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書迷正在閱讀:開更、報告盛爺,夫人每天都在裝乖巧、神級系統(tǒng):我是反派大BOSS、女配靠綜藝炸了女主魚塘、皈依、你比蜜甜、奶味的她甜度滿分、輕點疼輕輕、被迫見鬼后我成了玄學大佬、都市圣手神醫(yī)
所以,她什么也沒有準備好。 周妙宛下意識去摸馬鞍旁的搭褳, 想翻翻看里面有沒有得用的家伙。 剛一探手, 她便愣住了。 頭道牛皮做的搭褳鼓鼓囊囊的,塞滿了各種出行用得上的東西。 數(shù)張路引、不同票號的銀票、散碎銀兩…… 還有一對金鑲玉的長命鎖。 陽光從樹影間滑落,料子溫潤的玉被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 周妙宛拿起這對長命鎖, 瘦削的手指微顫,情不自禁地順著玉的紋理一路摩挲。 貍貓換太子,李文演都知道了。 不過,他應該只知道她將親生的孩子偷偷交予太后送出宮, 卻并不知道這個孩子是男是女。 所以這長命鎖, 一只如意菡萏,一只麒麟獻寶。 他是在默許她將親生的孩子帶走嗎? 周妙宛注視著掌心做工精巧的暖玉, 長嘆一口氣。 她已經(jīng)想不明白,這個男人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也不懂為什么看穿了她的把戲還要放她走。 但她很累,已經(jīng)不想再與李文演有任何的牽扯。 按理說,她硬下心,把這對長命鎖丟掉最好。 糾結片刻后,周妙宛沒丟,而是把它們裹好,塞到了搭褳最底下。 這對長命鎖無關她同李文演的糾葛,只是他作為父親對孩子的一份期待罷了。 她不會給她的孩子佩上。 但這份真摯的感情,無論如何來說,也是值得珍惜的,不必踐踏。 —— 周妙宛沒有放下警惕。 回宮前,太后似乎做了些不大不小的生意,手下頗有些人堪用。 周妙宛一路緊趕慢趕,藏身在她早先安排好的一處暗樁里。 她沒有打算一走了之,混淆皇室血脈是大事,此番被李文演識破,周妙宛擔心他只打算輕縱她,其他人會受到牽連。 周妙宛知道自己是自私的。 凝風分明已經(jīng)過上了平順的日子,她卻還是利用她已經(jīng)成婚,方便在宮內(nèi)外行走來布置她脫身后的安排。 還有鄭嬤嬤,年事已高,她丈夫早亡,本也在養(yǎng)子的侍候下過著安生日子,卻為了她豁出性命,替她做這種偷龍轉鳳之事。 可真的敗露,周妙宛做不出自己茍活,讓她們奉獻的事情來。 所以她窩在京西一處偏僻的民宅中,一面養(yǎng)身體,一面探聽著市集間流傳的宮闈傳聞,預備著萬一有變,就拿自己的腦袋去換她們。 等了數(shù)日,她沒有聽到什么宮中驚變的事宜,只聽聞了自己的死訊。 皇后難產(chǎn)崩逝,留有一子。帝哀慟,親扶靈守喪,罷朝三日,百官服孝,舉國上下禁娛三月。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宮女如約來民居找到了周妙宛。 她是太后的心腹,周妙宛是見過的。 宮女說:“您放心,太后已將孩子安全護送出城了,您按先前的計劃北上即可?!?/br> 周妙宛點頭,復又問她:“最近宮中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未曾,”宮女答:“皇上很是悲痛,如今幾乎日日留在空置的坤寧宮中,原先在坤寧宮中的宮人,皇上全都放出去了?!?/br> 周妙宛一愣。 全放出去了? 她隱隱覺得是李文演猜到了自己會放心不下,才刻意這般去做,但還是有些不放心,追問道:“我從前的那兩個貼身宮女,還有鄭嬤嬤,可都出宮了?” 宮女點點頭,答道:“是的。太后娘娘知曉您掛心,對她們亦是多加照拂?!?/br> 周妙宛這才稍稍安下心來,她說:“有牢太后了。對了,這有一只長命鎖,你回去后一定要拿與太后一觀,就說是皇帝留給我的。” 不用多言,太后會明白她的意思的。 算做她小小的提醒。 至于日后他們母子之間的斗法,便同她無關了。 這位宮女很有身為心腹的自覺,只聽命做事,旁的一句也不過問。 她點點頭,把麒麟獻寶的長命鎖收入懷中,隨后福了福身便走了。 她走后,周妙宛也沒有在此久留。 稍事休息后,便出發(fā)了。 她怪想自己的女兒的。 那么小小的一團,一出生就咧著嘴朝她笑。 她這個娘,只和她見過這一面。 只是獨自帶著孩子跑路實在是不方便,是以周妙宛不得不和孩子兵分兩路。 周妙宛常出入乾清殿,李文演并不設防,她一來二去,將胤朝的輿圖記在了心里。 北上的路線,她早就精心設計好了。 到這一步,周妙宛也并不信任李文演,擔心他又是在玩什么欲擒故縱的把戲,所以沒有用他準備的路引和銀票。 路引會暴露身份和路徑,銀票上亦有各票號自己的標注。 這些東西她自己早有準備,她只在先前還未到落腳處時,用了些碎銀當作盤纏。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她把自己當作是鐵打的,一路北上。 冬至那天,周妙宛終于見到了女兒的第二面。 太后的人只負責將孩子送出京城,護送小小嬰孩趕來同周妙宛碰頭的,是譚世白。 冷天里,他自己穿得單薄,鼻尖都是通紅的,但卻給孩子的襁褓裹得里三層外三層,毛絨絨的,遠看就像抱了個球。 周妙宛一時失語,有些顫抖地從譚世白手中接過了她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