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家女 第21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迷死攝政王、隋亂、Z的實驗室、女總裁的情人、雨夜的情色交易現(xiàn)場(短篇)、離婚前別和丈夫約會、白月光回來后、她鐘情于我(扶她rou文)、勾引校霸弟弟啪了以后【校園H】、《楠楠被反釣之“純情”小奶狗》
還有害死了她爹娘大兄的趙氏。 她松開了手: “七郎,你一定要多活些日子?!?/br> 她輕聲呢喃,仿佛世上最深情的愛妻。 走出大德殿,衛(wèi)薇將帕子扔在了殿外的火盆里。 活著眼睜睜看著她剿滅世家,殺了趙氏的所有人,才是他趙啟恩應(yīng)有的歸宿才對,她盼了十幾年,定要看見才甘心。 想著那時情景,衛(wèi)薇幾乎要笑出聲來。 琴心來扶她,她抬頭看著夕陽將落在紫微城的城墻之下,輕聲道: “聽說鄭裘與光祿寺卿于崇走得近,想來于家必有他同伙?!?/br> 第223章 去處 “我不想看你的臉?!薄?/br> 大雪之中,尚書令侍郎鄭裘勾結(jié)南吳在炭中下毒謀害圣人的消息傳遍洛陽,聽聞圣后大怒將鄭氏上下全部關(guān)進大牢,洛陽城中世家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 兵部職方主事李承續(xù)匆匆忙忙走進云麾將軍府的大門,進了后宅求見自己的嫂子司馬氏。 等了足足一刻,云麾將軍之妻司馬氏從佛堂中走了出來。 “大嫂,皇后對鄭家動手了,于崇傳信給我說只怕皇后要對世家趕盡殺絕!” 司馬氏生了一對極淡的眉毛,鵝蛋似的臉上仿佛褪了一層色,連嘴唇都不見絲毫的紅,手中握著念珠,她緩聲道: “你既然信于崇,又何必來找我?” 李承續(xù)急忙道:“大嫂!我自然是聽大嫂的,只是于崇只怕有動作,我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 司馬氏低著頭看手上的念珠,她念了二十多年的佛,仿佛自己真成了無求無欲的尼姑。 過了好一會兒,她慢吞吞道:“自是順其自然,皇后若真有心殺盡世家,我們動了,也不過早死,于崇其人看似豪放,心思極深,他真要做什么,何必與你說?承繼遠在阜陽,你不過是個主事,無調(diào)兵遣將只能,在他眼里怕只不過是一個卒子罷了,不如不動。” 司馬氏說得都對,李承續(xù)卻覺心中并未平息,他確實只是個兵部主事,可若于崇要舉事,也得與他相商。 坐在他對面的司馬氏看也沒看他一眼,又輕聲道:“我知你心中不忿,你要知道李家現(xiàn)下的依仗是何處,除了你們夫妻四處游走之外,李家從未參與到世家與皇后的相爭之中,如今寶兒在定遠公手下為親信,這便是李家最大的依仗,柳氏才走了不到兩月,皇后就動了鄭家,你以為是她之前不想動么?我倒猜想她是忌憚鄭蘭娘在北疆為官,柳氏一去不回,可見鄭蘭娘并未將鄭家放在眼中,她自然動了。陳相公去了長安一去不會,有掛印而去之嫌,皇后何曾動過河中陳氏?” 聽司馬氏這么說,李承續(xù)的眼睛已經(jīng)瞪大了:“大嫂,皇后與定遠公一向不和,怎會這般忌憚?” “皇后在朝上罵定遠公罵了無數(shù)次,何曾真正動過定遠公,甚至定遠公的親信?你不要聽皇后說了什么,你要看她做了什么,陸氏在定遠公眼皮子底下占太原這么多年,想來與陸氏曾借糧給北疆不無關(guān)系,定遠公是個愛護部下又感念恩情之人,我這局外人都能看出來,皇后是她的同胞親妹,怎能不知?” 手中的念珠緩緩轉(zhuǎn)動,司馬氏最后說道:“只要寶兒還在定遠公的眼前,還與我們通著信,只要你別妄動,皇后就不會動李家?!?/br> 李承續(xù)走了,司馬氏抬起頭,看著空蕩蕩的小廳。 上月,她號稱是寄了自己手抄的經(jīng)書去北疆給寶兒,實則是將自己父親司馬循整理的史書加了個經(jīng)書的封送了過去。 從她嫁到李家起,她就要為李家著想,有了阿父的史書,還有寶兒,想來能護著李家上下周全。 緩緩站起身,司馬五色向佛堂走去。 南人北上,一群人先想著他們攻打洛陽,何其可笑,南吳大軍在淮水一帶,南吳真的節(jié)節(jié)進逼自然要向東攻下淮水沿線的潁州和宿州,好讓自己的大軍北渡。 