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沈婳音啊沈婳音,你進京這么久了,都知道點什么?。俊?/br> 沈婳音好半晌才消化了這個消息,哼道:“以為誰都像你們做王爺?shù)?,花錢養(yǎng)著一群探子隨意驅(qū)使?全京城姓鄭的宅邸那么多,白夫人又沒同我說過,我單槍匹馬一個女子,上哪里打聽這些呀?” “你家侯夫人肯定也以為你早就知道?!?/br> 楚歡無語。 “噢……” 也有道理噢。 “那我更得上山——” “——了!” 門房詫異地看著昭王發(fā)出了一個突兀的“了”。 沈婳音和兩個皇子三面相覷——又、又互穿了? 待門房退下,沈婳音在楚歡的身體里發(fā)愁得要死:“完了,這下想去也去不成了!” 瑞王奇道:“為何去不成?” 沈婳音快哭了,“我原想騎馬快行的,立即出發(fā),天黑就能趕到棲霞山?,F(xiàn)在好了,你四哥傷成這樣,我用他的破身子還怎么騎馬???” 瑞王還真被她說愣了片刻,旋即以拳抵口,噗嗤一下沒忍住,還是笑了出來。 “昭王”嗔怪道:“笑我干嘛?” 穿著素白紗裙的楚歡伸指戳了戳“昭王”沈婳音的眉心,“才夸你聰慧,嘖,不禁夸啊?!?/br> 沈婳音還是沒明白。 楚歡懶得管這小傻子,徑自轉(zhuǎn)身往前廳去。 沈婳音腦子銹住了,至今還沒琢磨過味兒來,“你去哪兒?” 楚歡頭也不回,就聽他用沈婳音的聲音吩咐婢女道:“著人備馬,叫月麟和紅藥立即收拾行裝,本姑娘要即刻去棲霞山?!?/br> 作者有話要說: 此刻穿著淡杏色圓領(lǐng)袍的沈婳音:……哦。 感謝在20210920 22:25:46~20211023 18:06:5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50 1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47章 要挾 街道上春光勝景如常,就算刺殺案才過去沒幾日,熙熙攘攘的游人過客也照樣能將血腥的陰霾迅速踏平,這就是洛京如車輪般永遠碾壓向前的繁盛。 “沈婳音”一打聽,原來紅藥竟會騎馬,到底是早就做到掌事位置的婢女,那些富家女郎的技藝多少會些。 這就好辦了,反正要帶的東西早早隨著大部隊運上了山,千霜苑的婢女們也已有幾個在山上候著,楚歡只需帶紅藥和月麟輕裝簡行,棄車騎馬,天黑時分就能趕到結(jié)廬別業(yè)。 別業(yè)守門的正要落鎖,就聽見馬蹄聲漸近,挑燈一看,當先獨乘一騎飛馬趕來的纖細女郎面紗飄飛,不是音姑娘還能是誰?后面緊跟的一騎是紅藥和月麟兩個婢女,守衛(wèi)也認得。 “音姑娘怎么這時候自己來了?也沒著小的們?nèi)ソ?。安全上山就好,夫人今兒才說了,說這些日子老太太一直念叨您呢。” 守衛(wèi)指的自然是巒平街遇刺案,京中暗流涌動,不太平。 “沈婳音”輕盈躍下馬背,晚風吹動“她”在街邊新買的輕紗,英氣外露,仙韻暗浮。只見新修的別業(yè)處處鮮亮精巧,條條廊下掛滿圓燈,把天地分成沉邃的深空與明亮的暖黃兩重境界,恍若漆黑夜幕下懸浮在半山的仙島。 山上風大,“她”抬手捏住了面紗一角,不叫它吹起來。 明日,便是鎮(zhèn)北侯府沈婳音以紗遮面的最后一日了。 “結(jié)廬”兩個大字橫書匾上,在門燈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沈侯取得好名字啊,既結(jié)廬人境,誰又能遠離喧囂?在此青山清僻之地,真千金就要歸來了。 當初各人住在哪套院子,都是指著圖紙選定的,有婳珠和婳棠兩個嫡女在前先選,沈婳音一個養(yǎng)女自然落不著最好的,索性挑了一套清凈臨水之處,倒是間大院子,與存放鄭夫人遺物的小院緊鄰。 要真說起來,沈婳音選中的蓮汀居正是整個結(jié)廬別業(yè)的風水寶地。 別業(yè)地皮乃皇家御賜,最難得之處就在于將山心處的一個天然小湖圈在了其中,整個別業(yè)的布局設(shè)計都是從這片山心小湖開始的,建筑也以蓮汀居最為匠心獨運。 其他人嫌夏日水邊蚊蟲多,不中意此處,沈婳音卻有大把的驅(qū)蚊法子,完全不在意這些,撿著個寬敞景美的好居所。 楚歡披著沈婳音的皮,先到白夫人的主院請安,果然聽聞沈母已經(jīng)安寢,不必再去請安,便坐下慢慢將遇刺的前后事匯報給白氏聽。 此案由皇帝親自盯著審理,風聲自然不會這么快就透到城外,白夫人也只聽說沈婳音入府為昭王治傷,對當日的具體情狀只略知一二罷了。楚歡避重就輕地將互穿之事?lián)竦酶蓛?,總算應付了過去。 正當楚歡起身告退時,白夫人又叫住了“她”。 “鄭家的別業(yè)也建在棲霞山上,后日,他們的太夫人就要來我們別業(yè)做客,你趕著這早晚回來,也是因為想見見她吧?那畢竟是你嫡親的外祖母?!?/br> 說起位極人臣的鄭家,楚歡所知自然比沈婳音更多。 鄭家世代簪纓,一門二宰,乃是當世書香門第中最最顯赫的了。已故的鄭老太爺乃是前朝宰輔,后來燕云王攻入京成,為籠住前朝老臣為己所用,三顧?quán)嵓摇?/br> 鄭家深知舊朝名存實亡、氣數(shù)已盡,民心分崩離析,再無回天之力,但明面上新朝未立,北方未統(tǒng),鄭家無意在風口浪尖上做倒戈的出頭鳥。畢竟,鄭家子弟百年來以詩書才學見稱于世,為天下文人之楷模,倘若在此事上冒頭,懷緬舊朝的書生文人厲筆如刀,一人一口唾沫就足夠?qū)⑧嵓已退懒?,鄭宰輔萬萬不肯拿家族聲名換取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