,而不會作為太空武器使用?!?/br> “之后項目組還會進行實驗,實驗并不會影響到太空的衛(wèi)星運轉,不會帶來任何的危險……” 科技部門發(fā)出的公告說了很多,但實際上,明確的就只有一點:光團就是新實驗制造出來的。 公告并沒有出現(xiàn)任何實驗相關的數(shù)據(jù),也沒有任何相關的信息,也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討論實驗公開到什么程度。 這也就讓輿論眾說紛紜。 那些國際最頂尖的物理學家,都根本搞不懂具體是進行什么樣的實驗,也搞不懂光團究竟是怎么來的。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對于‘新實驗’有討論,比爾-布萊恩還代表湮滅物質接受了采訪,他們分析認為新實驗最有可能是‘引力場內(nèi)的能量研究’。 現(xiàn)在實驗的情況,就推翻了他們的觀點,最主要是因為,天航飛船沒有參與到實驗中。 眾多周知,天航飛船上是有引力武器設備的。 引力武器設備具體是什么,外界并沒有確定的資料內(nèi)容,但可以肯定普通飛船,包括千隼飛船,是無法安裝這種武器的。 如果是制造大范圍的引力場,就必須讓天航飛船升空,引力武器的性能再好,也不可能在地面釋放,并在15000公里的太空制造出來。 在天航飛船沒有參與的情況下,絕大部分實驗相關的猜測都被推翻了。 那些沒有被推翻的猜測,基本都可以歸在‘聽著就很假’的范圍內(nèi)。 問題來了—— “光團到底是怎么制造出來的?。 ?/br> 一號決策人滿心焦躁的問向會議室的科技顧問們,他們都是最頂尖的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亦或是頂尖科技研發(fā)的專家。 但是,沒有一個人發(fā)表意見,他們的推測都被證明是錯誤的。 這時候,有個叫‘鮑爾森-布萊德’的數(shù)學教授站出來說道,“決策人先生,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把事情想的太復雜了?” “這個實驗的名字叫做‘能量傳送’,我們的衛(wèi)星對準了太空,卻沒有檢測到任何東西,或許他們真的是進行能量傳送?” “從地面到太空的能量傳送!” “這樣就能解釋通了?!?/br> 第六百七十章 第二次實驗,明確能量傳送,詹姆斯:根本拒絕不了啊! 在鮑爾森-布萊德發(fā)表了看法以后,小會場里傳來‘嗡嗡’的討論聲。 好多參加會議的學者都覺得布萊德說的有道理。 福爾摩斯偵探集里有一句話說,“當你排除掉了所有的不可能性,不管剩下的是什么,無論多么難以置信,那都是真相!” 天航飛船依舊??吭诨乩铮丈媳l(fā)的能量團和飛船顯然是沒有關系的。 他們的衛(wèi)星沒有檢測到任何先期信號,也沒有發(fā)現(xiàn)地面上明確的活動,能量團到地面路徑上似乎是什么也沒有。 這樣一來,所有預設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那么剩下的只有‘能量傳送’一種可能。 這個結論難以置信! 一號決策人的腦子都有點兒發(fā)懵,他實在不想相信這個結果,“能量傳送?” “這怎么可能做到?” “如果有這種技術……”他甚至不敢再想下去,聽聽下面的討論還是感覺頭皮發(fā)麻。 “能量傳送,也就是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能量發(fā)生了空間跳躍?!?/br> “能量跨越空間進行轉移,中間沒有任何路徑,也不會有任何影響?!?/br> “這就意味著,他們正在實驗一種跨越空間的技術,這種技術用在軍事上會非??膳隆?/br> “既然能量能夠出現(xiàn)在15000多公里的太空上,那么就可以從地球的一端達到另一端,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把能量直接傳送到這里?!?/br> “那我們豈不是隨時都會有危險?” 一號決策人聽不下去了。 他們的方針一向是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若是可能直接帶來危險,就會讓人感到坐立不安,尤其發(fā)生劇烈沖突的時候,他必定會成為對方的直接目標。 面對一種能夠直接威脅到人身安全的技術,一號決策人感覺渾身都被冷汗浸濕。 他馬上問道,“我們沒有任何超前檢測,所以……無法預警嗎?” “不一定?!?/br> 鮑爾森-布萊德說道,“我們沒有對實驗區(qū)域進行重點監(jiān)測,所以并不確定實驗區(qū)域是否有什么先兆,但我認為,可能是有的?!?/br> “我認為,這種技術即便是存在,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前兆,也許需要很長一段準備時間也說不定?!?/br> “不過,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夠判斷,我認為應該對于能量團出現(xiàn)的區(qū)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嚴密監(jiān)測,他們很可能還會進行實驗?!?/br> 一號決策人稍稍有了安慰。 會議結束,參會的學者離開時還不斷討論著。 鮑爾森-布萊德在會議上大出風頭,他的觀點被很多人認可,也被一號決策人采納。 他覺得自己肯定會被重用。 一號決策人有幾十個科技顧問,其中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最被重視的顧問會進入白房子工作。 一號決策人才剛上任,團隊的顧問職位并不穩(wěn)定。 鮑爾森-布萊德希望能夠得到進入白房子工作的機會,因為他個人認為數(shù)學研究已經(jīng)達到了盡頭,至少他本人很難做出什么重大成果。 所以他希望在其他方面有所提升,而進入白房子工作,就能夠獲得巨大的名氣和聲望,也有機會憑此進入政-壇,對于個人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