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7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y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王檀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案自首,這件事幾乎就沒有難度了。 當晚,還有幾家人被圍攻。 有的人站出來說自首,有的人和百姓起了沖突被燒了宅子,還有的人直接被城防士兵拿下…… 曹寅找了處寬廣開闊的地方,搭著露天的臺子,在百姓的圍觀中查案,定罪的沒有官身和功名立刻執(zhí)行,不能執(zhí)行的全關(guān)了起來,等刑部再議。 而那些人的家產(chǎn),則全部充了公。 曹寅說,馬上他們就會重算田畝,把地均勻地分給普通老百姓。 皇上新派的分地的欽差正在往杭州趕,沒幾日就會到來。 曹寅指揮人殺得人頭滾滾,杭州灣仿佛都要被血染紅了一層。 這次杭州的老百姓卻沒有懼怕殺人的旗兵,而是歡呼“曹青天”“大清萬歲”。 讀書人們看到這一幕,看到前不久還與自己交杯換盞的文人雅士們成為旗兵刀下亡魂,紛紛灑淚江邊,偷偷給他們燒紙。 當有老百姓發(fā)現(xiàn)他們在燒紙時,就會對他們?nèi)蚰_踢,讓他們心里更加悲哀。 百姓愚昧!愚昧?。?/br> 那曹寅根本不是人!包衣果然就是大清養(yǎng)的狗!他該被釘在恥辱柱上!我們現(xiàn)在就寫文罵他! …… 胤礽看著顧炎武的來信,眼中光亮逐漸淡去。 這是一封充滿著憤怒和厭棄的斥責書信。 其他人都以為這是曹寅開的殺戒,顧炎武知道,這些事絕對是胤礽干的。 胤礽引發(fā)謠言,胤礽縱容民變,胤礽將杭州清貴耕讀世家殺了近七成。 在文人眼中,這比曾經(jīng)幾次大清入關(guān)的屠殺更嚴重。 因為大清入關(guān)的屠城,和那些早早跑路甚至投誠的清貴世家們沒有關(guān)系啊。 或許在顧炎武眼中,那些百姓和世家的命是平等的。但他不能容忍胤礽大開殺戒。 這些人很多罪不至死。 胤礽知道這些人罪不至死。 大清的律令中有許多連坐。 老弱婦孺,旁支友人,屠刀下有太多冤魂。 胤礽拿到顧炎武的信后,去看了法場。 瑟瑟發(fā)抖的婦孺在哭泣顫抖,鮮血噴涌而出的時候,那一雙驚恐的眼睛還瞪著,好似正注視著法場外的胤礽。 第153章 (霸王票加更) 胤礽不是第一次見血。 宮里的那次不論,出使海外的時候,胤礽即使沒有親上戰(zhàn)場,也為了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帶著人一同打掃戰(zhàn)場。 戰(zhàn)場上的殘肢,遠比法場可怕。 胤礽本以為,看到太多的血腥,他又會想起第一世黑暗的記憶。 但在戰(zhàn)場上看到的血腥沒有激起他第一世黑暗的記憶,在現(xiàn)在法場上看到的血腥也沒有激起他第一世的黑暗記憶。 他腦海里翻騰的,居然是第二世的事。 網(wǎng)絡(luò)上的罵戰(zhàn),平靜的校園生活……雖從有意識之后只有短短十幾年相處時間,卻能沖淡他第一世幾十年痛苦的雙親。 他明白,現(xiàn)在他的痛苦,是因為第二世的道德觀。顧炎武那封信,只是解開了他偽裝的假面。 這件事他做錯了嗎? 他錯的可多了。 這些人所犯的罪,其實罪不至死。 激起民變的人,斬除首惡就罷了;剩下的人,罰錢、罷官、甚至斥責一兩句,就夠了。 大部分時候刑不上士大夫,就算是文字獄,被誅殺的人也只是“首惡”,大部分被牽連的人都是流放或者罰款。 如果按照他們真正的罪名,估計連罰款都罰不了多少。 為何現(xiàn)在死了這么多人? 因為他們“妄圖激起杭州民變,引發(fā)大清軍隊和南方百姓對立,妖言惑眾意圖謀反”。 謀逆大罪,即便你是士大夫,是清貴,也得滿門抄斬,全家財產(chǎn)奉公。 