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7)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胤祈朝他揮揮手,然后驚嘆的問道,十一,你們在外面那么豪氣的嗎,動不動就買座宅子,五臺山的宅子很便宜嗎? 不知道,反正十哥有錢,而且臺懷鎮(zhèn)就是個小鎮(zhèn),宅子再貴能貴哪兒去。胤俄的注意力還放在他的腿上,對花錢這種事情并不上心。 跟著一個會掙錢的哥哥混,最大的好處就是買什么都不用看價錢,左右再貴都買得起,要不是他們倆出門在外花出去的每一筆錢都要記到賬上,他們花起錢來更豪氣。 可憐的九哥,沒有他和十哥保護(hù),是不是錢袋又被四哥沒收了? 出門都不能隨手買宅子,九哥太慘了。 第163章 胤禟在包克圖待了小半年,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見過,生意剛起步的時候路最難走,草原不像中原律法嚴(yán)明,馬匪囂張起來可不管對面是誰,刀傷箭傷常見的很。 九哥從山道上摔下來,不是刀箭形成的皮外傷,他不太懂傷到筋骨是什么情況,但是既然九哥說已經(jīng)不疼,腿上也看不出受傷的痕跡,應(yīng)該已經(jīng)沒事了。 他知道太醫(yī)習(xí)慣把癥狀往重了說,但是現(xiàn)在傷都好了,再說沒好是不是不太合理? 有貓膩,絕對有貓膩。 十阿哥捏著下巴若有所思,狐疑的目光時不時落到太醫(yī)身上,試圖從這位在宮里干了幾十年的太醫(yī)身上看出什么線索。 段太醫(yī)跟在他身后額頭冷汗都要冒出來了,九阿哥那邊好哄,十阿哥這里可怎么辦,他只是個小小的大夫,為什么要承受那么多不該承受的風(fēng)險? 在宮里的時候要擔(dān)心會不會卷入后宮爭斗,怎出來了還不能簡簡單單的當(dāng)個大夫,皇糧不好吃,差事不好干,他怎么會天真到以為出宮的差事是好差事,早知如此,他絕對不會爭著搶著來五臺山。 出門時腦子進(jìn)的水,都是他之后要流的淚。 萬幸他們剛走到院子外面就看到太子打著哈欠出來,倒霉催的太醫(yī)聽到太子殿下把前面的煞神喊走終于松了口氣,手軟腳軟扶著墻,大冬天的愣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五臺山上太子殿下最大,他也只是聽命行事,主子爺之間的事情他不敢管,太子殿下說九阿哥的傷沒有好,他敢說九阿哥已經(jīng)痊愈了嗎? 俗話說的好,傷筋動骨一百天,九阿哥受傷到現(xiàn)在還沒有三個月,仔細(xì)著點兒總比不注意強(qiáng),他也沒說錯什么。 段太醫(yī)扶著墻緩了口氣,給自己吃了顆定心丸,這才腳步匆忙的往自己的住處走,他臉皮薄,自欺欺人的功夫不到家,不然也不會在太醫(yī)院干了那么多年還看不出那些彎彎繞繞。 他實在沒那方面的天賦,再使勁兒也沒辦法。 胤禟看著落荒而逃的太醫(yī),更加確定剛才的診斷都是胡說八道,甚至幕后黑手就是他們的太子二哥,不然二哥怎么會來的那么及時。 他和胤俄遠(yuǎn)在包克圖,回中原的時候聽到九哥受傷的消息就趕緊來了五臺山,剛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如今在菩薩頂住了那么多天,各種各樣的傳聞早就聽了一耳朵。 當(dāng)然,不是從菩薩頂聽到的,菩薩,他只是去山下打聽了一下,一不小心就打聽到了那些不得了的東西。 流言猛于虎的道理他懂,以他的聰明才智并不會把流言當(dāng)真,但是現(xiàn)在,他好像有點不敢確定了。 太子殿下頂著弟弟懷疑的目光絲毫不慌,擺擺手示意胤禟跟他進(jìn)去,然后不緊不慢的給他解釋清楚。 