定遠軍即將打敗荊逆占下宿州,到時就算朝廷沒有詔令,只要承繼肯低頭,定遠軍自然會與南人對上。 跪在佛像前,司馬五色低下頭,想起自己年少時阿父看重了姜清玄的外孫衛(wèi)錚衛(wèi)大郎,動過許配的心思,樂游原上,司馬五色掀開車簾,看見穿著白袍的少年縱馬而去。 第二日,就傳來了圣人要給衛(wèi)大郎賜婚郡主的消息,恰好李家求娶,阿父就將自己匆匆嫁入李家。 那之后許多年,司馬五色都想過,如果不是自己曾見了衛(wèi)錚一面,大概也不會在佛前跪了這么久吧? 明明已經(jīng)是李家婦,卻還記得當(dāng)年的心動,這是她的罪業(yè)。 “第一愿,愿信女郎君李承繼平安?!?/br> “第二愿,愿信女之女李若靈寶得衛(wèi)氏重用,仕途坦蕩?!?/br> “第三愿,愿衛(wèi)家大郎君在極樂界得佛祖庇佑?!?/br> 想完,她誦《地藏經(jīng)》百遍,又以針刺手指得血,用血抄了一卷《地藏經(jīng)》。 …… 聽到有人讓自己去撈鄭裘好與兩京世家結(jié)交的時候,趙啟悠裝傻成了真傻。 他那皇嫂眼看就要鄭家亡族滅種,還讓自己跟皇嫂對著干?別說能不能撈出那姓鄭的豬,自己說不得都小命不保! 就算是自己特意挑了蠢的來身邊,這也實在蠢得太純正了吧? “皇嫂要殺他,那定是鄭裘不對,我為何要去救一罪人?” 他反問那蠢貨,那蠢貨竟要說什么牝雞司晨,嚇得他直接拿起墻上的寶劍將人砍了出去。 人可以蠢,但是不能害人呀! 好歹平復(fù)了心緒,趙啟悠躺在榻上心里默默盤算最近的事。 南吳打過來那事兒不用想,以定遠公的性子說不定單槍匹馬就去把南吳的兵給滅了,在這個關(guān)頭他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皇嫂抓了鄭裘,是真要對世家動手么? 趙啟悠晃了晃腳,他離開北疆之后本以為和北疆?dāng)嗔寺?lián)系,不曾想裴七竟然隔半年就將《繡天記》和《平虜冊》寄過來,《平虜冊》出完之后,那作者又寫了《征白山》,寫的是一叫秦長安的窮酸書生到北疆后被指為白山的一名書吏去了白山的所見所聞。 秦長安比起之前的三位主角實在是太過平凡,仿佛在隨便哪個只需一文錢就能喝一壺?zé)崴臄傋由暇湍芸匆娺@么一個書生,他科舉不利想要坐館開私塾卻得罪了當(dāng)?shù)睾缽?,聽說北疆在招人,便去了。 他自以為北疆都是昏聵無知的俗人,焉知到了北疆考科舉也沒考上,就在他在北疆潦倒之時州府恰好開了吏試,秦長安考上了書吏才知道是要去白山的。 坐火車去了幽州,再從幽州去白山,他看見了廣袤的田壟變成了密密的叢林,路過營州他看見營州百姓正在墾荒,暮色四合,十歲的孩子一邊幫父母揀地里的樹根和碎石,一邊背著《水經(jīng)注》。 路上的每一步秦長安都看見了不同的風(fēng)景,真到了白山,實務(wù)壓身,看書之人又能透過他的眼去看著白山是如何一點一滴變好的。 這本書中沒有什么英雄豪俠,沒有義膽豪情,也沒什么危險之處,趙啟悠竟然也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本又一本。 洛陽城中其實也有枕芳君的書,只不過比北疆晚了九個多月,比起裴七,趙啟悠自然覺得自己看得晚了,可路過書肆看著那些等書等到頭發(fā)都要掉光的書生,趙啟悠又覺得舒坦。 除了寫了幾本名書的枕芳君之外,北疆這些年著實多了不少的寫書之人,有一人名叫“北辰君”,所著《封狼居胥》寫的定遠軍如何驅(qū)趕蠻人的,每一場戰(zhàn)斗都寫得極為精彩,仿佛其人正在戰(zhàn)場之中,書傳到洛陽,除了書生之外連金吾衛(wèi)的將領(lǐng)都喜歡得不得了。 趙啟悠曾經(jīng)聽鎮(zhèn)國大將軍趙源嗣說過書中句子,心中想著這趙源嗣雖然被派去汴州練兵,只怕也是日日盼著書能到吧。 洛陽不少人猜測“北辰君”定然是定遠軍中的哪位大將,揮舞大刀滿是男子氣概。趙啟悠卻知道此人是女子,名叫林盼兒,倒也確實是將軍——原北疆定遠軍泰阿部大隊長,受傷退伍之后在北疆的軍武堂做夫子。 裴七曾特意見過此人,生得不高,缺了一只手,只用左手寫出了這等驚世之作。 