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喜劫良緣,小妾別囂張、黑化男主杠上反派女配、頂級Alpha的新娘[男A女O]、寵星、失控、天路沉淵
夏和易繼續(xù)“唔唔唔”地比劃,先指了指自己的嘴,再做了個穿針引線的動作。 細(xì)嫩白凈的手腕子從袖口溜出來,在凈透的雨線前,像海浪一樣靈活游過去。 皇帝想起來了,剛才皇后又像生意人的介紹口兒一樣引薦她jiejie,他一氣之下,像八歲小子一樣威脅她,說要縫她的嘴。 想起來實在是頭疼且尷尬,他只能端著架子從一而終地冷冷道:“朕法外開恩,不縫你嘴,給朕說話。” 夏和易把罵他的話全都壓在心底,屈了屈膝,“臣女聽萬歲爺示下?!?/br> 皇帝面對她很少有和顏悅色的時候,板著臉,寒了眉,凜了嗓,居高砸了一封最后通牒下來,“朕最后問你一次,朕自請降封藩王,就藩北地,你愿不愿意隨朕去?” 一而再再而三,就是耍猴,猴兒也是會累的呀。 夏和易垂頭喪氣,肩耷拉下去,連頭頂都矮了一截,自暴自棄地,“萬歲爺,您就別再騙我了?!?/br> 一旁撐傘的陳和祥嚇得嘴唇都變白了,這姑娘得是什么樣的牛膽,才能讓她連“我”這種自稱都出來了,一時都鬧不明白是該高看她還是打死她。 瞧著萬歲爺竟然沒發(fā)火,就更古怪了。 皇帝盯著她垂下去的腦袋頂,冷笑了一下,這回確認(rèn)了,她八成是記得從前的,要不是做過幾年和他并肩的皇后,下意識覺得他們之間的距離沒有那么遙遠(yuǎn),她不可能有那么大膽子一直和他對著掐。 那就給她一顆定心丸罷。她不吃,就掰開她的嘴,硬塞也要塞進(jìn)去。 皇帝說:“朕不日將內(nèi)禪皇位,等昭告天下那日,你就信了?” 夏和易唰一下抬頭,目光……卻不是驚喜,而是無比驚悚地瞪著他,聲口都拔高尖兒了,“您光騙我還不足意,就別連帶著糊弄天下臣民了罷?這么大的事兒,您不是成了烽火戲諸侯的昏……” 她在皇帝驟然凌厲的目光中及時收住嘴,把那個昏君的“君”字咽了回去,假裝這個大逆不道的詞從未存在過,“臣女的意思是,此舉有礙您的賢名?;仡^鬧完了要解釋起來,不好看相?!?/br> 皇帝有點無可奈何了,看著她。 所以皇后不肯再信任他,也是有情可原,他上輩子裝榮康公世子,烽火點多了,再是傻得冒青煙的諸侯也不會信了,皇后如今是十年怕井繩,就連昭告天下也充當(dāng)不了她的定心丸,不管他說什么做什么,只要與他相關(guān),在她眼里就都是一場騙局。 皇帝習(xí)慣了運籌帷幄,頭一回覺得有哪件事能夠讓他感到如此無力,搖了搖頭,不再看她,朝后隨意地?fù)]了揮手,“回去罷……你回去罷……” 夏和易屈了膝,目送皇帝出了角門往前院去,耳畔還縈繞著他轉(zhuǎn)身離去之前嘆的那口氣,嘆得很是有些心力交瘁的意味。 第22章 ◎你是不是腦子不大好◎ 仁壽宮的偏殿里,幔帳垂得昏暗,藥香濃郁,太后歪在西邊的高榻上,緊閉著眼,頭上圍著厚厚的抹額。 有宮女子坐在一旁,手指一圈一圈輕輕替她揉著太陽xue。 卜嬤嬤叉著手過來,小心翼翼地低聲通傳道:“娘娘,王爺?shù)搅?在暖閣里候著哪?!?/br> 太后淺淺“哦”了聲,抬起手,卜嬤嬤趕緊上前攙起胳膊,大宮女?dāng)v起另一邊,太后撐著兩個人坐起來,眉蹙得更緊,眉心緊蹙成了一朵花,眼望著栽絨地毯沉沉嘆了口氣,“他也來了?” 卜嬤嬤伺候太后披上黃衣大衫,小心道是,“萬歲爺跪在抱廈底下,不得您召見,說是不敢進(jìn)來。” 太后抬手的動作一頓,語氣眨眼間硬起來,“讓他別跪了,再跪我也不見他?!?/br> 回望她這一輩子,蒙上蒼眷顧,出身高貴,嫁作國母,一氣兒得了一雙嫡兒子,大半輩子都能算是順風(fēng)順?biāo)?,偏這兩個兒子,讓人cao碎了心。 老二其實也不算太差,先帝爺留下的苗兒,地肥了,苗再孬也不至于孬到腳底心去,只是老三風(fēng)頭太盛,老二明明是雙伴兒里的兄長,處處被弟弟壓一頭,日子久了,心思走窄了些,先帝大喪那會兒,竟然妄圖篡改詔書,可惜是個瞻前不顧后的性子,被她及時發(fā)現(xiàn),在事態(tài)不可挽回之前著手處置了。 皇帝那會兒還沒有現(xiàn)在說一不二的雷霆手段,事情沒有鬧開,她求情了,他也就忍了,把人一貶貶到荒草不生的北地去,只當(dāng)沒有發(fā)生過。 孩子都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團(tuán)rou,太后哪能舍得放老二去那么遠(yuǎn)的地界兒吃苦,可是身在帝王之家,他又錯得厲害,她再是不忍也沒有辦法。 比起令人cao心的二哥兒,三哥兒一向是最叫人省心的一個,連幼時懵懂的年歲都比常人短,別的兄弟姐妹還在奶媽子和看媽跟前鬧著要上御花園用繃弓子打鳥窩的年紀(jì),三哥兒就板著嚴(yán)肅的小臉兒,知道身份、曉得責(zé)任,不用人催就風(fēng)雨無阻上南齋里讀書,到了放課的時辰,那些宗室子弟一窩蜂沖出門瞎玩兒,只有三哥兒回回都主動留下來,請求太傅再多講一會兒。他聰穎、克制、富有責(zé)任心,任誰見了都贊不絕口。 太后想不明白,那么早慧的一個孩子,那么讓人放心的一個孩子,怎么能乍么實的丟下一個最大的爛攤子呢? 他說的那個離奇的故事,什么輪回什么三世的,太后聽了,覺得荒謬至極。可如果故事是假的,她想不到還有什么旁的原因,能讓他荒唐得連皇帝也不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