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只想老老實實種點田在線閱讀 - 第11頁

第11頁

    雞是王有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著賣雞跟雞蛋的錢,王有銀兩口子才還了饑荒、蓋了房子、買了毛驢。

    雖然有了麥芽糖這個進項,但是雞蛋這個進項也不能少。吃完這頓韭菜盒子,高氏就讓孩子們把肚里的饞蟲收一收,以后雞蛋不可以吃了,都留著賣錢。

    不翻地了,也就沒有蚯蚓給雞吃了,寶月家的雞蛋的產(chǎn)量又下降到往年的水平了。為了提高雞蛋的產(chǎn)量,高氏給家里幾個孩子去挖野菜喂雞。

    喂雞的野菜不用特意收拾,直接用鍬挖一下,把野菜的土抖干凈就行,反正雞會把野菜連根一起吃得干干凈凈。

    但豬吃的豬草就得用鐮刀割了,而且還不能有露水,不然豬容易生病。寶月姐弟四人,早上挖野菜,中午割豬草,下午跟著爹爹編柳筐。一天安排得還算井井有條。

    寶月所處的稻花村是疆土偏東北的區(qū)域,這片區(qū)域歸鎮(zhèn)北王管理。

    稻花村一年有四個月被雪覆蓋。天氣十分寒冷。每年有四個月基本啥都干不了,對于農(nóng)家人來說,壞境是比較惡劣的。

    在這邊一年只能種一茬莊稼,還得多種點苞米和高粱,這樣冬天的柴才會有著落。不過幸好黑土地還算肥沃,糧食的產(chǎn)量比較高,要不然農(nóng)家人是真沒活路了。

    王有銀不算是本地人,確切的說,整個稻花村就沒有幾個本地人。王有銀的爺爺是從南面逃荒過來的。王有銀的爹當時才十五歲,跟著一家人逃荒到了吉昌縣。那時候一家人缺吃少喝的,一路上遭了不少罪,終于找到了落腳的地方。

    當時本朝的開國皇帝剛剛登基,國家正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就把東北這片人煙稀少的地方分給了親弟弟鎮(zhèn)北王做封地,還派了一個姓趙的將軍,幫著鎮(zhèn)北王cao練士兵,守衛(wèi)邊防。

    不過養(yǎng)兵得有糧還得有人啊,鎮(zhèn)北王和趙將軍來之前知道東北人少,但是沒想到竟然這么少。大片大片的荒地連著大片大片的樹林,看得鎮(zhèn)北王和趙將軍都傻了眼。

    不過來都來了,鎮(zhèn)北王也是個有想法的人,就跟手下的人商量增加人口的法子。因為人太少了,不少外族人都被鎮(zhèn)北王給收編了。

    吉昌縣是鎮(zhèn)北王管理疆域的中間地帶,外族人要比更北邊的縣城少,但是各個民族的人都有,文化兼容性很好。

    像王有銀爺爺帶著一家人逃荒這種情況,鎮(zhèn)北王都是發(fā)了命令給優(yōu)待的,還特意選了肥沃的土地給這些逃荒者居住,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在這邊安家,不回南邊老家了。

    荒地到處都是,可以隨便開荒,按照家里的人口,無論男女,只要孩子養(yǎng)到五歲,到鎮(zhèn)上登記好戶口,就可以開一畝荒地,而且這一畝地,五十年不用交稅,超過家里人口的荒地,開荒五年內(nèi),每年只需繳50斤苞米,五年后也只要繳100斤苞米或50斤小麥。

    本地的糧食主要以稻谷、小麥、苞米和高粱為主。后來土豆和地瓜傳到了這邊,大家又種了不少土豆和地瓜,但是這兩樣作物不能用來交稅,產(chǎn)量一般,不易儲存,吃多了還容易燒心、泛酸水,所以大家種的就少了,夠自家吃就行了。

    黑土地的產(chǎn)量高,像苞米這樣的糧食,剛開荒的地也能產(chǎn)出200多斤,要是用好地種苞米,再上點肥,一畝地能產(chǎn)七八百斤。不過大家也舍不得用好地種苞米,好地全都留著種小麥呢,苞米賣不上好價,小麥的價格好。

    農(nóng)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賣糧食,賣了糧食兜里就有錢了。幸好糧食的價格還算穩(wěn)定,這邊家家戶戶地也多,只要不碰見大的事故,基本上家家都能吃飽飯。

    不過要論娛樂活動那就要比南邊少多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南邊能猜燈謎、賞花燈、吃湯圓、放煙花、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打太平鼓……。這邊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大雪紛飛、寒風呼嘯,花燈都能給吹飛了,更別論群眾的文化水平是否能完成猜燈謎這項傳統(tǒng)活動了,連猜謎的機會都不給留一個。

    一年到頭也就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能讓全縣人民慶祝一下了。吉昌縣在松江府的管轄下,是個沒啥特色的小縣城。松江府因為被松江貫穿,故得名松江府。松江府有專門造船的縣城,名為船營縣,每年都要在端午節(jié)舉辦賽龍舟。故端午節(jié)是松江府最熱鬧的節(jié)日。

    吉昌縣離船營縣非常近,稻香村又處于吉昌縣和船營縣的交界處,所以,每年稻香村的男女老少都會劃船去船營縣湊熱鬧,這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了。

    賽龍舟要舉辦三天,往年老王家都是在賽龍舟的第二天的早上花錢搭著大船去船營縣,晚上再搭著大船回來,無論大人小孩,一人兩文錢,可以湊一天熱鬧。

    今年則不同,王有銀家里有了麥芽糖,便宜又好吃,能去看賽龍舟的人都不會缺這點錢,所以是做買賣的最好時機。

    今年王有銀一家打算三天都去船營縣看賽龍舟。

    寶月做了一千多塊麥芽糖,打算在賽龍舟這三天都賣掉。這可是一筆大投資了,王有銀兩口子倒是全力支持,反正這玩意賣不掉還能吃。

    王有銀用柳條編了三個跟小盆一樣大小的柳筐,筐很深,鋪上紗布,能放五六百顆麥芽糖。賣糖的時候把筐用布條掛在肚子前面,拿麥芽糖非常方便,還不怕被偷。

    第一天,王有銀一家就把一千多塊麥芽糖都帶去了,寶月想著第一天大家都興奮,花錢肯定不會摳摳搜搜,還不如把家里的糖都拿去,估計能賣上不少,剩下的可以在剩下的兩天里慢慢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