他最開始沒想在五臺山留那么久,如果不是胤祈忽然受傷,他們和了念大和尚見面之后就會啟程回京,是菩薩頂?shù)纳嗽\斷小祖宗傷到筋脈要臥床靜養(yǎng),這才決定留在五臺山過冬。 胤祈不會說謊,小祖宗說的是瞎話還是真話一眼就能看出來,與其告訴他真相讓他跟著圓謊,不如最開始就不告訴他,這樣將來在汗阿瑪那邊露餡了也能把他摘出去。 左右留都留了,天天閑著也不行,他尋思著等西藏那邊鬧玩朝廷就要把駐藏大臣的相關(guān)制度定下來,藏地的宗教勢力把世俗勢力壓的抬不起頭,如果一直任他們這樣下去,朝廷就會一直控制不了那地方。 皇帝想利用佛教來治理國家,前提是他能掌握住宗教勢力,只要他能掌握,佛教就能幫他穩(wěn)定統(tǒng)治,佛門勸人為善,要百姓相信今生的不幸是前生造孽的報應(yīng),要百姓逆來順受,不說別的,總之對民間的穩(wěn)定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藏地信佛,蒙古人篤信藏地的喇嘛教,這都是幾百年前留下來的問題,他也沒想三兩年就能解決,萬事開頭難,他沒法一下子解決問題,但是他可以開個頭。 眾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什么三足鼎立三分天下三陽開泰、咳咳、反正就是,一家獨大不是春,百花爭鳴春滿園。 中原有儒釋道,他直接來五臺山開道觀有點不合適,在這兒開書院總沒人說什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不求教出來的全是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朝中有人好辦事兒這么簡單的道理他們總知道吧。 萬里長征第一步,先打破佛門一家獨大的局勢。 他還就不信砸了那么多銀子建起來的學(xué)校會找不到生源,前幾年招不到好苗子不用擔(dān)心,他把山西全省隱居還有致仕的名家大儒都請了出來,人家自帶的學(xué)生足以給書院打開名聲。 胤禟木著臉聽完他的解釋,揉揉腦袋拍拍里面的水,努力讓自己清醒過來,二哥好像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他比不過二哥很正常,但也不能拖二哥的后退。 剛才說到哪兒來著,九哥意料之外受傷,二哥順勢留在五臺山,計劃的太興奮一不小心有點上頭,這才讓太醫(yī)幫著拖延時間,至少等到書院的山長和先生到的差不多了再離開。 聽上去好像沒問題,一切都很合理。 胤禟長出了一口氣,把亂成麻花的事情梳理清楚,然后舉手表示他還剩下最后一個問題,二哥,你和噶爾圖真的沒關(guān)系嗎? 不是他懷疑,而是按照二哥這么說,他先做好計劃然后再讓九哥受傷也不是不可能,他又不知道噶爾圖和二哥之間有沒有見不得人的交易,真相是什么還不是全憑二哥一張嘴。 真不是他不信任二哥 胤禟問題剛問出來,就看到他們家二哥左顧右看,走到墻角拎了塊板磚,面上帶著兇殘的笑容,一步一步朝他走來,你剛問什么? 胤禟?。?! 君子動口不動手!?。?/br> 二哥你干什么??。?/br> 救命啊啊啊啊啊啊啊?。。。?/br> 二哥你冷靜!冷靜啊啊??!十阿哥一步步往后退,眼角余光瞥到院門沒關(guān),二話不說扭頭就跑,九哥救命!二哥打人啦! 知道噶爾圖和二哥沒關(guān)系了,二哥你把磚頭放下,真的會出人命??! 院子外面的侍衛(wèi)眼觀鼻鼻觀心,何玉柱拉著吉祥還有胤禟胤俄身邊的貼身太監(jiān)傳授過來人的經(jīng)驗,這種時候千萬不能湊上去,千萬千萬千萬不能湊上去,主子們玩鬧是主子們的事情,他們當(dāng)奴才的在旁邊看著就行,真要不長眼的上去說什么,最后挨罵的還是他們。 