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豪門二婚對照組、黑化徒弟成了師尊后、小呀么小神仙、最強(qiáng)的系統(tǒng)、[GB]驚!皇子禍國殃民是真的!、薩摩耶愛貼貼、末日求生:開局有求必應(yīng),百倍暴擊!、你男朋友蹭到我了
收拾好食盒,他凈過手折回床邊:“凌越這幾日一直陪在云安郡主身邊?!?/br> 話音落,賀知余抬眼去看李嫵。 見李嫵挑了下眉,賀知余道:“郡主和凌越的關(guān)系似乎不錯?!?/br> 吃著糖的李嫵當(dāng)自己沒有聽出他話里的意思。 想從她這里打聽李瀅溪和凌越之間的事、確認(rèn)他們兩人的關(guān)系? 想聽她親口說她同凌越本也沒什么? 哪怕是真的,她也不會說。 李嫵慢悠悠咬碎口中的蓮子糖,任由清甜的滋味在唇齒間蔓延:“韃靼那邊的情況如何?” “抓到了一些人?!?/br> 賀知余回答李嫵的問題,“不過他們尚不承認(rèn)自己是韃靼人?!?/br> 李嫵又問:“都關(guān)押在何處?” “大理寺的水牢。”賀知余說,“鑰匙在我手里,待殿下真正痊愈便可親自去審問。” 把那些人關(guān)押在大理寺定然是賀知余的主意了…… 是個不錯的主意。 不管他們有沒有抓錯人,韃靼的人、與韃靼有聯(lián)系的人收到消息,想皆會有些動作,關(guān)在別處更難看守。而若關(guān)在大理寺,要有什么動作都不會那么方便。 “人抓了以后,暗地里有幾撥人打探這些人的下落?!?/br> 賀知余說,“但也難保是障眼法,唯有等真正見到人、審問過才能判斷?!?/br> “不著急,殿下將養(yǎng)好身體才是第一要緊。” 他又塞一顆蓮子糖進(jìn)李嫵口中,“把這些人晾一晾也不失為策略?!?/br> 琢磨過片刻這些事情,李嫵斜睨賀知余。伸手輕抬他的下巴認(rèn)真端詳過幾眼,李嫵問:“夜里你說若會被染病這幾日下來大約也已染上了,后面的話是什么?” 賀知余沒有拂開李嫵的手。 他一雙眸子回望她:“微臣說過那樣的話?” 李嫵指腹輕輕摩挲著賀知余的側(cè)臉:“賀知余,你不知我最擅過河拆橋?” “我身體已好轉(zhuǎn),不日痊愈,用不上你了,你可以走了。” 一字一句落在賀知余耳中,卻未令他臉上有太多表情,他表現(xiàn)得平靜,握住李嫵的手腕,在她手背落下一個吻,又去親吻她的指尖。李嫵蹙眉,從他掌中抽回手,賀知余反笑,眼角眉梢俱是笑意。 “這世間若有十分可愛,殿下定獨(dú)占九分?!?/br> 本坐在床榻旁一張玫瑰椅上的賀知余站起身復(fù)在床沿坐下。 奇怪,非常奇怪。 李嫵再次確認(rèn)賀知余的不對勁。 她蹙眉,重新在床沿坐下來的賀知余忽然伸手捧住她的臉。 這般舉動來得突然,李嫵微怔之下來不及做出反應(yīng),屬于賀知余的吻已雨點(diǎn)般落下來。 溫柔的吻落在她的眼睛,她下意識閉上雙眼。 一個又一個吻便陸陸續(xù)續(xù)落在落在她鼻尖,落在她的臉頰,最終落在她唇上,輾轉(zhuǎn)吻過她的唇。 李嫵反應(yīng)過來,要推開他。賀知余卻先拉開彼此的距離,李嫵欲開口,一個字在舌尖滾了滾,他便尋機(jī)再次欺上來,深深吻她,吞下她所有的話。 如是一個吻,比起溫柔,更多熱烈。 仿佛那日停下來的那一個吻在今日得以有了一個明晰結(jié)果。 李嫵確實(shí)不懂賀知余在想什么。 但在那之外,她又大約懂得賀知余的這個吻想說什么。 “等殿下痊愈之后我便離開?!?/br> 結(jié)束突來的廝磨以后,賀知余摸一摸李嫵的臉道,“若我染病,可能會提前幾日,不差今日?!?/br> “今日先留下?!?/br> 他平靜說罷,起身出去了。 第53章 折梅 李嫵氣定神閑指揮起賀知余。 那天去求李深被拒絕以后, 李瀅溪想過放棄。 她清楚自己能力不足,清楚自己雖看過許多書但終歸紙上談兵,也擔(dān)心自己會耽誤正經(jīng)事。 只思來想去, 終究放不下那份念想。 萬事皆難一蹴而就,不去做便永遠(yuǎn)留在原地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她現(xiàn)下的確沒有那么厲害。 可是這不等于她不能學(xué)、不等于她不會進(jìn)步。 李瀅溪又一次打定主意以后,索性在臨華殿外長跪不起,以示決心。 用這樣的法子, 終是求得李深點(diǎn)頭同意。 被應(yīng)允的李瀅溪得以從皇宮出來。 坐在馬車上往醫(yī)館去的路上,看著往日繁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 長街上幾乎不見行人, 臨街的鋪?zhàn)硬恢P(guān)了多少, 李瀅溪很不是滋味。待在醫(yī)館見到那些正忍受著疫病折磨、痛苦不堪的男女老少,她幾是忍不住落下淚來。 對于作為云安郡主的李瀅溪而言,這樣的場面她第一次見。 直面旁人苦痛, 令她心下惶然。 那一刻甚至生出一種逃避與逃離的心思。 不忍多看,便下意識想要不去看、想假裝什么都不知。 但李瀅溪竭力把這些心思壓下去了。 她心里有另外一道聲音不斷提醒她,即使不去看,即使逃避,這些染上疫病的老百姓也終究是真實(shí)存在的。他們每一個皆是活生生的人,皆是大晉的子民。 何況染病的人里有和婉婉一樣才兩歲的孩童。 他們那么小, 什么也不知,卻經(jīng)歷這樣的痛苦與煎熬。 逼著自己去面對以后,李瀅溪慢慢適應(yīng),穩(wěn)住情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