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笨蛋!一切都是經(jīng)濟!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BOSS飼養(yǎng)手冊[西幻]、洪荒:別演了,你就是大佬!、「修真」師弟他是龍傲天、末世費洛蒙(NPH)、神棍開道觀日常[玄學(xué)]、十年滄海入夢來、隔墻有耳、拿錯清冷仙君劇本的我、魂極破天、惡劣惡作?。∟PH)
賈謐雙手一擊,“好!既然諸君都已經(jīng)展才了,那,咱們就來品論高下罷!” 潘岳搖一搖頭,笑道,“我是有些為難,《水檻遣心》和……哦,云鶴,第一首大作的題目,是什么呀?” “這……就叫《登池上樓》罷!” “好!”潘岳說道,“我是說,《水檻遣心》和《登池上樓》孰高孰低,實難抉擇呀!” 看向賈謐,“明公以為呢?” “這……”賈謐沉吟片刻,“并居第一品,如何?” 潘岳還沒說話,陸機先喝聲彩,“好!” 于是,第一品、第二品無異議: 第一品:《登池上樓》、《水檻遣心》。 第二品:左思的《招隱》。 第三品誰屬,起了一番爭執(zhí),有人喜歡劉琨的《胡姬年十五》,有人喜歡陸云的《悠悠君行邁》,相持不下。 潘岳和稀泥,提議再來一個“并居”,賈謐拍板通過,結(jié)果兩邊的支持者都不甚以為然。 只評一、二、三品,陸機的詩,未入前三品。 今日之雅集,算是十分盡興,之后,便驅(qū)車入園,大開筵席。 集散之后、登車之前,何天同其余諸賢一一見禮,這個程序很繁瑣,但不能省。 同左思見禮的時候,何天多嘴問了一句:您的《三都賦》脫稿了沒有呀?左思很是一愣,你咋知道我寫《三都賦》?不過這也不是啥秘密,老老實實答道,“堪堪脫稿,還需琢磨?!北緛砗翁煸僬f句“亟待拜讀”一類的客氣話,就算應(yīng)酬過了,但左思突然福至心靈,“云鶴,你我一見如故,拜托大筆,替拙作作序,可好?” 何天大大一怔,心說老子就會背詩,奏疏勉強寫得,信件勉強寫得,但要老子正兒八經(jīng)的作文章,那不是露老子的怯嗎? 再者說了,誰同你“一見如故”? 特么的,出來逛個水,逛出恁多麻煩事來! 正想推脫,心中一動:“洛陽紙貴”呀! 說不定,自己作這個序,也能從中撈到點啥好處呢? 于是慨然應(yīng)允。 同王氏兄弟見禮,本來,何天是有心接納的,但王敦的態(tài)度,不冷不熱、不陰不陽,何天心中有氣,暗道,你拉不出來那啥,就把蹲茅坑的都怪上了?老子既穿過來了,就輪不到你像原時空那樣瞎折騰!小樣,咱走著瞧! 王導(dǎo)對何天,倒是執(zhí)后輩禮,認認真真的長揖到地。 一切程序都走過了,賈謐乃邀何天同車。 何天本以為,雅集之所,既已是金谷園之“外圍”了,則入金谷園,安步當(dāng)車可也,坐車,不過是貴人做派而已;但事實上,雖不過半里地后,即入金谷園,但接下來,車子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真正到達大擺筵席的正堂主廳! 這個金谷園占地之廣,遠遠超出了何天的預(yù)料,粗粗估計,其方圓,往少里說,也有六、七十里上下罷! 何天本以為,這是一個園林,事實上,這是一個莊園,或曰,園林化莊園。 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園林化莊園。 給何天印象最深之?dāng)?shù)者,首先是園中大片大片以果樹為主的經(jīng)濟作物。 每一種果樹,都獨自成林,車行其中,一眼望不到邊。 別的果林也罷了,其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燦若云霞,何天恍惚回到了二十一世紀(jì)某個著名“農(nóng)家樂風(fēng)”的景點。 果林之外,還有竹林,茂林成海,也是一眼望不到邊。 何天感慨,三世紀(jì)的氣候水土,同二十一世紀(jì)還真是不一樣呀!二十一世紀(jì)的洛陽,怎可能見到這般竹海? 這不僅僅是景觀,竹子是重要建筑材料,筍是重要食材。 竹林之外,還有藥圃。 單個藥圃并不大,但勝在數(shù)量多呀,大約是一個藥圃只種一種藥材,一個個藥圃都用籬笆圍了起來,連成一片,同樣是一眼望不到邊! 其次,園內(nèi)水網(wǎng)縱橫,宛若江南景象。 水網(wǎng)由天然溪流和人工水渠共同構(gòu)成,不論溪流還是水渠,幾乎都可行船。 有水網(wǎng)就有池塘,有的池塘種藕,有的池塘——哈,養(yǎng)魚! 這真是出乎何天意料了! 他原本以為,此時代,長江以北,漁獲主要來自于捕撈呢! 這一帶,或者說,此時代之“這一帶”,水資源確實比較豐富,北有黃河,南有洛水,伊水、谷水穿行其間,金谷澗水量豐沛,主人家因山形、就水勢,引水入園,挖湖開塘,乃將一塊伊洛之地打造成了正經(jīng)的魚米之鄉(xiāng)! 哦,“魚米之鄉(xiāng)”之“米”或可議——金谷園內(nèi)只種經(jīng)濟作物,不種糧食。 但是,園內(nèi)有一樣物事,卻同“米”密切相關(guān)。 水碓。 也即水力舂米機。 此時代,最先進、最重要的生產(chǎn)工具之一。 車行途中,何天見過不止一“區(qū)”的水碓。 所謂一“區(qū)”,即一個水碓坊,坊中安置多具水碓,同時運作。 何天試探著問賈謐,明公曉不曉得,此園中,攏共有幾區(qū)水碓?。?/br> 賈謐回答,我倒是也問過石季倫,他不大肯跟我說準(zhǔn)確數(shù)字,總在三十至四十之間罷! 何天大吃一驚! 這樣的水碓,有三、五區(qū),已足以傲人——多少王公親貴所有,亦不過此數(shù),石崇居然?! 我去! 何天的訝色,沒有逃過賈謐的眼睛,乃笑道,“難怪你吃驚!石季倫治生的本事,確實是本朝一人,不服不行呀!” 如此之多的水碓,要處理多少谷米? 很顯然,金谷園之外,石崇還另有大片種植糧食的莊田,甚至,他還會收購別家的糧獲,金谷園,是他的一個“糧食加工基地”。 如此巨量的糧食,自家自然是吃不完的,其中絕大部分,都要在市場上發(fā)售,則石崇還必定另有糧店一類的產(chǎn)業(yè)。 即是說,他還是個大糧商。 以其糧食加工能力推斷,其對市場的供應(yīng),是足以影響洛陽糧價高低的! 園內(nèi)亭臺樓榭,錯落分布,亦頗可觀,但這些,已非何天注意力所在了,他的心思,已皆在“經(jīng)濟”二字了。 驚嘆于石崇之“治生”,對東漢已降發(fā)展起來的莊園經(jīng)濟,何天算是有了最直觀的理解,心中大為感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