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你別炸魚塘啦[快穿]、公主誘夫手冊、青樓也有良家子、背叛者、矢志不渝[西幻]、錯嫁[重生]、開局火場救人,消防員的我被直播、再讀來信、假千金她靠學(xué)習(xí)暴富了、夫人她颯爆全球了
就這一點來看,平陽侯的侄女比親女兒更為合適。于是皇帝召見過平陽侯后,當(dāng)日便下旨為六皇子和溫家三姑娘賜婚,大喜之日就定于三個月后。 李桓得知此消息后先去求見父皇,然父皇不預(yù)召見,他便立即出宮,同時命人去尚書府悄悄遞信兒給連今瑤。他與連今瑤在北湖一只船屋內(nèi)相見。 連今瑤進(jìn)來時,面色戚戚,說不清是悲傷還是冷淡。李桓急不可待的上前握住她的手,將她牽到椅上坐下,而后與她隔著一張小長幾坐著。 “瑤兒,你且安心,我定不會負(fù)你。父皇指定的這門親事我誓不肯受,你多給我些時日,待我慢慢說服父皇收回成命。” 連今瑤抬眼看了他一眼,又迅速將視線落下,看起來有些心虛。她眼神飄忽了下,勸道:“六殿下,我知你對我是一片真心,可是皇命難違,我不忍心看你違拗圣上。不如……”她遲疑了下,還是接著說了下去:“不如我們就此了斷了吧?!?/br> 李桓面上一怔,握著她的手突然松脫開。在一起這些年,他自然是了解連今瑤的性子,拈酸吃醋很是在行,大度那是不可能的。這些小性非但未惹他煩,反倒令他癡迷這點。每回看她為一點事哭哭啼啼,生怕他會不要她,他都感覺內(nèi)心無比夯實,這種被一個人強(qiáng)烈需要著的感覺,令他歡喜。故而他看不上那些故作大度瀟灑不爭的女子。 可今日,他的瑤兒卻變了,突然變得“識大體”起來。 ? 第74章 [V] 呵,他怎會不明白這是源于何?可他還是不甘這么多年的感情付諸東流,瑤兒不該是對他生死相隨的么? 李桓起身移到連今瑤的一側(cè),重新抓起她的手捂在心口,面帶急色:“瑤兒,你在說什么?斷……你人都早已是我的了,還如何斷得了?你可有想過若你不嫁與我,新婚之夜你的夫君會如何看你?日后又會如何待你?” 他的話很直接的戳痛的連今瑤的心,她垂著面,滴下落來。 這些日子她也不斷彷徨盤桓,過去她覺得此生再也攀不到比李桓更高的高枝,故而早早將身子交付與他,盼能將他拴緊??扇缃褓t妃和姜家出了這等事,眼看翻身無望,李桓這個六皇子也成了個燙手山芋。 若不嫁李桓,她另選的夫君必會在新婚之夜發(fā)現(xiàn)她并非完璧,之后也必會輕視于她,甚至這種輕視會伴隨她的余生。 可若嫁給李桓,難保不會有一日被皇帝清算。旁人不知,可他們連家怎會不知賢妃犯的是何罪?弒君!那可是誅全族的大罪! 即便當(dāng)今圣上舐犢情深愿意放李桓一馬,可他也不再具備再競爭儲君之位的資格。沒了他的爭儲,無疑儲君之位將落入四皇子李玄愆手中。待到李玄愆繼承大統(tǒng)的那日,早已沒母家勢力可倚仗的賢妃,基本也就到了死期。賢妃死了,李桓又能獨善其身么? 將各種利弊條分縷析過后,連今瑤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在畫師來府上那日,她將自己臉上畫滿了黃斑。 此刻被李桓這樣緊緊握著手抵在心口質(zhì)問,她既不敢將話說的太絕情開罪于他,也不想給他空留念想多生麻煩,于是用力將手抽回,別過臉去不看他,開頭便吟了兩句酸詩:“柳絮隨風(fēng)各西東,人事無非已不同。圣上既已為你和溫家三姑娘賜婚,還求殿下莫再強(qiáng)求,陷我于不忠?!?/br> “呵~”李桓徹底看透了她的心思,冷笑一聲,將她的手用力一甩,然后大步出了船屋。 母妃他救不了,心愛的女人他也留不住,李桓突然覺得自己這個皇子當(dāng)?shù)谜媸歉C囊!偏巧就在李桓無比沮喪的回宮之后,聽聞了一個消息。 在他出宮后不多時,有一封邊關(guān)急報被送入宮中,父皇閱后大怒,當(dāng)即召了文武大臣夜開朝會! 百官得知急報內(nèi)容后紛紛嘩然,前朝后宮陷入一片惶惶。 就在七日前,胡人突然攜十萬大軍大舉南下,強(qiáng)攻大燕邊城,并、幽二州失了…… 本朝規(guī)定,非儲君不可立于朝堂議政??刹恢獮楹?,得知這個消息后的六皇子,想也未想的就當(dāng)即轉(zhuǎn)身沖去君臣議事的太極殿! 當(dāng)六皇子氣喘吁吁的沖至殿外時,正聽到圣上憤憤的詰問滿朝大臣:“難道我堂堂大燕,就無一人敢去與胡人一戰(zhàn)?!” 眾將軍們紛紛鎖眉左顧右盼,不知是聽聞守城的將軍被斬首掛于城墻之上后一時怯懦,還是尚未想到對敵良策不敢貿(mào)然攬下,總之一個個都不肯吭聲。 李桓也不知當(dāng)時是哪里涌出的一股悍勇,他推開攔阻自己的侍衛(wèi)和內(nèi)監(jiān),幾步?jīng)_入大殿,大聲回應(yīng):“兒臣愿請一戰(zhàn)!” 朝堂上的所有人,包括宣孝帝在內(nèi),皆望向他。 其實在聽到這急報的那一瞬,桓便有了決斷。母妃犯下的不世重罪遲早會牽連于他,與其這樣擔(dān)驚受怕受人白眼的熬煎著度日,倒不如豁出去歷練一番,指不定還有將功折罪的機(jī)會! 于是此次請戰(zhàn)不論父皇準(zhǔn)或不準(zhǔn),起碼都能看到他的一腔熱血。 宣孝帝高踞龍椅,認(rèn)真凝視著兒子良久,未予置評。 最終是一位中年將軍站了出來,打破平靜,滿面剛毅的朝著圣上贊揚(yáng)李桓道:“六皇子殿下趫猛敢戰(zhàn),勇氣可嘉,乃是我大燕之福!末將愿隨六皇子殿下出征,誓從胡人手中奪回并、幽二州!” 這位周將軍與姜家乃是世交,可因著姜家此回犯事罪不可恕,一直未敢向圣上進(jìn)言求情。如今六皇子孤注一擲站了出來,他認(rèn)為也是翻身的唯一機(jī)會,自然愿助他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