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難嫁 第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全家都帶金手指、茶味戀愛日常、夫君你聽我解釋(重生)、師父,我偷靈草養(yǎng)你、我的五個徒弟都是戰(zhàn)神、瘋?cè)c美人、開局一筐土豆[末世]、偏她難撩、訓(xùn)徒有方、哥哥們都喜歡cao我(偽骨科)
《好女難嫁》 作者:無有竹 文案 顧玲瓏胎穿到一戶小官宦人家,父親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長,將“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作風(fēng)進(jìn)行的很到底,上孝父母,下庇兒女,中間不忘愛護妻子小妾,外面還有幾個知己好友…… 母親就是典型的封建制度下的女人,纏著三寸金蓮,低眉含胸,不通文墨,每天的事就是侍奉公婆,侍奉丈夫,教養(yǎng)子女及庶子女,以及,用自己的記帳方式打理家里上上下下一日三餐日常收支…… 同胞兄長們奉節(jié)有禮,一日三省吾身,口中常念之乎者也,與上孝,與下親,只與meimei們不相親…… 庶兄庶姐,庶弟庶妹也是很有時代特性的男孩子女孩子…… 顧玲瓏剛開始以為自己是來搞宅斗后,然后發(fā)現(xiàn),完全斗不起來……又以為自己是來提升時代進(jìn)步的,然后發(fā)現(xiàn),別說肥皂水泥了,她連門都出不了……最后,難道她只是為了嫁人的?結(jié)果……她連嫁都嫁不出去! 1. 顧家玲瓏 人生艱難如退鱗脫骨 剛?cè)胨脑?,天氣還帶了些春寒未盡,顧玲瓏和庶姐顧茹婳庶妹顧茹婉正坐小閣里做針線,家里兄弟多,仆婦們少,也使不出銀子養(yǎng)針線上的人,所以男人們的穿戴都由家里的女人們來做。 于是,從小到大只會戳兩針十字繡的顧玲瓏自從來到這兒十一年,被逼著學(xué)會了做針線,長年累月做下來,技藝已經(jīng)很純熟了。 誰能料到她堂堂顧大小姐會有這么一日呢? 往事不可追,說來都是淚,那就索性不說了,反正她都活下來了,在哪兒活,活成什么樣……完全不由她。 庶姐茹婳比她年長三歲,手上已有了力道,就把縫衣服這種輕省的活兒勻給兩個meimei,自己接過了納鞋底的重活兒,垂頭認(rèn)真的納著鞋底,手上的粗麻線抽的蹭蹭響,這聲音響的人骨頭縫兒發(fā)酸。 庶妹茹婉比她小一歲,前幾天剛掉了兩顆利齒,這段時間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完全秉承了沉默是金的警世佳句,笑的時候也是抿著小嘴兒,一笑就露出兩個梨渦,很是可愛,也很是怯生生的。 不獨庶妹一個怯生生的,家里的女人們,除了仆婦之外,都是怯生生的,時常俯首含胸,連頭都不敢抬,她祖母如今有了安人的誥命,日常行走仍然低眉順眼不疾不徐顫顫巍巍。 顧家的女眷都裹了足,玲瓏也被迫裹過,只是她那時要強,又無法改變自己生活的糟糕環(huán)境,被動的承受著一切與她的三觀和性格極不相符的各種事情,再加上腳趾被折斷引起的連續(xù)性高燒,險些就此夭折。 顧祖父與顧父思量著家里唯一的嫡女的性命,不得不妥協(xié)給她放了足,腳骨后來也沒長好,現(xiàn)在也是軟塌塌的,用手一捏就成了一道細(xì)弓,顧家祖母就沒再逼著她纏足,只給她做緊口的鞋子,讓她的腳看上去與纏過的一般無二。 因為這雙腳,顧父不得不費心思給玲瓏定了一門親。 當(dāng)時才六歲的顧玲瓏,整個人都傻掉了,覺的這多出來的一輩子簡直……還不如不多呢,活著,怎么就那么艱難呢?她可以容忍自己每天穿著小鞋,可以容忍母親可怕的育兒觀,可以容忍每天兩次給長輩們晨昏定省,可以容忍每年冬天只能吃腌菜的苦逼日子,可以容忍整日活在四四方方的宅院……但忍不了父親隨隨便便就給她定了親。 她的規(guī)劃是在顧家窩個十幾年,然后就可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她一個新世記的大好青年,怎么能像現(xiàn)在的這位母親一樣,一生都消磨在一座宅院里,來的悄無聲息,沒的也悄無聲息。 