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各自腦補(上)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老攻是國家分配的[星際]、協(xié)議結婚后我離不掉了、萬人嫌真少爺馬甲掉光了、懷了無情道徒弟的崽、特種兵:開局簽到漫威系統(tǒng)、整個師門都跪求我原諒
當天下朝,所有大臣的腦子都是暈乎乎的,畢竟劉協(xié)給出來的這所謂的公私合營之法,領先了這個時代真的太多太多,受限于見識的限制,群臣這會兒其實都已經(jīng)有點懵了,一時半刻的又哪里想得出來利與弊呢?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天子改良之后的鹽鐵合營之策,相比于漢武時期的鹽鐵專營之策,確確實實要好得多,對民間其實也寬仁了不少。 屁股決定腦袋,代表了豪強利益的部分儒家群體,對此策肯定還會是反對的,但他們的反對事實上卻也是沒什么用的。 畢竟以當今天子之威望,境內(nèi)大一點的豪強不是被收編成了勛貴就是被分了田地進行屯民屯兵,亦或者干脆就是已經(jīng)被殺得差不多了,誰又敢呲牙呢? 說白了今天這場鹽鐵會議天子原本就是可以不開,就是可以乾綱獨斷的。 何況這政策因為超越時代實在太多,想反對也真不容易,即使是曹cao,想來想去,也終究只想得出天子恐怖如斯四個字。 這樣的國本之策,怎么看,也不像是天子一兩天就能做出來的,這應該是已經(jīng)籌劃很久了吧? 恐怕是當初定下徙陵之策的時候就已經(jīng)定下來了啊。 不過這滿朝的文武對于這條政策本身的理解雖然并不如何透徹,也沒人想得明白這樣的經(jīng)濟政策會導致民間經(jīng)濟社會變得如何,但這卻并不妨礙他們對這些政策本身意義之外的權謀之術的理解。 畢竟搞經(jīng)濟,古人擅長的少,四百年大漢也就出了一個桑弘羊,但是搞權謀之術,這幫人扔到現(xiàn)代也照樣都是頂尖人才。 于是一宿,就一宿,不管是曹cao還是荀彧,劉備還是楊彪,甭管是哪個陣營的,都從劉協(xié)的這些政策中誤出了一筐的深意。 先來看二荀這邊。 “什么?文若,你要辭職?” 荀彧聞言很痛快地點了下頭道:“白天時沒聽天子說么,鹽鐵專營之事,由尚書臺之中令設一個部門進行管理,你說,天子為什么不將權責歸于少府呢?少府現(xiàn)在可是已經(jīng)徹底的名存實亡了啊,總不可能,天子是壓根就不知道少府的權責范圍吧?” 荀悅聞言,也跟著嘆息道:“確實如此,其實按說,尚書臺應該是少府之下的衙門才是,但現(xiàn)在看來,自從文若你當了這尚書令,天子親政之后,這尚書臺的權力卻是越來越大了。” “是啊,尚書臺的權責越來越大了啊,大得我這個尚書令都覺得燙手了啊。” “可是……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家一門兩相,確實是太夸張了,但是就算是要辭,也應該是我來辭啊,文若你才是咱們荀家,甚至咱們所有潁川人的頂梁柱啊。” “頂,不,住啊!”說著,荀彧苦笑了起來,卻是突然變得頗為暴躁。 “我荀彧從來就沒想過攬權,我壓根就不想當權臣啊,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我這手里的權力莫名其妙的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現(xiàn)在都快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魏公的手中也就是仗著還有軍隊和舊部,不然,他都沒我的權力大了啊!” “我這手里的權力都已經(jīng)這么大了,你現(xiàn)在還當了中書令,咱們哥倆一個管著決策一個管著執(zhí)行,天下事都快讓咱們倆說了算了,天子這是念著舊情,不好意思直說,難道他今天暗示的還不夠明顯么?現(xiàn)在這尚書臺,這尚書令,真的還是人臣能夠染指的么?” 見荀悅似乎還是有些不忿,荀彧不由安慰道:“你知道我的,這個職位于我而言,早已不再是榮耀,而是沉重的負擔,早點卸任,我還能多活兩年?!?/br> “再者,我退下來,你才更好上去,天子將北宮修建得那么大,必然是要事歸北宮的,中書臺,按說應該是要建在北宮的吧,天子還沒給新皇宮的具體規(guī)劃圖么?” “還沒呢,劉尚書催了幾次,天子卻一直始終不肯答復,說是還沒想好?!?/br> “怎么可能沒想好?眼下這新皇宮眼瞅著就要破土動工了,不,是地基已經(jīng)都在挖了,天下人都知道天子深謀遠慮,如此重大的工程,怕是至少幾個月以前就有成圖了吧?” “那天子這是……” “天子就是在等我辭職啊!中書臺以后肯定是要設在北宮的,我不走,不但你上不去,天子本人也是為難。他現(xiàn)在這是不好意思讓我走,我要是不懂事兒,他就該想辦法逼我走了??!” 荀悅再次皺眉道:“那,你辭職之后,中書令一職還有誰能擔任?” “沒人能當,尚書令的權責現(xiàn)在已經(jīng)太大了,即使是有錄尚書事的制約也不行,況且現(xiàn)在這錄尚書事越來越多,已經(jīng)越來越形同虛設了,要我看,天子分明是有意擴大尚書臺的權責,而后罷黜尚書令,從此以后,尚書臺內(nèi)幾個尚書共同議事,如果……朝中真的還有人能當尚書令,可能就是太子了吧?!?/br> 荀悅聞言卻是哭笑不得。 太子今年才一歲啊,這不是扯犢子么。 說是有,實際上這個尚書令也就等同于無了,而至于更加尊貴的錄尚書事,也就更趨向于一個榮譽稱號了。 “那兄長今后打算干什么?難道就此功成身退,回家中含飴弄孫么?” “我倒是想,不過,天子明顯是早就給我準備好了去處啊?!?/br> “哦?” “辭了官職,我依然還是列侯,如今列侯都在以封地食邑換取鹽鐵專營的股份,我又豈能例外?過幾天就要開的這個勛貴議事會議,我難道跑得了?而既然我去參加,這會,難道還能有別人來主導不成?” 荀悅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天子可真是用心良苦啊,如此,文若你雖然遠離了這朝堂上的是是非非,但地位卻依然尊崇無比,遇有大事,依然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咱們荀家,這也算是與國同休,世代顯貴了?!?/br> “是啊,天子仁德,能有今時今日之結局,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是再好不過了,而我既然做出表率,其他的功臣勛貴想必也都會懂事兒的,在勛貴院頤養(yǎng)天年吧?” 荀悅笑著道:“張楊、裴茂、段煨、王邑、于禁、趙溫,這些人肯定是要跟著你退下來的,也好把位置留給更有需要的人,甚至恐怕此時那些譙沛勛貴們,只怕是也不知有多少人暗自羨慕著呢?!?/br> 荀彧也感嘆道:“天子高明啊,要是有朝一日魏公也能退下來,那該有多好啊?!?/br> 荀悅自信地道:“以天子之明,之仁,我相信一定早晚都會有這樣一天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