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之最佳再婚、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兒、源界神傾、玲瓏四犯、鶴鳴雁舒(翁媳甜寵H 腹黑權臣x軟萌小美人)、長安街探案、隋唐敗家子、重生之修仙贅婿、蘸著半盎司麻兒上來、限時婚姻 (1V1 H)
紅衣沉默的點了點頭,今天接二連三的發(fā)生了許多事,不知道為什么,總讓她有一種怪異的感覺,好像環(huán)環(huán)相扣,說不上來哪里不對勁。紅衣看著鏡中的自己,這塊面巾一直垂到胸口,左右圍住她整張臉,一直裹到腦后,她這才稍稍松了口氣。 出了香芙居,紅衣擔心英娜,四處去找她,終于在一個角落里發(fā)現英娜,已被打得奄奄一息。 她在英娜身邊蹲下,又喚了兩聲:“英娜,英娜……” 英娜的眼睛瞇開一條縫,見是她,低聲嗚咽起來,一邊對她叩頭,口中嗚嗚說著什么,紅衣猜是對不起,紅衣扶住她肩膀,道:“算了,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怪你,別哭了。” 英娜委屈的扁了扁嘴,一口牙都被打掉了,紅衣道:“回頭我讓人給你送點藥膏,消腫了就好了?!?/br> “對了,我還有一件事問你,是關于——真的……是煙秀讓你傳話給我,說讓我試穿她的衣服?” 英娜疼的齜牙咧嘴,一邊捂著臉,一邊用手不停比劃。 “什么,你要說什么?”紅衣問。 英娜不會寫字,她倒也聰明,從兜里掏出吃剩下的菊花餅,遞給紅衣,紅衣以為她是在告饒,對她說:“不必了,我不想吃。我是想問你……”英娜又往她手里塞菊花餅,不論紅衣說什么,英娜都只是把菊花餅塞給她,紅衣只得收下,看著這半張吃剩下的餅,紅衣沒有多想,用布包好,道:“你的心意我領了,你好好養(yǎng)傷?!?/br> 她沒有注意到,不遠處煙秀的婢女們正圍在食盒吃點心,打開一屜,下面還有一屜,從黑漆的食盒到糕點,上面無一不印著一個‘?!郑澈猩鲜敲杞鸬摹!恻c正中間印的也是一個‘?!上?,被英娜咬掉了一半,紅衣沒認出來。 第66章 針鋒相對 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們領教什么…… 晚上云韶府的人一齊出發(fā),要趕在達官貴人抵達前進宮,擺放好樂器和道具,樂師、鼓手、歌者、舞者,一一就位。 宮里張燈結彩,每幾步便是一盞紅燈籠,處處洋溢著新婚的喜氣。 黃色的燭火從紅色紗紙里透出來,氤氳出的光,照的人暖融融的,忘記了寒冷。 飲宴開始不久前,宮門外的轎子相繼而來,漸次停下。 每一頂轎子都有一扇小窗,有的閉而不開,只有頂上立著一顆大大的東珠,充滿了神秘感,讓人揣測是何大人物。有的則是輕扇微啟,猶抱琵琶半遮面,好奇她的長相是何等傾國傾城。 總之,景福宮的門前被擠得水泄不通,各路命婦爭奇斗艷。 其中猶以中殿閔氏的母親排場最大,緊跟著是仁敬王后的母親,再之后是劉府院夫人,新晉的貞敬夫人鄭蘭貞,然后是張福如的母親胡氏。 轎子往前微傾,下人們恭請張福如的母親下轎,胡氏埋頭鉆出轎子,才一出來就對上兩位中殿的母親,其中仁敬王后的母親出言尤其刻薄,直奔胡氏而來,走到她面前才停下,揚聲道:“什么時候如此卑賤的奴婢,也有資格被抬進宮了?” 胡氏尷尬的立在原地,低聲喚道:“見過夫人?!?/br> “我可當不起。你女兒的孩子一出生,便要了我女兒的命,可見這孩子克人,是個掃把星?!?/br> “這……”胡氏忍不住道,“夫人您看不起我不要緊,但請你放過小孩子。他并沒有罪。仁敬王后待人寬和,她過世我們也很難過,卻并非我們造成的呀。” “怎么不是你們造成的!”仁敬的母親食指不斷戳著胡氏的胸口,戳的她連連后退,“我女兒大婚,你女兒卻鳩占鵲巢,之后我女兒病重,焉知不是被你女兒氣出來的!再者,孩子出生那一天,便是我們仁敬升遐的日子,還不是讓這個孩子活活克死的?!好在大王英明,知道我們仁敬厚道,沒有去看那孩子,也沒有讓你女兒入宮,所以你休要抵賴!” “你卑賤,你女兒更是下賤!” “一派胡言!”身后的張福如匆匆趕來,對著仁敬的母親道:“好放肆的言辭!夫人口口聲聲說我母親卑賤,我下賤,還說我的孩子是克星,然而我的孩子卻是王上的元子,還是登位后的第一個孩子,是王室認可,上告宗廟的元子世昀。不錯,您的女兒是仁敬王后,身份高貴??晌乙彩峭跎嫌H封的淑媛。只有王上有資格說我下賤,除了他,別的人——憑什么!”張福如氣憤的回擊,一字一句,鏗鏘擲地,氣的仁敬的母親噎住了,畢竟,仁敬去世了,她們再不樂意,也不能指責大王,辱罵非議大王的子嗣更有可能招來禍端。 “夫人若是不服,我們可以去殿下跟前辯一辯,看看到底誰說的才是道理!” “你——你!”仁敬的母親用手指著她,“小小淑媛,膽敢如此放肆,想當年,不過是寄身于云韶府,為我們家仁敬做衣裳的手母。” “好了,算了吧。往事已矣,提多了豈非惹得自己傷心,也讓天上的仁敬不得安寧。”中殿閔氏的母親優(yōu)雅的走過來,一邊安撫氣憤的仁敬母親,一邊朝旁邊使了個眼色。 張福如順著目光望去,就見到司憲府持平閔益壽手持火把走過來,當著她們的面丟在了她母親的轎子上,張福如趕緊護住母親,但胡氏的轎子還是被迅速焚燒殆盡,就連轎夫也被禁吏及皂隸抓走。 閔益壽道:“我們仙羅是講究國法禮數的地方,不成體統(tǒng)的人就不該進宮門,還破例抬轎,即便是大王的御旨,司憲府也有義務指證。淑媛娘娘怎么連這些都不懂。您說要去大王跟前分辨,那么您破壞了規(guī)矩,本官也會去大妃跟前回稟,問問她本官依法辦事,可有做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