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2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衛(wèi)家女、重生迷死攝政王、隋亂、Z的實驗室、女總裁的情人、雨夜的情色交易現(xiàn)場(短篇)、離婚前別和丈夫約會、白月光回來后、她鐘情于我(扶她rou文)、勾引校霸弟弟啪了以后【校園H】
“哎!”謝意文在后面大喊,“你去哪里下星期的稿子什么時候能交?” 然而,那姑娘已經(jīng)跑遠(yuǎn)了也不知道聽到了來自責(zé)編的催稿沒有,反正謝意文是沒收到回答。 她一路跑一路喘,眼看著離公交站還有不到一百米,她甚至都能認(rèn)出站牌旁邊那個熟悉的人影,一輛公交車卻在這時候從她身后開過,瞬間超過了她,朝著站牌開去。 公交在站牌前緩緩?fù)O拢郾牨牽粗顬t瀟隨著其他乘客,一起上了公交,公交又繼續(xù)往前開。 “哎!等、等等!” 可惜,她離公交太遠(yuǎn),那公交司機(jī)根本聽不到她的話。 “哎,那姑娘是不是在追公交” “好像是哎?!?/br> “她追什么呀,不能等下一趟嗎?” 公交車上,有人注意到了車后有個人影在追趕,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李瀟瀟也聽到,回頭看了一下,果然有個姑娘在路邊跑,邊跑還邊揮手。 這里離下一個站還有點距離,公交司機(jī)也不可能中途停車,李瀟瀟心想這姑娘怕是追不上了。 忽然,她感到了哪里不對。 那姑娘看著像是在胡亂揮手,但李瀟瀟仔細(xì)一看,那姑娘的手指是在打手勢,因為不怎么標(biāo)準(zhǔn),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李瀟瀟才沒看出來…… 這場景莫名有點熟悉感,李瀟瀟感覺有點疑惑,隨后馬上反應(yīng)過來—— 這不是《淮海街探案》里面的一個情節(jié)嗎? “老師……”李瀟瀟拍了拍陸星輝,示意他往外看,說,“那姑娘好像是來追我們的,我們下一站下吧!” 陸星輝回頭看了一下窗外,然后又看了李瀟瀟一眼,說:“準(zhǔn)確來說,是追你的。我回制片廠還有事?!?/br> 李瀟瀟明白他的意思:“那老師您先回。” 等到下一站,李瀟瀟一個人下車了。 那姑娘已經(jīng)被公交甩在后面了這會兒早就沒影了李瀟瀟也不知道她還會不會繼續(xù)追。 她看了看手表,心想大概等個二十分鐘差不多了要是二十分鐘還看不到人,那她坐下一班車回去。 然而,過了大概十分鐘左右,那姑娘再次出現(xiàn)在她的視線中,大概是累了跑得不怎么快,卻在看向站牌之后,又一點一點地提起速。 李瀟瀟干脆往她那邊跑,兩人終于越來越近,近到可以互相看清對方的表情。 那姑娘跑了一路,頭發(fā)早就散亂了。 但仍是看得出來是精心編過發(fā)。因為出汗,她臉上的妝和汗水融在了一起,但又因為只是淡妝,所以還不至于成大花臉。 李瀟瀟試探著問:“同志,你找我” 那姑娘定定地看著她,眼眶漸漸發(fā)紅,嘴唇動了動,微微有點發(fā)抖,像是有很多話想說,卻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什么…… 半晌后,她終于像是鼓起了勇氣一樣,朝李瀟瀟伸出了手,聲音里是壓抑的激動:“李瀟瀟同志您好,我是《淮海街探案》的作者知秋?!?/br> 從看到她在公交后面追趕時,李瀟瀟就已經(jīng)有預(yù)感了這會兒聽到后也沒有很驚訝,笑著握上了這位年輕作家的手:“知秋同志您好,很高興認(rèn)識您,您的作品非常棒,我每天都有在追。” 幾乎是同時,李瀟瀟感到握著她的手緊了一下,知秋笑了一下,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開心,眼眶卻越來越紅,淚花溢了出來,劃過她蒼白的臉龐。 第156章 女作家 之前李瀟瀟就想和作者本人見面溝通,可報社那邊說作者為人低調(diào),平時不怎么出現(xiàn),謝意文也直接拒絕李瀟瀟上門拜訪,所以她本來都已經(jīng)放棄了。 但誰也沒想到峰回路轉(zhuǎn),作者本人自己突然找過來了。 知秋用手胡亂地擦著眼睛,又哭又笑:“抱歉,我太激動了。” 