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干爹靠近,麥穗朝他大揮手,小熊也站起來,學(xué)著麥穗的樣子揮手。 嚇得后面兩匹馬掉頭就要跑,干爹騎的是跟了她們一路的老馬,此刻內(nèi)心毫無波瀾的靠近,然后停下。 順便嘲笑了后面兩匹馬,慫樣。 這個大夫看到熊嚇得不行,干爹安撫他,“朱大夫莫驚,這熊是我閨女訓(xùn)化的不會傷人?!?/br> 干爹一再保證,這朱大夫才敢從馬上下來,這時候后面的兩個官兵強硬的勒著韁繩讓想逃跑的馬匹過來。 麥穗朝小熊揮揮手,你先一邊兒要去。 小熊:好咧主人,我一邊兒涼快去了,說著就跑開,那肥肥的屁股隨著跑動rou一晃一晃的。 幾日沒見,麥穗脫口而出就是一句:“粒兒和小谷好嘛?大家怎么樣?” 干爹喘了兩口氣,先給麥穗介紹,“這是朱大夫,你們最近可有什么狀況,一定仔細同他講?!?/br> 麥穗目光移向這個中年大夫,點點頭。 朱大夫看著麥穗臉上帶的口罩,眼里突然多了許多亮點,“這面巾做得不錯,能更好的防止瘟疫傳染。” “等下教朱大夫做。”麥穗現(xiàn)在沒心情同他談?wù)摽谡值氖?,還不等他開口,就一五一十的開始交代起小石村的疫病情況。 “什么!?阿翠染上了???”干爹聽完,嚇得心急如焚的就往小石村里跑。 麥穗帶著朱大夫和官兵跟進去。 第142章 鄰水鎮(zhèn)疫病 “朱大夫你說的可是真的?鄰水鎮(zhèn)現(xiàn)在也有這種瘟疫?。俊?/br> 這下輪到麥穗震驚了。 朱大夫背著藥箱同麥穗一起走著,“這個病,聽幾位同行說起過,當(dāng)時他們是來小石村診斷的大夫,回去后也一直在潛心研究有沒有治愈的方子。 直到前幾日,鎮(zhèn)上突然來了一個男人求醫(yī),話還沒說完,人就倒了,開始發(fā)熱。 過了一兩天,突然多了許多人身患紅疹來醫(yī)館看病,這才意識到是小石村的人染了病跑到鎮(zhèn)上,這瘟疫就這么傳染擴散了?!?/br> “縣丞老爺對這個事很上心,因為我之前有在宮里待過一段時間,多少長了些見識,所以專門讓我來主管這個?!?/br> 聽到這句話,麥穗放心了不少。 “這個瘟疫傳染性極強,與先前幾位大夫診斷的有所不同,應(yīng)該是疫病變化的原因。所以這次來我不僅要溯源,還得把你們都帶到鎮(zhèn)上去統(tǒng)一集中管理,小石村太偏遠,這樣也能隨時關(guān)注病人變化,方便我們大夫救人和找尋應(yīng)對之策?!?/br> 麥穗重重的點頭,表示很贊同。 朱大夫有些欣賞的目光落在麥穗身上,“丫頭你之前可在醫(yī)館當(dāng)過學(xué)徒,或者懂一點醫(yī)理上的東西?” 麥穗腳步頓住。 朱大夫擺擺手,“不用緊張,我是覺得你這個對于瘟疫擴散的防控意識不錯,加上你跟我描述的這村子里那些人,各有什么癥狀,病情怎樣發(fā)展的,講得很有條理和邏輯性,應(yīng)該是自己思考總結(jié)過后的。” “就,瞎想的?!丙溗氩缓靡馑嫉膿蠐项^,看著面前的屋子,“朱大夫,到了?!?/br> 朱大夫和麥穗進屋,只見干爹焦急的拍著木門,干娘與干爹一門之隔,怎么都不讓干爹靠近。 “志德,我染上了瘟疫,你別靠近我,我怕傳給你。” “我才不怕,阿翠你開門,讓我看看你?!?/br> “我沒事……” “沒事那你開門,我瞧過就放心了,我把鎮(zhèn)上最好的朱大夫請回來了,你不用擔(dān)心,一定有辦法的?!?/br> 沾在身后的朱大夫被@,輕咳兩聲,“既然大夫來了,就快開門讓大夫瞧瞧吧。” 麥穗從懷里摸出兩個口罩遞給他們戴上,然后對著屋里說:“干娘,他們都戴上口罩了,放心開門吧?!?/br> 門被打開,干爹第一個沖進去,拉著干娘左看右看,看到人精神頭還不錯這一口氣才松下來讓朱大夫把脈。 朱大夫兩指按在干娘手腕上,凝神仔細感受脈搏跳動,臉上的神情還不算太難看。 “這位病人的狀況還好,內(nèi)里沒有太大的損耗?!?/br> 干爹放下心來,簡單交代幾句,麥穗又領(lǐng)著朱大夫一家一家的瞧。 最后到了葫蘆家,麥穗去敲門,里面無人應(yīng)答。 怎么回事,葫蘆他娘從不出門的,為什么沒有人回應(yīng)? 麥穗疑惑的又用力敲了敲,隔了很久還是沒人回應(yīng)。 壞了,出事了。 麥穗讓朱大夫后退一些。從一旁扛起一根廢棄已久的粗壯的原木,然后往前猛沖,在朱大夫驚訝到下巴脫臼的注視下,整個木門被撞開。 麥穗扔下原木,沉重的木頭砸在地上發(fā)出一聲「邦」的撞響。 朱大夫看了看完事拍著手的麥穗,又看著地上沉重粗大的原木和掛在門框上搖搖欲墜的木門,不由得緊張的咽了咽口水。 這個丫頭也太厲害了吧,力氣這么大! 麥穗率先沖進去,果然看見一個女人倒在了地上,滿頭的汗水,脖子上的紅疹也異常明顯。 “快,把她放到床上!”朱大夫趕緊過來想搬動身體,只見麥穗輕輕松松就抱起了昏迷的女人。 麥穗一腳踢開虛掩的門,一股潰爛的臭味穿過厚厚的口罩鉆進鼻腔里,里面有兩張老舊的木床,另一張床上已經(jīng)躺了一個人,應(yīng)該是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