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信軟的論壇一直是員工們吐槽發(fā)泄的地方,壓力大了有時也會說點難聽的,無妨。但何時會有高級副總裁上來,而且一來就是三位,簡直就是這帖子的無上榮光。 再者,項目失利從吐槽美女無能,演變成一出□重重的商戰(zhàn)大戲,大家討論得更是群情激奮,一會說要報案抓內(nèi)鬼,不能姑息養(yǎng)jian,一會說要開職工代表大會,公平公正的職場環(huán)境,要求每個人都去爭取。 到早上九點半,帖子已經(jīng)飛速蓋到了第982樓。董事會秘書陳敏實名登陸回復:“董事長對該次事件高度關(guān)注。請副總裁肖亦群帶領(lǐng)項目組成員,于當天14點30分,親自前往董事局匯報。在此之前,請信息安全部做技術(shù)處理,此貼將被鎖定不得再回復?!?/br> 簍子捅大了,陸琪額頭枕在餐桌上,不知該如何面對肖亦群。她在KFC里呆了近三個鐘頭,肖亦群一直沒有給她打電話,她等不及了,起身趕往軟件園。 從今天起,辦公室里的目光開始別有意味。陸琪努力讓背再挺直點、頭再昂起來點,就這樣頂著眾人的審視進了會議室。肖亦群正和項目組其他幾個成員開會。 見陸琪進來,他也沒什么神色,手上文件一擺,示意她找把椅子坐下。 陸琪問老夏:“信息部有什么進展沒?” 事到如今,能夠把潑在項目組和肖亦群身上的臟水洗掉的,只有抓住那個內(nèi)鬼。 “沒有?!?/br> “怎么會查不到?每臺電腦上都裝了監(jiān)控軟件。” 肖亦群淡淡的說:“高明的黑客,也是可以反監(jiān)控的?!?/br> 他桌前有一份報紙,陸琪拿了過去看,黑色標題碩大:宇訊狀告信軟侵權(quán),IT行業(yè)專利戰(zhàn)再打響。 怎么會這么快?陸琪緩緩放下報紙,肖亦群接著說:“法務部一早就去遞交訴訟,同一時間,宇訊科技也起訴信軟,法院里打了個照面?!?/br> 老夏已經(jīng)在拍額頭了:“哎呦,真是內(nèi)憂外患。” 陸琪第一次參加董事會。 信軟所有的會議室都是標準配置,并不過分追求品位,但董事局的會議室還是很氣派的。一張近十米長的橢圓形會議臺,紅木材質(zhì),燈光照在桌面上,如同水面一樣波光粼粼。 肖亦群坐定后,項目組各同事按照分工大小排列一字坐開。五分鐘后,董事們陸續(xù)進來,正襟危坐在另一面,陸琪緊張得雙手扣住,這樣的氣氛威嚴、壓抑。 因為是臨時發(fā)起的,除董事長曾雅嫻外,來的都是執(zhí)行董事,總裁梁勇仕、副總裁呂振杰、肖亦瑋、財務總監(jiān)秦誠、首席法務及風險官付涪蓉,以及監(jiān)事會主席馬天林、董事會秘書陳敏。另外信息安全部的經(jīng)理吳廣盛也在其列。 肖亦群親自做的匯報。陸琪何以會加入這個項目,說得有理有據(jù),遇上董事反問細節(jié),他目光朝向老夏和王安遠,讓他們來回答,全程都未讓陸琪正面應付過一句質(zhì)疑。 “桌上有關(guān)于本項目工作日志的復印件,按照信軟的管理流程,自項目伊始到結(jié)束,以每一個工作日為單位,記錄著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工作任務量及完成情況。各位可以看一下,南大項目組各成員的綜合評定都在120%以上,并無網(wǎng)貼上所說的工作能力不足。還有,世方的報價比我們高出5%,如果不是被評委指定技術(shù)標雷同,毫無疑問可以中標。在沒有弄清楚技術(shù)是否遭泄漏剽竊,就隨意否定項目組同事的付出,我認為,是相當武斷的?!?/br> 肖亦群說話平穩(wěn)有力,措辭清楚,陸琪在一邊聽著,都不自覺的想點頭認可。 曾雅嫻看了手中厚厚的日志一眼,問肖亦群:“接下來怎么處理?” 肖亦群轉(zhuǎn)向付涪蓉:“需要法務部配合,狀告宇訊侵犯專利技術(shù)?!?/br> 付涪蓉點頭:“今天一早就提起了訴訟,法院已經(jīng)受理,不過得等到明年1月才能立案。” 曾雅嫻有些不耐:“又要打官司?多久,二年能打完嗎?侵犯專利權(quán)?他媽的,在國內(nèi)哪個重判了!不就是抄襲了你一份投標書?跟它打官司,不白白給它打響知名度?” 付涪蓉低頭不語。這些一級部門總裁,不管他們在下屬面前如何的有權(quán)威,到了這間辦公室,都只有匯報和挨訓的份。 曾雅嫻爆了粗口,也收了嗓子,接著說:“公司現(xiàn)在還沒結(jié)案的官司有多少?31個。我聽涪蓉說時,都嚇了一跳,法務部的同事工作壓力很大嘛。法律是武器沒錯,該利用的時候就得利用,但這也不能成為萬事推脫的借口吧。今天早上的帖子,大家都看見了吧,員工的意見很大。我們需要把這件事情放在兩年后再給員工一個交代嗎?” 肖亦群放下手中文件,身子向后靠:“我認為是兩碼事?!北娙送蛩?,他接著說:“就南大項目而言,只有兩件事,找到泄密者以及向宇訊索要賠償、維護公司權(quán)益,除此之外,我不認為有必須向員工交代的事由?!?/br> 短暫的沉默后,肖亦瑋笑了,開口:“艾倫這幾年一直在管市場,員工治理方面可能比較生疏?!?/br> “在座的也許分得清是兩碼事,不代表信軟五萬人都分得清。今年七月我們?nèi)耸虏縿倓傋隽艘淮稳瘓F的員工分析,知道信軟人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嗎?”肖亦瑋看了眾人一眼,擺出一個“七”的手勢,“各位,27歲,信軟最年輕的分公司總經(jīng)理還不到25歲。什么概念?85后不再是公司的生力軍,是主力軍了。我今早點開帖子一看,喲,鋪天蓋地都是情緒,在座的都是管理者,不該如此漠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