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炮灰替身不想轉(zhuǎn)正[穿書]、反派美顏盛世[快穿]、病弱男配被邪祟纏上了、穿書后我靠陰陽風(fēng)水把閻王掰彎了[娛樂圈]、【西幻】棕櫚葉、道友,請停止散發(fā)香氣、返回2006
但統(tǒng)治者只看結(jié)果。 原本有兵部尚書王奎、戶部尚書顧謙、還有呂朔一同參與機務(wù),不過顧謙老了,王奎又和王振有親,于是慶帝遇事只召呂朔。 呂朔之前就已經(jīng)買通皇帝近侍,并指使邊將陷害王振掩敗不報,克扣軍餉,中飽私囊,尚書令崔源狼狽為jian。 當著慶帝的面,呂朔則提醒慶帝,王振此次要奪回河套,是為了兵權(quán)。 此事并非先例,前朝亂象,正是因為藩鎮(zhèn)擁兵自重,其中也有世家的手筆。 慶帝本就多疑,頓時疑心是不是近些年對世家打壓過重,使其有了不臣之心。 當自己的政權(quán)受到威脅,那么邊境已不是最首要的事情了。 何況慶帝本就沒有那么大的決心要收復(fù)邊境,眼看著國庫一日比一日縮水,但卻沒個最終的捷報,慶帝坐不住了。 半年前,在呂朔的精心策劃下,慶帝終于發(fā)作,責(zé)令河套為何久攻不下?如今生靈荼毒由誰能擔得起這樣的責(zé)任? 慶帝這雷霆之怒,太過突然,百官根本就沒有準備,接著呂朔又拿出許多證據(jù),此時遠在河套的王振也已經(jīng)被捕下獄。 尚書令崔源倉促間只能棄車保帥,而六部中有四部都是他的人,除開刑部不涉事外,戶部、兵部都至關(guān)重要,唯有工部向來在六部墊底。 工部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guān),同時也負責(zé)軍工器械等軍備,所以最后只能推到工部的頭上。 接著慶帝下令讓呂朔將工部尚書抄家,不料這一抄便抄出了三百萬的白銀,這些白銀大部分入了國庫,小部分入了慶帝的私庫。 之后收復(fù)河套的事情也不了了之,王振落獄,王奎罰俸一年,尚書令崔源主動請離了數(shù)次,慶帝一開始不批復(fù),最后才同意。 而崔源這么一走,也算一步上棋,他的長子崔陸從太常少卿如今成了太常寺卿,為正三品官職。崔陽從御史中丞變?yōu)橛勾蠓颍瑸檎贰?/br> 不過世家的威望依舊大受打擊,呂朔的榮寵卻無以復(fù)加,雖說慶帝將尚書令這一職位空置,但給了呂朔三公之一太傅一職,即便到了今朝,太傅只是一個虛職,并沒有教導(dǎo)太子的實際責(zé)任。 這一年,慶帝已經(jīng)五十四歲了,在民間,大多數(shù)的人都活不到這個年紀,就是有,也該是頤享天年的時候了。 慶帝也想過奢靡懶散的生活,但總有人要打擾他,他于是使用各種辦法將權(quán)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如今總算有了一些結(jié)果。 不過朝中仍然風(fēng)起云涌,因此慶帝偶爾振作,在棋盤上博弈,玩弄自己的權(quán)力,但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感到厭倦。 而呂朔是最好用的一把刀,于是慶帝的大部分權(quán)柄旁落到了呂朔手里。 當然慶帝還沒到糊涂的年紀,他知道呂朔也是一把雙刃劍,一不小心還會劃傷自己,所以慶帝時不時會敲打一下呂朔,同時呂朔也不會受到他任何一個兒子的親近。 說起自己的繼承人,慶帝有些心灰意冷,太子邵安今年二十六歲了,但無論是能力和性格都不得慶帝喜愛,而且竟然還因為打壓世家的事情和自己的父皇有了隔閡! 三皇子邵禎本來最為慶帝鐘愛,慶帝也對他寄予著厚望,誰知道這些年來,他的表現(xiàn)都不盡如人意,慶帝對他私下里使的手段看在眼里,心中的失望又多了一層。 慶帝只好將注意力放在其他皇子的身上,但一直沒有找到更為上佳的候選人,不過慶帝也沒那么著急,他覺得自己依舊富有活力,畢竟他最小的兒子八皇子兩年前剛剛出生。 讓慶帝驚喜的是,八皇子邵元伴有祥瑞之兆,已升為貴君的衛(wèi)卿童懷孕的時候,夢見了紅日落在他的床上,司禮監(jiān)說這是大吉的象征。 * 謝舒收到詔書后,即日就要啟程,得知謝河督要走,百姓蜂擁而來,轉(zhuǎn)眼擠滿江浦城邊的堤岸。 不再受洪水蔓延的河岸已長出青青綠草,柳絲舒卷飄忽,桃花笑臉相迎。 紅翠間錯,燦爛如錦。 親自來送別謝舒的不僅有江浦城中的各位官員,還有萬林明父子。 萬林明含笑稽首道:“下官今日和謝大人一別,又不知何日再見了?!?/br> 今年的吏部考核,萬林明因政績出色升任江南省太守,而太守是正三品官職,所以萬林明在謝舒面前口稱下官是十分妥當?shù)摹?/br> 謝舒微微一笑,和萬林明又敘了一會兒話。 兩年前,虞楚息的父親虞萬里病故,謝舒當時忙于治河,抽不開身,不能陪虞楚息一起回金陵,于是謝舒寫信托萬林明照顧虞家。 萬林明在此事上盡心盡力,謝舒也記在心里。 此時萬林明遺憾自己沒能早幾天趕來,見謝舒已準備好即將啟程,萬林明忙瞪自己兒子一眼,接著開口道:“謝大人,下官這不成器的孩子今后就多加勞煩了,還不快謝過大人?” 謝舒含笑不語,搖頭以示不必虛禮。 原來前些日子,萬林明便說了此事,想讓萬天云跟在謝舒身邊。 謝舒自無不可,他如今身邊本就缺人,萬天云曾經(jīng)在金陵文社的時候,便為他做過事。 萬天云無奈極了,他都是結(jié)婚成家的人了,父親在謝舒面前還是不給他面子。 當然萬天云如今對謝舒是口服心服,也自愿跟著謝舒去京中,他讀書不行,父親給他捐了一個同知替補,但大丈夫志在千里,他又怎么甘心做別人眼中的虎父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