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蕭持看了他一眼,神情瞧不出來是贊同還是反對,只是問他:“霍卿可有信心收復(fù)冀北?” 霍岐一頓,壓了壓身子:“臣,有信心?!?/br> 秦欒瞄了他一眼,沒有說話,家族一致商議,倘若蕭持決議不把主帥之位交給秦胄,那他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就是霍岐。 蕭抉也是這樣告訴他的。 “臣不同意!”側(cè)旁有個五官粗獷,神情看起來有些猙獰的人走了出來,他就是廖老將軍的擁護(hù)者之一,是兵部尚書石驚禹,石家在宛平有些聲名,但跟那幾個世家是不能比的。 “霍將軍年紀(jì)尚輕,用兵經(jīng)驗(yàn)與帶兵能力都不如廖老將軍,依微臣看,還是應(yīng)該讓廖老將軍去?!?/br> “非也非也,廖老將軍確實(shí)用兵如神,可他最近一直抱恙在府,已經(jīng)很久沒有上朝了,連早朝都沒有精力來點(diǎn)卯,又如何能帶兵北征呢?” 秦欒也站出來說話。 他說得也不算錯,最近廖老將軍是很久沒出現(xiàn)在眾人視野之中了,帶兵打仗不是小事,輸贏都不論,就是這一路風(fēng)餐露宿,長路漫漫,老將軍那個身骨能不能安全到達(dá)冀北都是問題。 有人跟著附和,一人如此,兩人如此,附和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兩派又吵了起來,一直不說話的蕭持終于張了口。 “廖卿身體如何?” 這話是問石驚禹的。 他有些吞吐,道:“老將軍只是偶感風(fēng)寒……” 陛下問話,他說得很沒底氣。 蕭持眼眸一沉,卻沒說話,良久之后,他道:“主帥之位暫定霍卿,諸位愛卿有什么意見嗎?” 石驚禹不怕死地出列要說話,被他旁邊的韓北野一把拽了回去,后者對著前者搖了搖頭。 “還有什么要上奏嗎?” 蕭持掃了一眼群臣。 大家都低著頭默不作聲,都知道陛下最近心情有些暴躁,除了必要的朝堂爭論,他們都不愿意觸陛下霉頭。 沒想到霍岐忽然站了出來。 “北邊戰(zhàn)事一打響,卉州的局勢又將不穩(wěn)了,陛下年關(guān)一過就要改國號建新元,何不趁此機(jī)會擴(kuò)充后宮,封立皇后?一來,這對陛下來說是一件喜事,可沖淡百姓惶惶不安的心理,二來,陛下后宮穩(wěn)定,開枝散葉,有了儲君,也能安撫民心,北征并非一日之功,陛下應(yīng)該早做打算?!?/br> 霍岐這話一出,群臣都震驚了。 最近宮中傳出什么話眾人都心知肚明,但陛下畢竟沒有明目張膽地昭告天下他要納姜肆為非,御史臺那邊便安安靜靜地不說話,御史臺不言語,別人更不敢對陛下的后宮指手畫腳。 想不到霍岐竟然敢親口提起這件事。 “霍卿對朕的家事很感興趣?” 霍岐道:“微臣不敢,只是陛下家事也關(guān)乎國事,微臣……” 蕭持笑了笑:“朕的確在考慮封后之事,只不過這應(yīng)該由禮部cao心,霍卿如果對朕的后宮感興趣,主帥之位可以讓給別人,朕讓你負(fù)責(zé)禮部如何?” 禮部尚書王勘沒想到,這樣也能礙到他? 霍岐一怔,心里已經(jīng)閃過無數(shù)個可能,陛下說了再考慮封后的事,難不成真的會是肆肆嗎? 其他朝臣同樣有這樣的疑問。 “微臣……微臣一介武夫,并不能勝任禮部事務(wù)……” 早朝以霍岐的退縮為結(jié)束,眾臣卻已經(jīng)開始猜測陛下到底要立哪家姑娘為后。 有人說陛下將姜娘子留在宮中只是一時興起,皇后之位終歸要落入秦家的,有人覺得陛下這樣的人,很可能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立姜娘子為后,更有甚者,還編排出了一個國色天香有傾世容貌之人,給他們按了一段纏綿悱惻刻苦銘心的愛戀。 前朝的話傳不到姜肆耳朵里,她在含英殿耳目閉塞,宮人和侍衛(wèi)也不會跟她交談,那日出現(xiàn)過的與霍岐有關(guān)系的宮女之后也再沒有出現(xiàn)過。 每到深夜蕭持就會來含英殿,除了抱著她入睡什么都不做,姜肆偶爾會跟他提一次出宮回家看看,蕭持會瞬間變臉色,不聽她任何辯解。 姜肆看在眼里,發(fā)現(xiàn)他雖然還能保持理智和冷靜,可病情是每日加重的,這些都發(fā)生在她那天為他施針之后。 她沒想到舊事對蕭持的影響會這么深。 他這許多年埋藏心底,一直避之不及的往事卻被她輕易重新翻了出來,以至于深夜入睡時還時常傳來夢囈,姜肆想起便覺得有些愧疚。 但愧疚歸愧疚,她還是想將他治好。 有些事總要面對,有些鴻溝總要跨越,一直躊躇不前,便永遠(yuǎn)沒有解開心結(jié)的那一日。 傷口不管它就會潰爛流膿,她不想他也這樣。 這日蕭持入睡的時間比往常都要慢,姜肆提議要為他施針。 蕭持看她時眼中還帶了警惕:“你不要妄想讓他出來?!?/br> 姜肆推著他肩膀讓他躺下:“我只是想讓陛下好好睡一覺?!?/br> 蕭持皺著眉躺下,在她的手即將挪開之前,他忽地將她握住,姜肆一怔,低頭看他。 蕭持一字一頓道:“朕想在祭天之禮時封你為后?!?/br> 姜肆心中一顫,她沒想到蕭持會突然跟她說這樣的話,沒有任何預(yù)兆,又好像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的決定。 她更沒想到,他開口說的不是封妃,而是封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