旁邊院子里,胤祈剛蹦回輪椅上就聽到弟弟的鬼哭狼嚎,不是出門送太醫(yī)嗎,怎么還惹到二哥了,十一,開門看看你十哥怎么了。 胤俄應(yīng)了一聲,剛把門打開就看到一個枕頭從空中飛過,然后隔了十萬八千里落到地上,順著枕頭來的方向望去,他們家四哥黑著臉站在門前,身上只披了件外衣。 被打擾到睡覺的四哥,比平時的四哥還要可怕,胤俄看著滋兒哇亂叫的十哥瞬間啞火,然后頭也不回的朝其他地方飛奔逃命,恍恍惚惚關(guān)上門,只當(dāng)剛才什么都沒看到。 四哥最煩有人大喊大叫,十哥倒霉催的正好趕上他休息,這下要被二哥四哥輪流教訓(xùn),太慘了。 祝他好運(yùn)。胤祈真誠的為倒霉蛋祈禱,臭小子老是記不住四哥和他住一個院兒,希望這次不要被揍太狠,不然他們過幾天就沒法一起出門了。 菩薩頂?shù)娜兆舆^的雞飛狗跳,還好皇子們有分寸,鬧也只在他們暫住的院子里鬧,輕易不會打擾寺院里的僧人。 胤禟被侍衛(wèi)逮住狠狠挨了頓竹板炒rou,蔫兒了半天才緩過來,感謝四哥勸二哥放下磚頭,可是你做到這一步就夠了,不用再遞過去一根竹板,不管是什么玩意兒,打在身上都很疼嗚嗚嗚嗚。 疼的厲害嗎?要不我們過幾天再下山?胤祈是個好哥哥,堅決不要弟弟帶傷干活兒,少年人坐在輪椅上笑彎了眼睛,嘴上說著再等幾天,其實話里話外都在笑話那么大了還要被打屁股的弟弟。 不像他,他好幾年前就不會挨揍了哈哈哈哈哈。 胤禟磨了磨牙,九哥,鎮(zhèn)上的宅子是我掏錢買的。 哇哦,小十真厲害。傻哥哥呱唧呱唧鼓掌,無視了剛才的話開始揮斥方遒,帶上準(zhǔn)備好的東西,出發(fā)! 住在臺懷鎮(zhèn)干什么都比在山上方便,五臺山是佛教名山,臺懷鎮(zhèn)的長住人口不少,各民族雜居干什么的都有,走在路上可以聽到漢語滿語蒙語藏語等各種語言,反正就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胤禟向來不會委屈自己,買的宅子面積很大,之前的住戶經(jīng)商賺了大錢舉家搬到京城去了,臺懷鎮(zhèn)也不是他們的宗祠所在地,因此不像專門留人照顧宅子,只想盡快出手不在乎能不能賣高價。 胤祈手里拿著個小本本,聽到有用的地方就隨手記下來,他的輪椅上有個工具箱,里面滿滿當(dāng)當(dāng)裝了一箱的鉛筆,隨時隨地可以記錄,不怕靈感來了找不到工具。 這時候不嫌冷了,也不怕看壞眼睛。胤禟看到他在路上也不忘寫寫畫畫,加快腳步推著他進(jìn)大門。 他們隔壁似乎在宴請客人,動靜都傳到外面了,胤俄好奇心上來豎起耳朵聽了幾句,然后臉色古怪的跟上去,十哥,咱們隔壁宴請的客人,別號柳泉居士。 柳泉居士蒲松齡。 這可真是太巧了。 第164章 胤俄快步跟上,說完之后止不住的感嘆,九哥前些天還在看聊齋,轉(zhuǎn)眼的功夫那些狐鬼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就到了跟前,誰見了不說句有緣。 二哥是不是說過,書院現(xiàn)在很缺教書先生?胤祈眼睛一亮,壓低了聲音繼續(xù)說,尤其是那種,在科舉一道上沒什么天賦又的確有真本事的教書先生,你們覺得他合適嗎? 雖然這么說對柳泉居士不太友好,但是他真的感覺很合適。 那人十九歲考中童生有資格參加科考,之后不是名落孫山就是犯規(guī)被黜落,如果沒有意外發(fā)生,他大概要等到康熙五十年的時候才能考上貢生,掰掰手指頭算算,那時候他都七十多了。 貢生之后還有舉人,舉人之后還有進(jìn)士,考中貢生花了五十年,考舉人豈不是要花更多時間,這個小世界不帶神話元素,他沒有下一個五十年可以奮斗了。 科舉本來就不是適合所有人的路,《聊齋志異》寫的那么好足以證明他的水平,可他就是考不上貢生,別人能怎么辦? 