反抗的結(jié)果是,她被長輩們禁足了半年,每天不得出門,就跪在榻上揀豆子磨性子,家里人說顧玲瓏氣性太大,完全沒有女子貞順柔和的美德,須要磨一磨。她那顫顫巍巍的老祖母每天拿來半升雜豆,要她將里面的紅豆綠豆豌豆分別揀出來,跪著揀,揀完再起來。這其間,顧老安人一直在陪著她,她坐在窗邊做針線說話,玲瓏跪在一邊揀豆子。 顧家老祖父是秀才,早些年靠開私塾掙家用,等顧家大伯和顧父都考了進(jìn)士取了官職之后,他就閑賦在家,給兩個大孫子開蒙。顧伯父攜家眷到別處上任后,顧祖父又只給小兒家的幾個幼了啟蒙。顧家老祖母也不識字,她生了六個孩子,最后也只活下來了三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已嫁了人,顧玲瓏也只見過那位姑姑一面,是看著很貞順的婦人,嫁的很遠(yuǎn),多少年都回不來一次。 顧家祖母實在是個很有生活智慧的人,為人慈和,但嚴(yán)歷的時候也不手軟,就像逼著玲瓏揀豆子這種事,任憑玲瓏怎么哭鬧,她只會安撫卻絕不說不揀了這種話。 老人的生活智慧就是——女人要柔順,守拙,這樣,日子才能過下去;手腳勤快些,因為手腳勤快的人,能把日子過好;最重要一點,不能想的太多,想的多會移了性情,以后必定要吃苦。 但對當(dāng)時的玲瓏來說,無所謂吃苦不吃苦,在顧家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吃苦,這世上估計再沒有比她活的更艱難的人了。 玲瓏一直哭,哭著打翻裝豆子的小竹匾,豆子倒的滿榻都是,顧祖母也不生氣,她放下手上的針線,一顆顆將豆子揀起來放回竹匾,言語絮絮的說著許多事,都是她以前經(jīng)歷過的事和因此而累積起來的生活經(jīng)驗。 玲瓏從小就表現(xiàn)的氣性很大,帶了點桀驁,惹的顧父生了很多氣,也惹的顧母流了很多淚,在顧家,兒子是父親的責(zé)任,母親只管他們的日常三餐就行,但在如何教育上,母親完全不能插手。女兒才是母親的責(zé)任,她要教女兒禮數(shù),針線,廚事,及身為女子的本份。玲瓏那么桀驁,就是失了女子的本份,也是母親失責(zé)沒有教好她,為此,顧父難免會指責(zé)顧母,顧祖父對兒媳也有微詞,認(rèn)為她遷就女兒太過,所以才使得女兒失了該有的教養(yǎng)體統(tǒng),然后就將玲瓏的教養(yǎng)問題移給了顧祖母。 母親抱著玲瓏哭著罵“孽障,如何這般不聽訓(xùn)”,玲瓏當(dāng)時只覺得,這么憋屈的活著還不如死了,在這里,她真是一天都活不下去了…… 唉,后來到底還是活下來了,怎么想通的呢?是祖母給她講了一出小戲《追鯉》,情節(jié)不過是張生和小鯉之間的情比金堅難相守,但祖母說的并不是這個,而是關(guān)于紅鯉退鱗化身為人的事,說神仙要變成人尚要經(jīng)七災(zāi)八難,把那仙鱗仙骨一片片揭了一寸寸剔掉,舍了一身法力最后只能粗布衣衫挽了袖子洗手做羹湯,何況人呢?人沒鱗片仙骨可剔,就只能剔掉剛烈的脾性,不馴的性子,才能互相挨著的活下去…… 玲瓏又不是傻子,她怎么會不懂這個道理?只是她被上一世寵壞了而已,她又不能真的去死,她死了,家里人都會傷心,她的母親沒做過錯事,為何要承受了喪子之痛后又承受喪女之痛? 生活在這個時代,就要接受這個時代的規(guī)則,要活成人,她也必須把她那一身不合時宜的性子改了,這個過程也和拔鱗剔骨一樣,只要忍住痛苦,一切的不合時宜都會變的合時宜。 總得活吶。 揀了半年豆子,終于讓她的腦袋徹底清明了,她已經(jīng)來了這個不知名的時代,那就只能和這里的人一樣活著,那些再也摸不到邊的不實際的一系列想法,就此扔了吧。 然后跟著家里的庶母們學(xué)針線活兒,她那不知名諱不知官位幾品的父親,也有妾,兩個妾一個通房,妾都有子女,通房尚且沒有子女,不過要是生了子女,估計也能升職當(dāng)妾吧。 頭腦清明了的玲瓏以為,她又要經(jīng)歷宅斗了,畢竟她之前有個嫡出的大哥,長到五歲上就沒了,現(xiàn)在的胞兄只是二哥,而她父親還有幾個庶子,其中兩個還是庶長子庶次子,年齡比嫡子還大兩三歲。她還有庶姐庶妹,這么多庶子,嫡出就她們兄妹兩人,這家庭配置肯定不合理?。?/br> 然后暗戳戳的等著宅斗,想護著母親不受妾室們的暗算,萬事都準(zhǔn)備好了,等啊等……然后發(fā)現(xiàn),這時代根本就沒發(fā)明宅斗這個詞,她們家的整個氛圍,空前的團結(jié)和諧。 