天知道她有多想見到李瀟瀟同志,想親口跟她說一聲“謝謝”!哪怕簡單的兩個字,根本抵不過扭轉(zhuǎn)她一生的恩情。 李瀟瀟給她拿手帕,知秋一臉受寵若驚,接過后又有點手足無措,吸了吸鼻子:“我、我洗干凈后還給您?!?/br> 李瀟瀟笑著說:“我們其實年紀(jì)差不多,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跟您交個朋友?!?/br> 知秋眼神一亮,馬上說:“當(dāng)然!” 李瀟瀟笑意愈深:“那咱們朋友之間就不用敬稱了。” 馬路邊不是說話的好地方,兩人到了附近一家餐廳,坐下來慢慢說。 知秋本名梁慧清,曾用名梁招娣,原本是附近城市一個鄉(xiāng)下農(nóng)村的村民。 她從小伺候家里人,村里的知青jiejie教她識字,給她講故事,家里覺得她上學(xué)沒用,還不如下地干活賺工分。 她家里人明里暗里都在表示,她到了十八歲就得嫁人換彩禮。她直覺這樣不好,但又說不出哪里不好。 因為村里幾乎所有姑娘都這樣的,她們中很多人還不到十八,家里就已經(jīng)開始給她們物色婆家。 因為女兒不能給家里留后,養(yǎng)大還要嫁人,十幾二十年的口糧,最后是給別人家干活的,嫁人時還得貼嫁妝,所以哪家生了女兒都會嫌棄地說一聲是個賠錢貨。 唯一能回點本的機(jī)會,就是在女兒嫁人前收的那點彩禮…… 家里人正等著這筆錢給弟弟攢老婆本呢,她要是不嫁那還得了。 她們村里的姑娘都這樣,從出生就是賠錢貨,唯一的作用就是給家里回本,所以從小到大不管干多少活都是應(yīng)該的。 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大家都是這樣的,她也會像她們那樣。 就連跟她最要好的姐妹也告訴她,她這就是結(jié)婚前緊張,每個人都這樣的。 所有人都在告訴她,路子就是要這么走的,也只有這么一條路給她了。 于是梁招娣就等著結(jié)婚的那天到來。 可就在結(jié)婚前一個月,她看到了《半邊天》前傳,頓時有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 也就是在當(dāng)天晚上,她大半夜出逃,一口氣逃到城市里。后來她打零工,遇到貴人,在家里人報公安找人的時候,幫了她一把。 曾經(jīng)的梁招娣——現(xiàn)在的作家知秋,只粗略地一句帶過當(dāng)初的逃難,沒有說具體過程。 從一心一意圍著家里轉(zhuǎn),到?jīng)_破思想枷鎖逃離原生家庭,這其中的艱辛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 即將嫁人的女兒逃跑,眼看著到手的彩禮要飛了,梁招娣的家人當(dāng)然不可能罷休,十有八九是報了公安的,能將這件事處理好,看來她背后那位貴人的身份和手段也不一般。 知秋看著李瀟瀟,眼底的激動還沒散去:“李瀟瀟同志,如果我那天沒有看到那場《半邊天》,我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是個孩子的媽了?!?/br> 李瀟瀟認(rèn)真地說:“那更多的是因為你勇敢?!?/br> 她的話劇只是一個小火星,是因為知秋本身心里就有一把火炬,所以當(dāng)火星落到上面時,她才會被點亮…… 知秋回想著以前發(fā)生的事:“我聽過《半邊天》背后的故事,后來也有去看后傳,有幸和吳芳同志交流過,她很好,也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只一心一意地演話劇,也經(jīng)常為婦聯(lián)走動。” 當(dāng)初吳芳的前未婚夫劈腿,逼得她差點下山逃避,是李瀟瀟牽頭用話劇鼓勵她重新站起來,這就是《半邊天》誕生的原因。 社會上總有那么一些目光,對女性懷著極大的惡意。吳芳重新站起來后,除了出演《半邊天》的系列劇,對和她有相似經(jīng)歷的女孩子伸出援手,鼓勵她們做出反抗,許多女孩子都非常感激她。 李瀟瀟有點好奇地問:“那現(xiàn)在我不演話劇了,你失望嗎?” 知秋搖了搖頭認(rèn)真地說:“當(dāng)初你從京劇轉(zhuǎn)去話劇,也是這么果斷。