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我?guī)夷嬉u七零年代、炮灰女配一心搞事業(yè)[快穿]、影后她失憶后又熱戀了、家臣(古言1v1h 產(chǎn)奶)、病嬌忠犬短篇集(高H,男全處)、【西幻】多欲之咎、七零海島隨軍養(yǎng)娃
第82章 搬家進(jìn)城(三寶學(xué)壞了呀) 他們回家跟三位老人一說,他們除了支持沒有二話。 姥爺手頭沒錢了,姥娘就說把剪紙的錢都給林妍。 劉金順已經(jīng)高考完畢,姥娘就不再補貼他,考上就讓親戚湊學(xué)費,考不上就去打工。 韓奶奶還說棺材本,說如果孩子們需要她可以拿出來。 她有三個兒子呢,總不會讓她沒了棺材本的,這個就給孫子用也沒什么。 老太太就是偏心韓慕陽的,她自己也不避諱。 林妍和三寶找時間回一趟高家村,如今她可以自己和大舅二舅談判,都不需要韓慕陽撐腰。 他們?nèi)サ脑?二哥還沒出車,大舅也幫忙歸置那些二手貨,收拾干凈平時擺在大門口出售,碰到趕集的日子就去趕集擺攤兒。 別說,生意也不錯,起碼比他種地賺得多。 他賺錢,村民們也得實惠,能買便宜用品,大家還挺喜歡的。 等二舅和二舅媽都過來,林妍就把去縣城買房的計劃告訴他們。 現(xiàn)在買個老房子,過兩年拆遷或者賣掉,到時候直接換商品房,也挺好的。 大舅大舅媽八成不肯離開自己熟悉的鄉(xiāng)下,但是二哥可以。 二哥現(xiàn)在收廢品,每天都往城里跑,在縣城買個小院當(dāng)落腳點也挺好的。 大舅二舅他們聽林妍說完已經(jīng)麻了。 他們和林父一樣,不斷地受到來自林妍和韓慕陽乃至三寶的震撼。 他們對進(jìn)城的困難預(yù)計那是地獄級別的,是難于上青天的,除非有本身考上學(xué)或者去城里工作當(dāng)干部的人,是不能夠的。 可現(xiàn)在林妍輕飄飄地說去城里買個老房子住。 他們就問林父那里怎么弄的,林妍就告訴他們,他們決定效仿。 大舅家就二哥去買,大舅大舅媽的戶口按兵不動,姥娘姥爺自然也不動。 二舅家就三寶的名義買,二舅和二舅媽以及芳芳的戶口也不動。 林妍對二舅道:“二舅,你走街串巷地?fù)Q油,比起去縣里直接開個鋪子,哪樣更賺錢?” 二舅啊了一聲,他可沒想過那么大的事兒,他都是小打小鬧,老丈人開著油坊,他就喝口湯罷了,哪里還想過開鋪子? 林妍:“縣里買個小院子,你順便把生意也挪過去??h里人不要吃油嗎?你家的油都是油坊直接出來的,質(zhì)量好,吃得香,那些飯店飯館,單位食堂,學(xué)校食堂什么的,難道不能賣?” 二舅直接說不出話來。 實在是太震撼了。 他從來沒想過這個! 二舅媽也有點擔(dān)心,“人家城里有賣油的,咱能賣過人家?” 林妍笑道:“二舅媽,縣城那么大,幾家油鋪也能養(yǎng)活的。賣家多了就看誰家服務(wù)好,誰家油香唄?” 還有兩個很關(guān)鍵的因素,誰的進(jìn)貨渠道便宜,誰的銷售渠道更廣。 二舅去了縣里賣油,他是個實在人,那油半點不摻假,給的量也夠,她當(dāng)然會給便宜們推廣一下。 只要搭上一個單位的食堂,那就有穩(wěn)定收入。 這鄉(xiāng)下油坊生產(chǎn)的油,哪怕二十一世紀(jì)二十年代,多少人都稀罕呢。反正經(jīng)濟(jì)越發(fā)達(dá),很多人就越覺得鄉(xiāng)下產(chǎn)的自然純粹,更加健康。 被林妍這么一說,二舅媽道:“妍妍說得對,咱也膽子大點,去試試唄。要是不行,大不了再回來走街串巷,也沒虧什么?!?/br> 房子買了總歸是在那里的,以后兒子說不定要住呢。 二哥對去縣里住還是挺期待的,要說讓他去省里市里,他不敢。畢竟沒有文化,也沒見過多少世面,去陌生的大地方很容易迷失自己,融入不進(jìn)去,如果遇到事情都不知道怎么處理,也容易孤立無援。 縣城就不一樣,縣城離家不是很遠(yuǎn),而且也有村里人在那里工作,有事情都能招呼一聲,讓他心里踏實有安全感。 既然他們同意,林妍就讓他們籌錢,要是想把店里的錢拿回來也可以,我會跟韓慕陽說的,要是另外能湊夠錢,那就再湊也行,反正多準(zhǔn)備著總沒錯。 林妍和三寶回到縣里,三寶去店里上班,林妍則找黃建設(shè)幫忙找房子。 這是他從小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人頭數(shù)、地段熟,就連縣城以前破破爛爛的小鄉(xiāng)村模樣他都記得呢。 說起來縣城也就是這三十年發(fā)展的,往前二十五年還破破爛爛的呢。 所以現(xiàn)在除了政府機關(guān)以及一些大的國企單位、國企改私企工廠,他們有三四層的紅磚辦公樓和宿舍樓以外,城里大部分民房都是平房。 不過她聽胡淑琴說縣城西邊有片空地正要蓋新的樓房,到時候就是五層高的小高層,可比那些筒子樓宿舍樓什么的好多了。里面都是二居室、三居室,戶型寬敞明亮,甚至還有地下室呢。 這批樓什么時候蓋的林妍不知道,不過前世李玉中專畢業(yè)后回縣城工作,他姑姑出錢幫他買的縣城第一座商品房小區(qū),應(yīng)該就是這個。 01年左右買的,兩房兩廳一廚一衛(wèi),80平方左右花了6萬塊。 雖然后來大家都懊惱那時候那么便宜沒買房,可實際對于當(dāng)時普遍工資才五百左右的縣城來說,750的房價依然是天價,家里沒有積蓄的根本買不起。 而且按照林妍的眼光看,戶型大部分很挫,只有那些三室的才好一些,犄角旮旯的二室戶型都不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