顧炎武斥責太子,就是知道太子這是誣告。 這群被殺的人很冤枉,他們根本沒有做這些事。 從這方面說,太子在濫殺無辜。 那么胤礽為什么要做這些事? 胤礽要殺他們,必須殺他們,并不是表面上這幾條罪名。 這群人必須死,是因為他們侵占了大量良田,是因為他們攜裹著南方稅收對抗中央,是因為他們貪得無厭目無國家,是因為朱門酒rou臭路有凍死骨。 浙江這么富裕的地方,康熙為了讓三藩之亂和遷海令后的南方喘過氣,幾乎年年減稅,他們還年年沒災也要錢,原因就是南方沉重的稅收都壓在了沒有土地的百姓身上。 胤礽要殺光他們,才能把土地重新分配。 現(xiàn)在,他勉強做到了。至少浙江這一地,來年百姓的生活會好很多,大清也能加強對浙江的管理,短時間內(nèi)不用擔心豪強作妖。 但以這個時代的道德水準,胤礽是誣告,是誤殺,是濫殺無辜; 以后世的道德水準,胤礽也是濫殺——連坐頂多做到財產(chǎn)充公就夠了,胤礽卻是殺了人。 因為他定了罪,這罪就得殺人。這就是大清的律令。 胤礽已經(jīng)盡量減輕了刑罰。 說是滿門抄斬,只是殺的直系親屬,剩下無罪的旁支統(tǒng)統(tǒng)流放,有確切證據(jù)參與其中的人才會被殺。 可這些人該被殺嗎? 那些懵懂的孩童,那些本身也是被欺壓對象的可憐侍妾,那些只是被逼無奈幫著主家做事的人……他們真的該死嗎? 胤礽很明白,他們不該死。他們只是因為自己要完成的目的而濫殺的無辜。 胤礽看見的影視作品中,表現(xiàn)主人公痛苦心情的時候,總會有一場恰如其分的悲風凄雨。 可他如此難過,太陽還是一如既往的明亮,天空還是一如既往的蔚藍。 胤礽觀看最后一場砍頭結(jié)束。 他蹲在人群中。等人群慢慢散去,他就像是退潮之后孤零零的貝殼,突兀又扎眼地蜷縮在海灘上。 “太……少爺,該回去了。”徐元夢見胤礽狀態(tài)不對,伸手把胤礽扶起來。 胤礽站直之后,茫然地看了一眼正在清洗的法場,又抬頭看了一眼湛藍的碧空。 太陽光很溫暖,仲春的暖風也很溫暖。 胤礽緩慢抬起手,撫著自己的胸口處,抓緊了胸前的布料,視線逐漸模糊。 “少爺!你怎么了!” 胤礽瞪大著眼睛,淚水不斷往外涌。 他看了這么多天的法場,一次都沒有流淚,今天明明心里已經(jīng)適應了,不難受了,卻在一切都結(jié)束之后,眼淚不受控制的涌了出來。 他大口大口喘著氣,肺部就像是破了洞的風箱一樣,呼哧呼哧的呼吸仿佛怎么都傳遞不了氧氣,腦子和胸口一樣都泛著痛苦的疼痛。 突如其來的缺氧更帶累了胃部,反酸沖出食道,帶起一陣一陣嘔吐,連黃水都嘔了出來。 周圍人徒勞地給胤礽擦嘴灌水,叫著趕緊去請大夫。 胤礽嘔不出來之后,被平放在一處稍稍干凈的地面上,身體應痛苦蜷縮成了一只煮熟的蝦,不住的顫抖痙攣,視野漸漸模糊。 胤礽,你真的做對了嗎? 胤礽,你陰謀詭計下的冤魂,會不會撕咬你的靈魂,咒罵你的卑鄙陰險,等著你死之后拖你下地獄? 胤礽眼前的畫面因痛苦而漸漸變黑,嘴里無意識地喚著第二世溫柔的父母。 爸……媽…… 爸……媽……救我…… 我看到好多血,好多冤魂,好可怕…… 所有事塵埃落定之后,胤礽壓抑著情感繃緊的那根弦,終于斷了。 “保成?!?。?!” 胤礽眼睛稍稍亮起。 “爸……” “媽……” “阿瑪……” 他對著眼前的黑暗抬起手,而后抬起的手很快無力垂落。 在垂落的那一刻,康熙翻身下馬,握緊了胤礽的手,不顧胤礽身上的污漬,將胤礽抱在了懷里,目眥欲裂:“御醫(yī)!” …… 大清口語中,“爸”“媽”的稱呼已經(jīng)等同于父母。 《康熙字典》中,“又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保弧稄V雅·釋親》中,“爸,父也。”。 所以在場的人都知道胤礽昏迷的時候,嘴里喊著父母。 胤礽這一句“爸媽”喊的是第二世的父母,最后的“阿瑪”,則是康熙了。 但在康熙看來,“爸”或者“阿瑪”,都是太子在呼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