我相信你一定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選擇的最合適自己的路?!?/br> 除了重鋒之外,李瀟瀟還是聽到有人這么認(rèn)同她的選擇:“很多人都為我感到可惜,覺得我從文工團(tuán)到制片廠,是自毀前途。兩個月后,我會讓他們知道,我的選擇是對的?!?/br> 她頓了頓,又說:“話劇現(xiàn)場表演的話,只能由一批觀眾看到,但廣播電臺覆蓋全國,所有百姓都能同時聽到?!?/br> 知秋明白她的意思,廣播劇也能達(dá)到話劇那樣傳播思想的效果,但傳播范圍卻更快更廣。 知秋鄭重地點了點頭“一定可以的?!?/br> 李瀟瀟笑著說:“嗯,但是首先,我需要你的幫助?!?/br> 知秋拍了拍心口:“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請告訴我,我一定會完成的?!?/br> 李瀟瀟高興地說:“那我就不客氣了?!?/br> 她已經(jīng)將第一個單元的劇本寫了出來,并且給知秋看了一下,將一些因為要方便制作背景音而修改的地方指出來,并且大概解釋了一下修改的邏輯。 因為知秋才是原作者對作品最熟悉,如果有她幫忙類似的地方,出劇本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隨后李瀟瀟帶知秋參觀了一下制片廠的錄音棚,朝她介紹背景音的制作原理,并列舉了一下小說里哪些背景音,是她們目前能做到的,但哪些背景音是難以達(dá)到的,而難以達(dá)到的地方,將會采用旁白的形式代替,或者直接修改劇本。 李瀟瀟一邊帶著她走一邊解釋說:“當(dāng)然,最好還是以背景音的形式展示,旁白畢竟少了點場面感?!?/br> 而這些修改又會涉及到小說中案件的邏輯,目前小說還在連載,李瀟瀟不清楚里面的某些場景是不是伏筆,但知秋身為作者是肯定清楚的,所以由她修改才是最合適。 知秋點點頭“我明白了,包在我身上?!?/br> 李瀟瀟拍了拍她的肩膀:“辛苦了。” 知秋很高興自己能幫上她:“不不不,你才是辛苦了?!?/br> 李瀟瀟撲哧一聲:“那我們兩個都辛苦了?!?/br> 知秋看著她的神色,見她心情很好的樣子,趁機(jī)說:“那個,我有件事想征求一下你的同意?!?/br> 李瀟瀟隨口問了一句:“什么事” 知秋一臉認(rèn)真地說:“我想將你的故事寫出來?!?/br> 李瀟瀟愣了一下:“我我有什么故事?!?/br> 這么優(yōu)秀的人,居然對自己認(rèn)識這么不清楚的嗎? 知秋有點心痛地說:“有,當(dāng)然有!你的經(jīng)歷比小說更精彩!” 她特意了解過的,去了解這位改變了她一生的話劇演員,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李瀟瀟并沒有馬上答應(yīng),知秋有點著急,連忙說:我不會亂寫的,傳記,寫的是傳記,不是小說,保證都真實。 倒不是這個問題,她也不會將部隊的經(jīng)歷告訴知秋。 她想了想,說:“我在部隊里的一些任務(wù),是需要保密的,部隊的經(jīng)歷,你也不可能寫進(jìn)書里。與其這樣,你還不如重新塑造一個角色?!?/br> 如果有一本以戲劇和話劇為題材的小說,那對舞臺表演這個行業(yè)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未來譯制片崛起之后,傳統(tǒng)藝術(shù)會受到?jīng)_擊,如果有這樣一本小說,到時候再制作成廣播劇,人們也會因此持續(xù)關(guān)注傳統(tǒng)舞臺表演。 知秋一臉猶豫,李瀟瀟又說:“或者你先和謝意文同志商量一下,我相信他能更全面地考慮,你到時候再參考一下他的意見。” 目前《淮海街探案》還在連載,新書的事情確實不急,于是知秋點了點頭這個話題暫時揭過了。 小說改編成廣播劇,這種事情哪怕是在老譯制廠中,也是從來都沒有過的。 角色很多,這樣一來,就算是新人也有機(jī)會上場了——當(dāng)然,還是憑實力競爭,孫廠長開會的時候也說了,這個劇會長期做,希望大家好好抓住機(jī)會,試音將在一周后進(jìn)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