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 第487節(jié)
看似挽回了不少聲望,但是在真正的大勢力眼中,這反而暴露了教廷的虛弱本質(zhì)。 真要是有底氣,那就立即著手報復回去,拿出頂尖勢力的霸氣來。 區(qū)區(qū)三艘幽靈船,只要教廷舍得下本錢,絕對可以拿的下來。 外界不關心客觀因素,更不在乎其中的風險,大家只看到教廷慫了。 教廷表現(xiàn)出來的實力強弱,將直接影響各國對他們的外交政策。 “陛下,這次大陸戰(zhàn)爭之后,異族的勢力必將進一步衰落?,F(xiàn)在教廷又出現(xiàn)了頹廢之勢,實乃王國更進一步的最佳機遇。 我們接下來的計劃,可以加快步伐了。 有必要讓前線加快速度覆滅半獸人王國,要是拖得時間太長,北大陸局勢先一步崩潰就麻煩了?!?/br> 宰相柏格森公爵殺氣騰騰的說道。 作為大陸第一王國,法蘭克王國的軍事實力,已經(jīng)不比人族歷史上的某些帝國差。 沒有能夠成為帝國,除了各國的反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廷阻撓。 以往的帝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皇權神授。 在教廷發(fā)展壯大之前,帝國的權力還有保障,大陸上身份最尊貴的是皇帝。 但教廷發(fā)展壯大之后,神權在斗爭之中慢慢占據(jù)主導地位,教皇漸漸成為了大陸上的老大。 接下來的帝國崩潰,除了內(nèi)部的利益紛爭外,教廷的推波助瀾也是重要因素。 好不容易才掀翻了教廷的統(tǒng)治,法蘭克王國自然不愿意為了一個帝國的名頭,就向教廷低頭。 伴隨著王國的不斷強大,另立教廷的聲音在法蘭克王國的聲音,也變得越發(fā)高漲。 沒有法理基礎,那就自己想辦法創(chuàng)造。教廷不聽話,那就換個聽話的教廷來管理信仰。 “宰相,我們一旦覆滅半獸人王國,精靈族必定會立即參戰(zhàn)。 北大陸局勢崩盤幾乎是定局,阿爾法王國很有可能采取戰(zhàn)略收縮,放任精靈族大軍南下。 目前大陸各國的戰(zhàn)勢依舊處于僵持狀態(tài),人族的優(yōu)勢并沒有發(fā)揮出來,萬一精靈族大軍加入戰(zhàn)爭,中部大陸的局勢很有可能逆轉(zhuǎn)。 到時候……” 外務大臣赫蘇斯侯爵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是所有的人族國家都有法蘭克王國這么強大;也不是所有的異族都像半獸人王國那樣,被他們打壓的奄奄一息。 目前戰(zhàn)場上的僵持,主要是法蘭克王國在拿半獸人練兵,并沒有全力發(fā)起進攻。 一旦發(fā)了狠,覆滅半獸人王國自然不在話下。 畢竟,這場戰(zhàn)爭是他們準備好了,才主動發(fā)起的。 “大陸局勢確實需要考慮。 目前大陸主要幾個強國中,阿爾法王國承受的壓力最大,精靈大軍要南下他們根本就攔不住。 不過中大陸三大王國的實力也不弱,他們目前尚且留有余力,應該就是為了防備精靈大軍南下的。 就算是打不贏精靈大軍,他們也能夠拖住敵人,短時間內(nèi)局勢不會惡化到哪里去。 等我們穩(wěn)住了勝利果實,再出兵支援他們,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宰相柏格森公爵輕描淡寫的說道。 看得出來,對中部各國的死活,他并沒有放在心上,甚至有借機消耗三國的打算。 政治就是如此現(xiàn)實,吞并半獸人王國之后,法蘭克的國力將進一步增長,對各國的優(yōu)勢也會越發(fā)明顯。 作為老大,提前打壓潛在威脅,這只能算常規(guī)cao作。 “宰相說得不錯,現(xiàn)在的局勢已經(jīng)變了。王國以往的一些對外政策,也需要順應時代。 傳令下去,讓各部加強進攻力度,我希望三個月內(nèi)能夠擊敗半獸人王國,一年之內(nèi)將他們徹底覆滅!” 查理三世霸氣的說道。 …… 黑森王國,剛開始聽到庇護七世突破圣域,亞歷山大五世還嚇了一跳。 不慌不行,作為對教廷艦隊落井下石的參與者之一,教廷若是深入追查,早晚都能夠把他們給揪出來。 直接同教廷對上,亞歷山大五世的心里還是有些打鼓。只是這種焦慮,很快就消失了。 “教廷居然罷手了? 庇護七世手中最少有三件神器,正好都是克制幽靈船的。 這么好的立威機會,他居然選擇了放棄,背后肯定有其他原因?!?/br> 亞歷山大五世皺著眉頭說道。 同樣的事情,落入不同的眼中,看到的問題自然也不一樣。 在同時代的君主中,亞歷山大五世就不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遇到問題通常都會三思而后行,典型的中庸派君主代表。 哪怕同樣看教廷不爽,亞歷山大五世也沒有直接和教廷對上過,就算是受了委屈,也只會在暗地里下絆子報復回去。 就比如說,這次對教廷艦隊幸存者下黑手,那都是頂著海盜的馬甲辦事,留下了足夠的緩沖余地。 “陛下,教皇沒有借突破圣域的契機發(fā)起反擊,或許忌憚的不是幽靈船,而是阿爾法王國。 吃過一次虧,要是再次采取行動,他們肯定不能帶著艦隊一起行動。 