這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br> 她母親管家理事,偶爾閑下來也不能空閑著,照樣得做針線活兒。家里的庶母們簡直安份極了,壓根兒不會串門兒啊打牌啊爭權(quán)奪利這些事兒,她們大多時候都會閉門不出,在屋里做針線活兒。夏天會把針線筐搬在院里的大樹下,就著樹蔭一邊飛針走線一邊閑閑的說話,聲兒不大,還沒樹上的蟬聲大,笑也不出聲兒,都是抿著嘴笑。冬天幾個人都會躲在顧祖母那里,因為顧祖母那里炭火足,還燒著炕,暖和,去了顧祖母那里,幾個人就更安靜了,能悶不吭聲的做一整天針線活兒。家里來客,她們還要去廚房幫忙燒飯,因為顧家只雇了兩個廚娘,逢年過節(jié)的,根本忙不過來。 至于說小妾給主母打門簾端洗腳水什么的……除非那個庶母要陪主母睡覺,這些上炕前的衛(wèi)生準(zhǔn)備,總不能讓主母自己來吧,當(dāng)然,主母有丫頭使的話,這些小活兒也不用庶母干。 玲瓏的母親隔三差五的就得招那兩個妾室說話,說著說著就在一處睡了,顧父也不說什么,獨自去睡書房了…… 和諧成這樣,怎么斗? 家里大人們沒齷齪事,小孩子們關(guān)系就好,家里的庶兄嫡兄日日在一起讀書,在一個屋里睡覺,有時還會換著穿衣服鞋子,對主母也是一樣孝敬,除了在文學(xué)見解上有爭論之外,從不起爭執(zhí)。姐妹們也是,玲瓏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后,顧母和顧祖母唯恐姐妹們學(xué)了壞樣,很是小心教養(yǎng)了一段時間,確定玲瓏收了她的牛心左性后才放心讓她們親近。 祖母年紀(jì)大了,眼也花了,做針線也只管裁剪起縫,細(xì)碎的活兒都是分下去給家里其他人做的,兩個庶母就是主力,因為這個時代的布匹多是麻棉為主,不耐穿,多洗幾水就沒了型,漿起來也麻煩,再說,漿過的衣服不好穿,多漿兩次,衣裳大抵就不能穿了,只能糊了做鞋子。家里人多,尤其男子多,八個孩子的衣服鞋襪加起來可算是個大工程,只能日日不歇的做。絲稠和錦緞也有,不過以她父親的俸祿,也只夠給家里人每人做一件,日常穿著,還是以細(xì)布為主。 玲瓏以前看的什么穿越小說,說里面有什么成衣店,許多大戶人家的衣服都是由成衣店做好送來的……大概此穿越非彼穿越吧,這里大多數(shù)人家的衣服都是自家女人做的,像顧家,小有身家,家里用的布還可以買來,那些經(jīng)濟狀況不好的人家,穿衣用布只能由家里人紡織。 顧母沒時間教針線活兒,就把它放顧祖母那里,順便把兩個妾也打發(fā)在顧祖母那里陪老太太說話解悶,再順便教教玲瓏針線上的活計。 等她自己會量體裁衣納鞋底做鞋,這項技術(shù)就算成格了,至于繡花配色之類的,兩個庶母的技術(shù)也一般,只照著她們會的教,至于學(xué)的能不能青出于藍(lán),那就看個人資質(zhì)了。 家里三個女孩學(xué)的都不錯,就連最小的茹婉的針角都細(xì)密齊整,繡的花樣也中規(guī)中矩,不出挑也不落后。茹婳的針線活兒更好,她已經(jīng)能獨自做出冬天穿的棉靴了。玲瓏就間在兩人中間,唯一的難題是,她現(xiàn)在手上力氣小,用針頂不穿厚厚的鞋底,最多幫著顧祖母續(xù)補棉襖。 身為官家小娘子十一年,玲瓏還處在對這個時代兩眼一摸黑的階段,這就和顧家男人們有關(guān)系了,他們從不把外面的事帶回來說,以至于玲瓏想探消息都沒法探。 兄長們學(xué)的也是經(jīng)史子集,學(xué)室在學(xué)院,不許家里女眷進(jìn)去,更不允許家里小娘子們學(xué)文制藝,教養(yǎng)都是口頭形式,大人說的規(guī)矩,小孩子聽從就是了,最好記在心里,以后也以此來教養(yǎng)自己的后代。 玲瓏有次對顧父表示也想識字,卻被顧父訓(xùn)斥了半個時辰,話說的倒不重,但玲瓏不愛聽,表現(xiàn)的很抗拒,顧父又不能直接跟女兒生氣,就借口躲進(jìn)前院,想讓玲瓏自主放棄讀書識字的念頭。 這頓訓(xùn)斥讓玲瓏怒到差點兒開口爭辯,后來硬捏著手指忍了下來,她知道這也是一次剝鱗,要將她以為的合乎情理都放下,只能聽從顧父給她定的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