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給你一場愛戀、執(zhí)事的惡役大小姐調(diào)教紀(jì)錄、改嫁記、八號公館 (復(fù)仇 出軌)、出墻記、男主他姐重生后(GL)、撿到一只小麻雀、恨不相逢未嫁時、專屬助眠師、影帝的小哭包保鏢
聽了杜盛的話,花蔚心間越加張惶,到底還是不敢忤逆姜洵,只能神思無序地離開了。 見得姜洵臉色陰沉得像要滴出水來,杜盛撓撓頭,試探地問了聲:爺可要去待霜院? 姜洵一張臉黑如鍋鐵:多嘴,我為何要去待霜院?回玉昇居。 杜盛吶吶不敢言,呼吸都不敢大聲,生怕招了嫌棄。 正提著顆心跟在身后時,杜盛忽見原來大步行在自己跟前的主子,在玉昇居幾步之外,腳下卻硬生生止住,接著,雙拳合握、渾身緊繃地,愣是轉(zhuǎn)了個向。 杜盛摸了摸后脖子,趕忙跟了上去。 45. 倔 恨得牙癢癢 【第四十五章】 ---------- 雨已停歇。疏星孤懸, 寂月在天。 杜盛跟著姜洵,往待霜院的方向走去。 離那院門尚有一段距離時,主仆二人清清楚楚地看到, 那院墻之上, 貓著兩團(tuán)聳肩縮頸的黑影。 二人交換過眼神,皆是摒聲靜氣, 向前疾踏幾步, 往院墻之上掠去。 離得近了,他們也被發(fā)現(xiàn)了。 且,那兩名黑袍人,武功很是不俗。 兩邊人纏斗過招,足有一盞茶的時間。 見勢不敵, 黑袍人使了脫身的陰招, 紛紛揚起刺目毒粉,灑向姜洵主仆。 趁姜洵與杜盛避身之際, 兩名黑袍人迅速抽身而退。 杜盛當(dāng)即發(fā)了信號, 喚起孫程一道去追,而姜洵,則立馬掠進(jìn)了內(nèi)室。 幸好, 人安然無恙。 床榻之上, 床褥拱起的小山包中,他那小妻子正側(cè)臥著, 睡得香甜。 借著月色清暉,小女人嬌憨的睡顏撞入姜洵眼簾。 不描而黛的遠(yuǎn)山眉、小巧精致的瓊鼻,還有那兩瓣不點而朱的、此刻緊閉著的櫻唇。 那張以往只會軟聲軟氣、怯怯懦懦喚夫君的嘴、明明連唇線都圓潤的小嘴,那時,怎就變得那樣利?伶牙利嘴的小模樣倔得沒邊了, 直讓人恨得牙癢癢。 姜洵盯著榻上人,心中耿耿。 真真是個沒心肝的,前日方與他起了不快,這會兒,就睡得這樣安穩(wěn)了。 說起來,她與他,怎么幾句話間就能吵將起來了呢? 她這脾氣到底是被他慣出來的,還是本就這樣大?難不成新婚初始是有意收著、掖著,近來得了他幾分寵,便開始有恃無恐地,挑戰(zhàn)起他的底線了? 越想,姜洵心中就越不快,他伸出手,正想要把人給鬧醒,卻見小女人突然皺了皺鼻,眉間也蹙了起來。 這會兒,姜洵也想到自己這一身酒味,屬實是不好聞的。 他想了想,唯恐熏到她,還是挫敗地收回手、出了待霜院,去著人護(hù)緊這院子,同時,亦等著杜盛孫程的回返。 他倒要看看,又是誰在動手腳了。 --- 當(dāng)夜晚些時候,杜盛與孫程無功而返。而玉昇居中的燈,整個通宵未滅。 待到翌日大早,姜洵得召入宮。 一如姜洵所料,自始至終,魏修都沒有提過半句與魏言安相關(guān)的事。 子不教,父之過。 魏修若以私德敗壞為由廢了魏言安,亦等同于給他自己安了個壞名聲。試問虛偽貪名、私心如山的魏修,怎能允許有人在自己的英名之上涂黑抹跡? 而傅皇后,到底是比許昭容要更了解魏修的,她拿準(zhǔn)了魏修不會借這事發(fā)作,便強壓著讓魏言安認(rèn)了錯,亦私下哄得沛柳改了口,將她先前所說的誘.jian,改為了廝混。 須知誘.jian與廝混,兩者間的區(qū)別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對一國儲君來說,若有前者之過,那是怎么也得從東宮搬出的。 而沛柳之所以會愿意改口,則是因著傅皇后主動與她承諾,待她誕下腹中子嗣后,便迎她入東宮,做個有品階的姬妾。 沛柳聽了,自然喜不自盛。 是以,這事最終的處理結(jié)果,便是魏言安被隨便尋了個罪名,在東宮關(guān)一個月的禁閉,而那太子之位,他仍是暫且當(dāng)著。 既是絕口不提,那魏修對上姜洵,便更談不上交待不交待的了。從始至終,魏修都當(dāng)這事不曾發(fā)生似的。而他召姜洵入宮與姜洵所議的,則是長疇叩邊之事。 對魏修來說,姜洵始終是他心間的一根刺。 近來,他雖受亡兄亡嫂夢魘所擾,亦特意為此去祭奠過、向神靈禱告過,但這并不妨礙,魏修想拔掉這根刺的心。 尤其,在姜洵救過寧源百姓,又有百姓暗地傳揚,稱他才是那救萬民、拯苦厄的真龍?zhí)熳訒r,魏修更是坐臥不寧。 思來想去,魏修到底,還是不想把這顆刺,留給自己的子孫后代。 于他所慮,他若駕鶴西去,便想讓自己的后代坐這江山坐得無憂無顧,不用如他一般懸心吊膽。 是以,借病重之機,魏修急吼吼地,將姜洵召了回京。 此刻,于東華殿中,在假腥腥關(guān)懷過姜洵的傷勢,以及語贊他在寧源立下的功勞后,魏修便順勢嘆氣,提起長疇之患。 魏修嘆道:丁老將軍年歲已高,朝中素有英名的幾位武將,基本都在駐邊,剩下的,又難堪大用 許是身子虛了許多,神思有些混亂,又許是心焦所致,魏修說話很有些顛三倒四的,言語間的轉(zhuǎn)折很是生硬。寥寥幾句,他便直接轉(zhuǎn)口道:這回,洵兒你立了大功,得一眾朝臣交口稱贊。那長疇之事,有人向朕舉薦于你,言你文韜武略、智謀過人,朕便問你一句,你可愿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