沒有大軍保護,僅僅只是一群高手就跑到阿爾法王國的海域搞事情,里面的兇險絕對不小。 萬一阿爾法人突然翻臉,他們想要離開可就難了。 拋開別的因素不談,光庇護七世手中的三件傳承神器,就值得阿爾法人暗中下黑手。 就算是他們一家吃不下,也可以找同樣和教廷水火不容的法蘭克人幫忙。惦記傳承神器的勢力多得去了,不愁沒有盟友。 庇護七世敢?guī)е@些神器出去容易,想要帶回去就難了。” 米爾頓公爵笑呵呵的分析道。 莫說是阿爾法和法蘭克兩個敵視教廷的國家,就算是教廷關系不錯的大國,大概率也會忍不住動心。 這可是教廷的法統(tǒng),誰拿到了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無論是通過和教廷談判,爭取更多的權益;還是直接另立門戶,這都是最重要的籌碼。 “還真如宰相所言。庇護七世要是敢?guī)е衿鞒鰜砘斡?,我都會忍不住出手?/br> 算了,這種好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庇護七世又不傻,就算是帶著神器出來,也會光明正大的出訪。 神器我們是惦記不上的,還是考慮一下教廷艦隊覆滅,我們能夠從中撈取多少好處吧!” 亞歷山大五世搖了搖頭說道。 失望是假,松了一口氣才是真相。真要是教廷的傳承神器送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那才是真正的難題。 作為一個中大陸國家,黑森王國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四戰(zhàn)之地。別的國家拿了神器是寶貝,他們拿了神器反倒是成了禍害。 涉及到法統(tǒng)的神器,可不是誰搶到法統(tǒng)就跟了誰,還必須要證明神器的來源合法。 獲得神器的理由可以隨便編,但唯獨不能光明正大的搶。東西一旦擺在明面上,反倒是沒有辦法動手。 “陛下,教廷艦隊覆滅,他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直線下降,對王國的海外貿(mào)易發(fā)展來說是不小的利好。 不過這些是長線收益,短時間之內(nèi),我們能夠獲得的好處,主要是什一稅的繳納比例,可以再往下降一降。 具體能夠降低多少,還需要和教廷進行談判。如果王國態(tài)度堅決的話,無論我們提出下降多少,他們都會選擇妥協(xié)?!?/br> 巴克斯特羅姆伯爵興致勃勃的說道。 戰(zhàn)爭爆發(fā)前,黑森王國的財政一直很不錯。只要不遭遇大的天災,國庫都會有所結(jié)余。 戰(zhàn)爭一爆發(fā),情況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的財稅積累,在戰(zhàn)爭這頭吞金獸面前,都顯得不值一提。 雖然目前還沒有債臺高筑,但是黑森王國的財政赤字確實出現(xiàn)了,并且還在rou眼可見的速度急劇膨脹。 有機會割教廷的rou,彌補自身財政的不足,財政部當然要努力爭取了。 “現(xiàn)在要求降低什一稅的國家,應該不是一家兩家,王國沒必要急著冒頭。 先以戰(zhàn)爭需要為由,扣留今年的什一稅金。等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教廷和各方談判的結(jié)果估摸著也出來了。 到時候參考各國的談判結(jié)果,再拿著成果去和教廷談判,想來他們的接受能力,應該會提升不少?!?/br> 亞歷山大五世平靜的說道。 沒有提戰(zhàn)爭期間的扣留的“什一稅”怎么處理,擺明了就是打著賴賬的主意。 戰(zhàn)后重起談判,看似是誠意滿滿,實際上卻是在等一個削減“什一稅”的借口。 戰(zhàn)爭嘛,肯定免不了有所損傷。將損失夸大一些,就成了削減稅收的最佳理由。 反正這種和異族之間的戰(zhàn)爭,都可以冠上為人族爭取生存空間,逼格瞬間就拉滿了。 要是教廷在戰(zhàn)爭中繼續(xù)衰落,那么在未來談判的時候,黑森王國還能夠獲得更大的主動權。 就算是效仿阿爾法王國和法蘭克王,每年象征性的繳納一金幣,也不是沒有可能。 確切的說,兩國連一金幣都沒有兌現(xiàn)。不是他們不愿意給這最后一金幣,而是教廷感受到了侮辱——拒收。 至于消失掉的“什一稅”,自然被地方教會巧立名目給花掉了。今天維修教堂,明天搞慈善布施,后天又發(fā)起公益…… 一本賬目而已,反正教廷又沒有能力去核查。搞這些面子工程出來,本質(zhì)上還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法統(tǒng)。 …… 第99章 好說話的哈德遜 金秋十月,本該是收獲的季節(jié),莫西公國卻是一片愁云慘淡。 東戰(zhàn)錘王國崩潰,僅剩下幾座鄉(xiāng)下城堡還在堅守,但對大局來說毫無意義。 異族聯(lián)軍大舉來襲,哪怕收攏了東戰(zhàn)錘王國撤離回來的部分潰兵,人族依舊處于絕對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