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辦培訓班的錢他也早存下了,也沒有必要再用王大爺?shù)哪且环荨?/br> 日常生活上……他和張小花都在賺錢,而且今年他還有個意外收獲,那就是他的網(wǎng)課。 他當時會開那個網(wǎng)課,一個是當時的情況也不適合辦線下,另外也是磨礪一下自己,誰知道竟很受歡迎,雖然一開始因為他沒有開網(wǎng)課的經(jīng)驗,非常荒涼,但因為他講的都是干貨,粉絲就越來越穩(wěn)定,雖然還不算什么大UP主,卻是也有人找他接廣告了! 所以這個錢他本來是準備先放到那兒的,直到他看到一個叫小手冰涼粉絲的留言,那個留言說他覺得李紫荊的課很好,就是因為他基礎薄弱,很多地方都聽不懂,希望李紫荊能講的更基礎一些。 因為他一開始就是講的比較基礎的,所以這個留言立刻引來了其他聲音,有的說如果這都聽不懂,那就不建議學了,有的說連這么點基礎都沒有,來學什么?網(wǎng)絡很多時候就是法外之地,現(xiàn)在因為監(jiān)管,很多行為被禁制了,但語氣用詞還是同現(xiàn)實中不一樣。 在這條留言下面就很有一些充滿諷刺的言論,然后就把小手冰涼給激怒了,就也反諷了過去,為了避免矛盾,他當時就把這條留言封了,不過還是敲了小手冰涼,向他說明了一下原因,并給他介紹了基本他認為不錯的基礎書。 小手冰涼和人對噴的時候當仁不讓,同他說話的時候卻還有點羞澀,還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情況。 其實也沒有什么太特殊的,就是初中畢業(yè)就從家鄉(xiāng)出來了,不上學的原因也就是一家庭條件不是太好,二,自己當時學不進去,三,周圍也沒有學習的環(huán)境…… 出來之后呢,一開始也很興奮,覺得掌握了自己的人生,上了兩年班才知道后悔。 一個月三四千的工資對于學生來說不少,對于成年人來說卻是只夠自己生活的,但在工廠里很難學到更多的技術,說要脫產(chǎn)去學習吧,家里又沒有這個條件,可是不學習,未來的日子又幾乎是一眼能看到頭的。 這個小手冰涼的事絕對不是個例,李紫荊早先就有這樣的經(jīng)歷。 他和小手冰涼不同的是,他上完了高中,他的學習能力還不錯,他的家庭條件也不錯——這讓他一早就接觸到了計算機,雖然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卻是有一定的基礎的。 如果他和這個小手冰涼一樣,他能跳出自己的這個圈子嗎?他不知道。 然后他就覺得也許他能做點什么? 王大爺給的那筆錢放到社會上并不多,可短時間的資助幾個人,還是夠的。 他把這事同張小花說了,張小花沒有意見,他父母,更沒有意見。 “王叔叔是個英雄。”張小花道,李紫荊回頭看了她一眼,“很多人也覺得你是英雄?!?/br> 張小花的臉紅了,她正要說點什么,李紫荊又道:“我就這么覺得?!?/br> 張小花的臉更紅了。 他笑了下,王小花的臉更紅了,她有些不自在的向窗外看去,輕咦了一聲:“那是干什么?好像很堵,咱們要不要繞路?” 李紫荊向旁邊看了一眼,呀了一聲:“忘了,這時候正是天茗放學?!?/br> 雖然不是這個城市的,但因為不時的就要往這邊跑,對這邊一些知名學校也是知道的。 “很有意思的樣子?!睆埿』ū緛硎窍胱尷@開的,但再看看就來了興趣,就見那些小孩子,四個一排,互相拐著對方的手肘,仿佛還在背著什么,她打開窗戶,立刻那聲音就清楚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他們在背《三字經(jīng)》啊……” “嗯,這應該是低年級的,我記得高年級會背《百家姓》?!?/br> “真有意思?!?/br> 張小花更來了興趣,她趴在窗戶上向外看去。 李紫荊慢慢的開著車,跟著隊伍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也許這個國家還有很多的不足,也許他們還有很多的問題,但是他,他們就是這樣,一代傳一代,一直的向前的。 下面還有一點~~ 作者有話要說: 那些隱藏在歷史中的零零碎碎 一,鍋包rou (一) 在李先生把自己送給他的鍋包rou分給學堂里的其他學生的時候,王滄海第一次知道了尊重是什么意思。 “先生為何不吃?”他問,“我是看先生總是雜面饃饃才帶的這個。” “已能果腹。”李先生道。 王滄海仿佛明白了,又仿佛并不明白。 只是忽然覺得上學也許痛苦,先生卻是好人。 (二) 王滄海剛到開封時,喜憂參半。 省城繁華寬大,遠勝家鄉(xiāng)。 卻口音有異,習慣不同,幼時玩伴全無,還有人笑他是土包子。 為排遣孤獨,他加入了一個救亡組織,每日有活動,經(jīng)常有吃喝,交談中必有抱負、志向,王滄海覺得甚好,直到有人開始派發(fā)福、壽膏。 (三) 王滄海第一次看到殺人,就在開封街頭。 兩個本地男子被一日本人用法幣引誘者斗毆。 兩個男子開始出手無力,直到那日本人拔槍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