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至高無上、天師他只想發(fā)財、養(yǎng)大小皇帝后他總想娶我、離婚后與前夫重生回高中、聲聲蝕骨、我在宅斗文里修仙、息蘭木骨、我后臺祖龍,粉我!、聽說你被鬼壓床、炮灰不想死(快穿)
臨近門檻處,陸不洵不偏不倚,人往陸允璉那方向一偏,抬腳踩在陸允璉的腳踝上,趁機先沖了進(jìn)去,這一進(jìn)去便覺不對,奇怪道:“不對,這哪里是死人?” 陸允璉正氣得要舉刀,聽到這話暫且放下,立刻也知曉陸不洵的意思。 修道之人,耳目聰慧,他們?nèi)缃窠咏@軀體,立即察覺這謝正才的“尸身”,雖氣息微弱,胸口還微微起伏,尚會喘氣。 這人其實未死,只是靈識不通。 所謂靈識者,無非人之三魂七魄。 尋常人的三魂七魄有失、有損,可致靈識不通,口不能言,目不能視,身不可行,平常人看來只覺得看上去正如生了病一般。 普通病痛在于rou身,不過找尋常醫(yī)生,吃藥調(diào)理;靈識不通卻與其不同,譬如這謝正才,rou身雖有些修為,卻又實在不濟;目前只有一息尚存,若找不回他的靈識,也不知道能挨到哪一日,可說得上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安靜躺著等死罷了。 無人回答,陸允璉回頭一看,謝英也就罷了,那謝箐箐,竟還站在門邊,躊躇著不肯入內(nèi)。 陸允璉面色一沉,冷聲道:“謝師叔,這是你親父,又不是什么邪障,你也這樣怕?”這所謂父女天倫,也不過如此。 謝箐箐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道:“兩位師侄,那、那個、家、家父的、的頭——” 陸不洵與陸允璉扭頭回望。 “啊——” 不知何故,謝正才脖子上貼滿的符箓脫落開來,那眼珠子猛然一轉(zhuǎn),頭一動,竟然骨碌碌地滾開了。 饒是兩位得意少年,也嚇了一跳尖叫出聲,忙不迭向后一退。 二人對望一眼,慌忙站了身形,這才明白原來謝正才的腦袋和身體實則已分了家。不止如此,這人還在喘著氣,腦袋和脖頸處沒有傷口,也沒有血rou模糊,竟就像個面人似地,被輕易地拆離了頭與身。 此事謝箐箐在信中只字未提,自己心里卻明白,難怪方才不肯接近。 二人聽謝英道:“陸少主,陸公子,那夜里我們聽到老爺發(fā)狂尖叫,沖進(jìn)來一看,他的身子倒在地上,頭就在這屋里飛來飛去,一會撞到墻上,一會撞到地上,又是哭,又是叫的,鬧了不知道多久,最后終于消停了,就變成了這樣?!闭f著,指了指謝正才的尸身。 又小聲道:“門人們都說是惡鬼來害人?!?/br> 陸允璉道:“惡鬼?” 此時謝箐箐哭道:“不錯!就是惡鬼!” 陸不洵略一沉吟,問道:“謝師叔說惡鬼,可知道那惡鬼的模樣?” 謝箐箐囁嚅道:“我沒有看見那惡鬼的模樣,那惡鬼應(yīng)該大概是附在什么東西身上……可是我們沒見著!只看到那東西動作很快,是個油光水滑的畜生?!?/br> 謝英也插嘴道:“沒錯,那夜我們雖沒看清,但外面正巧有更夫經(jīng)過,據(jù)他所言,有只橘貓?zhí)诉M(jìn)來;但是我們長樂門素來有鋪張法陣護院——” 說著,他又露出苦笑,低聲說與陸不洵:“兩位貴客大約也知曉我們長樂門這新仙府建于林氏舊地,是安寧城中至靈至福所在,那貓莫管是妖魔所化,又或是修煉成精,是斷不能到我們院中來的;所以我們大小姐認(rèn)為,可能是有極厲害的惡鬼闖入生事?!?/br> 陸允璉嗤笑了一聲,根本不愿意搭理這番說辭,而陸不洵也無奈,道:“不可能?!?/br> “你憑什么——” “你們見過惡鬼生事,有這么整潔干凈的?” 陸不洵還未說話,就見陸允璉發(fā)難,打斷謝箐箐的說話。 “謝師叔,你可曾升山進(jìn)修?可曾真見過惡鬼?不對,我該問你一句你可知道什么叫惡鬼?生前含冤,死后化鬼,性兇,喜殺戮,食人魂魄還不足,更要生啖人rou。若真是惡鬼,你還能站在這?這撐死了就是個兇!” 所謂兇,即兇鬼,其實也與惡鬼差不多,只不過兇鬼雖害人,卻不吃人rou,現(xiàn)場比較干凈整潔,不至于血rou模糊令人作嘔。 聽得陸允璉此言,那謝箐箐是又愧又惱。 愧的是她確實學(xué)藝不精;惱的是那所謂升山求學(xué),學(xué)宮拜謁,她是沒有資格的,陸允璉這樣說話,正是當(dāng)眾給她沒臉。 數(shù)百年前,諸仙門大家的先祖,皆仁和親睦,休戚是同;并無定期,偶動心意,便于自家仙府廣邀名仕,開壇講學(xué),點撥年輕有為的修道者。 而其中最有名的,不是安寧林氏或平陽季氏,也不是虞城陸氏,而是那八大仙門之一晉臨孟氏。 孟氏仙府之主,世代得|開|天|目,可覷紅塵;那開壇講學(xué)也有講究,其先祖道欲修仙道,先為人杰,門下弟子先習(xí)六藝,后習(xí)道法;故而時間也最長,跨一年冬春二季,取冬藏春生之意,三年方成一期。 又因孟氏仙府坐落于晉臨城一處靈脈充沛的青山之上,又在仙府之旁設(shè)學(xué)宮,其名曰“小瑯?gòu)帧?;久而久之,仙門之人便以“升山”代指前往孟氏仙門進(jìn)修。 這升山不止有益自身修為,亦代表著前途無量的榮耀。彼時各仙門和睦親善,諸位大家論起此事,道是斬妖除魔,衛(wèi)道自然,得大成者皆以天下蒼生為重,又何必分什么孟氏與他人?故而正道仙門中的杰出弟子,經(jīng)其仙門門主舉薦,投遞拜帖,便可前來升山。 饒是如此,也不是各個仙門都有資格舉薦人才,比如像長樂門這種,曾名不見經(jīng)傳的暴發(fā)戶,又加之天資平常的,就絕無可能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