胤俄平日里喜歡看話本,雖然他最喜歡的是大將軍開疆拓土立不世之功的類型,但是對市面上流行的其他類話本也很了解,尤其是大火的文人,連人家在什么地方謀差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些稿子寫出來后書迷聞風(fēng)就去人家家里抄,根本等不及書坊印刷,不過這種上門抄稿子的一般都是同縣同鄉(xiāng)人,再遠(yuǎn)就不行了,這年頭雖然有平坦的大道,但是出遠(yuǎn)門并不算容易。 讀書人進(jìn)京趕考跑個幾千里不是問題,要是為了抄個話本故事就跑到幾千里外,原因暴露之后怕不是要被家里人打死。 蒲松齡之前給人當(dāng)教書先生,教書的時候?qū)懥肆凝S,因為他是刑部侍郎的侄女的舅舅,這關(guān)系也夠復(fù)雜,反正就是,倆人經(jīng)常有書信往來,所以京城才會有那么多聊齋的書迷。 有個寫書的親戚就是好,不用千里迢迢去人家家里抄書人家就會把書稿寄過來。 我記得蒲松齡去年去青州考試,又因為犯規(guī)被黜落,這是他第幾次犯規(guī)了?胤禟抱著手臂問了一句,他沒考過科舉,真的不明白為什么有人可以接連幾次栽在同一個坑里。 胤俄搖搖頭,不知道,不過九哥說的不錯,他的確可以留下來教書,科舉考成什么樣兒不重要,能教出來幾個能寫話本故事的學(xué)生就行。 誰家先生會教學(xué)生這個,名聲不想要了嗎?胤禟給了他一個腦瓜崩,讓他帶著胤祈在院子里轉(zhuǎn)轉(zhuǎn),自己去安排邀請鄰居來做客,或者他們?nèi)グ菰L鄰居。 喬遷新居,怎么能不和鄰居打招呼。 行吧行吧,你去忙。胤俄捂著腦袋嘟囔著,等暴力十哥走遠(yuǎn)然后開始吐槽,等著吧,他肯定用銀子砸人,講起大道理比誰都厲害,其實自己辦事兒的時候特別粗暴,九哥你可千萬別被他騙了。 十哥太暴力了,動不動就敲他腦袋,他本來很聰明的腦袋瓜都被敲笨了,九哥千萬不要和他學(xué)。 能用銀子砸人也是本事,別人想砸還沒錢呢。胤祈嘆了口氣,發(fā)現(xiàn)哥哥弟弟都比他有錢,如果在宮里他還能和年紀(jì)小的弟弟比,現(xiàn)在可好,只能老老實實當(dāng)?shù)箶?shù)第一。 胤俄笑的露出小虎牙,大手一揮豪情萬丈,九哥想砸也可以砸,弟弟的錢就是九哥的錢,隨便花。 得了吧,哪有哥哥花弟弟的錢的,我又不缺錢。胤祈心里十分感動,然后拒絕了他,不說了,我們?nèi)シ块g里看看,如果住的舒服就不上山了。 山頂冷颼颼的,上山下山都費(fèi)勁,偶爾去玩還可以,長住實在受不了,要么說僧人都要苦修,條件艱苦成這樣可不就是苦修嗎。 至于二哥和四哥,反正他們不介意上山下山的麻煩,四哥對佛門還有很多研究,那就留他們在菩薩頂接受佛光的洗禮吧。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菩薩頂畢竟是個寺廟,里面有和尚也有喇嘛,平時吃東西忌諱還挺多,雖然那些忌諱管不著他們,但是他們也不好光明正大的在和尚面前啃雞腿,吃個rou干都要偷偷摸摸的日子他真的不想繼續(xù)了。 九阿哥不想茹素當(dāng)和尚,對新房子怎么看怎么滿意,把各個房間都看過來一遍,然后捏捏餓癟了的肚子問道,咱們家廚子到位了嗎,我想吃餃子。 大冷天的正適合吃熱騰騰的餃子,填飽肚子再去熟悉熟悉新房間,把今天記在小本本上的東西整理出來,一覺睡醒又是精神滿滿的干活人。 沒問題,馬上讓廚子做,可惜現(xiàn)在不是夏天,不然外面好吃的更多。胤俄摸摸嘴角,想起小時候那趟五臺山之旅,滿腦子只有街上的好吃的好玩兒的,其他的全都要排在后面。 不過冬天也不錯,菌子湯很好喝,吃完餃子再來碗湯,簡直快樂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