還有一個新的寫書人叫“露月夫子”,寫的是世情之書,一冊一個故事,統(tǒng)叫《風(fēng)月薈》講的一男一女如何喜結(jié)連理,有軍中同袍,女子上門求親被男子以為是要切磋,有世仇之家,年輕男女卻一見生情,有書院同學(xué),男子喜歡上同學(xué)自知不該,每日念經(jīng)入睡,回家卻見同學(xué)扮作男子與meimei來往…… 如此種種,有兩分枕香君從前寫申屠將軍被如這樣那樣的意思,卻又更纖細如絲,看得人心神激蕩,這些故事里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著實令人欣喜。 裴七是見了有新書就給趙啟悠寄來的,不曾想趙啟悠卻極愛這《風(fēng)月薈》,養(yǎng)了個戲班子將其中曲目都編排起來。 拿起榻上的《風(fēng)月薈——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冊又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個時辰,趙啟悠戀戀不舍地放下書,又想起眼下態(tài)勢。 天下不少人以為皇嫂想做武周第二,他卻不覺得這樣,要真是如此,皇嫂現(xiàn)在就該大張旗鼓與定遠公交好,以定遠公之勢穩(wěn)定朝局,又或者扶持勢力與定遠軍相爭,左右看看似乎都不是這個意思,現(xiàn)在朝中連尚書令都與皇嫂漸行漸遠,新附庸到皇嫂身邊的韓熹等人有如瘋狗,總有一日會被人亂棍打死。 可皇嫂不想當(dāng)女帝,又想做什么呢? 滅除世家? 那也不必她動手啊,引定遠公入朝,不出一月,洛陽的世家府邸就成了墳場。 再往深了想,趙啟悠便覺得身上發(fā)冷,如果皇嫂想要將趙家殺干凈……他這被皇兄封為攝政王的就是祭刀的。 翻了個身,趙啟悠嘆了口氣。 從前他隱約知道一點政事的時候就知道阿父和七兄總是政令難出洛陽城,這浩大天下仿佛不再姓趙了,去北疆呆了大半年,趙啟悠知道是為什么了。 民心,趙家民心早失又不將百姓放在心上,便只有覆滅一途。 別說阿父和七兄了,就算高祖重生,這局面也是難解。 從小到大,趙啟悠總是被關(guān)著,要么關(guān)在宮里,要么關(guān)在王府,只有去北疆的時候是自在的。 回了洛陽,當(dāng)了攝政王,他還是覺得趙家在他死后再失天下比較好。 他不想當(dāng)亡國攝政王。 可這一步太難了,最好的法子就是他在亡國之前自盡。 唉。 趙啟悠又翻了個身,從榻上下來,抬腳走到了側(cè)院,側(cè)院里是他養(yǎng)的戲班子,他左右看看,提不起神似的說: “我累了,找窈娘子給我彈琴?!?/br> 班主立刻安排下去,趙啟悠回了主院,不一會兒一個戴著面紗的女子抱著琴走了進來,對趙啟悠行了一禮。 趙啟悠擺擺手,那女子將琴放在了趙啟悠面前。 手指一撥,趙啟悠開始彈琴,他母妃說是個宮婢,其實是教坊司的罪人之女,從前母妃還活著的時候就教趙啟悠彈琴,母妃死了之后也沒有人知道他有這本事了。 “你在我這也住了三年了,我想把你送走?!?/br> 那女子連連搖頭。 趙啟悠笑了一聲:“我是告訴你,不是與你商量?!?/br> 《鳳求凰》流淌在指尖,趙啟悠輕聲說:“你有這般長相,在洛陽只有一死,離開洛陽之后往北去,才有你的活路?!?/br> 女子還是搖頭。 “你可別賴在我這,姓趙的對你來說沒個好人,你今年也快三十了,找個真正安定之處過自己的日子不好么?” 說完,趙啟悠閉上眼睛彈奏《鳳求凰》。 一曲終了,他睜開眼睛,就見自己朝思暮想的人正在眼前。 他愣了一下,面色冷了下來: “我不想看你的臉?!?/br> 女子跪在地上連著磕了十幾個頭,趙啟悠站起來扶住了她,少見地疾言厲色: “你知道你在我們父子三人眼中到底是什么,就別拿這張臉跪求我,我那七哥好這個,我可不是?!?/br> 眼淚從女子的眼中流了出來,趙啟悠連忙側(cè)過頭去不再看。 他心中知道,這女子從十五歲被關(guān)在宮里的山齋院,就算別人當(dāng)她是替身,她終究不是罪人。 可見這女子用一張與衛(wèi)薔相像的臉又哭又求,趙啟悠忍不住怒從心起。 他覺得自己的七個趙啟恩實在令人作嘔,心中想要一只鷹,就把一只鴿子折去翅膀作家雞,父皇所想雖然下作還有幾分謀算在其中,趙啟恩他又算個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