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但此刻,鎮(zhèn)北侯也正望著她,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眼中的神色竟隱隱熟悉,是那晚面對“瑛娘”時的錯愕與痛惜,仿佛陷在了回憶里,怔忪失神。 沈婳音不知他想到了什么,至少暗暗松了口氣。幸好府中家仆都是偏向她的,使侯爺無法忽視全府的態(tài)度,對“婳珠是鄭夫人的骨血”這件事產(chǎn)生了根本的動搖。 能夠撼動十二年的認知,本就是勝利。 沈婳音徹底冷靜下來,小臉上是超脫年齡的肅然,喝道:“崔mama!欺君是大不敬,是誰指使了你?他們那是要害死你,你自己可要想清楚!” 這個人不可能是婳珠,婳珠一直在宮中,沒有機會見到崔氏!那會是誰,是誰在背后張開了獠牙? 沈婳音告訴自己要鎮(zhèn)定,她手里還有最后一張牌,重要的一張牌,她托了昭王使人去透消息的! 大總管覷著涼帝的眼色,見涼帝蹙眉沉吟不語,只一直瞧著沈婳音,沒有阻止階下喧鬧的意思,便也不去摻和階下的一團亂麻。 沈婳音卻不肯放涼帝隔岸觀火,她朗聲道:“陛下!一個村野婦人,見識有限,不懂輕重,極易被人指使,懇請陛下徹查,崔氏這兩日都曾和誰接觸,都說了什么!否則難以服眾!” 涼帝答應(yīng)得很干脆:“準?!?/br> 婳珠一個激靈,不小心咬破了唇,血腥氣沾到舌尖,令她不適。但她盡力撐著表面,僵硬地定住自己,不允許自己再作出任何會引人懷疑的反應(yīng)。 有內(nèi)官出面將白琬和崔氏都請下去問話。 正此時,外面來人報,中書令鄭施楠與誥命太夫人在殿外求見。 中書令有進宮令牌,只要宮門未落鎖,便可直接憑令牌入宮。 聽到這個消息,沈婳音明眸亮起,花瓣般的粉唇輕輕彎起,清麗的小臉仿佛籠上了一層明媚的光暈。 涼帝竟是先望著沈婳音失神片刻,直到被胖總管細細的咳嗽驚醒,才道:“快請?!?/br> 殿外值守的內(nèi)官會將殿內(nèi)正進行正事告知中書令,既敢進殿通報,便說明鄭中書的求見非同小可。 鄭中書自是人中龍鳳,其母太夫人一身璀璨宮裝,華發(fā)如銀,氣度也凜然不可侵,比之在結(jié)廬別業(yè)的相見更令沈婳音驚嘆。 鄭中書稟明來意,原來竟是為著真假千金案,他是專程陪同母親前來。涼帝只當是沈鄭兩家修好,是沈家昨日將消息透給了鄭家,并未多想。 當年鄭瑛榕拒了燕云王,在外人看來便與整個洛京鄭氏拒了燕云王是一樣的,雖沒能結(jié)成親,但燕云王并未記仇,仍重用鄭家,任人唯賢,甚至對有“奪愛之仇”的沈延,多年來也并無隔閡。這份度量,世無其二,知道楚、沈、鄭三家舊事之人,都得真心贊今上一聲寬仁明君。 沈婳音請楚歡幫忙透風聲的時候,并不知鄭家人會不會有所反應(yīng),她甚至不確定鄭家太夫人是否察覺了自己的暗示。 這是一次純粹的賭。 所幸,她賭對了。 鄭家太夫人果然帶來了令所有人震驚的線索:外孫女身上,有一處胎記。 這是當年鄭瑛榕在世時,在家信中隨筆寫到的,記號很不顯眼,所以原本不值一提。如今這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竟派上了用場。 男女七歲不同席,而實際上,婳珠被從北疆接入侯府時四歲,沈延就已經(jīng)回避女娃的更衣沐浴,照料婳珠的楊姨娘也從未提起此事,所以他甚至都不知女兒身上有胎記。 別說沈延,就連沈婳音自己都不知身上竟有什么胎記。 她從四歲起即獨立沐浴,就算今年搬進鎮(zhèn)北侯府,她也不習慣洗澡時有人在側(cè),一直親力親為。 貼身伺候的月麟、紅藥都沒說起過,不知是因為胎記位置在連更衣都不會露出的地方,還是純粹因為印記太小沒被關(guān)注。 但至少有一件事沈婳音終于得到了答案:鄭家別業(yè)灑她滿身茶湯的婢女,果然就是故意的…… 沈婳音:“……” 殿上當場筆墨伺候,由太夫人將信中描述的胎記形狀畫在紙上,呈與涼帝。 宮婢分別將沈婳音和婳珠帶下去檢查。離去時,沈婳音的視線從楊姨娘身上掃過,竟見她非但不慌,反而面帶微笑,沈婳音心中頓生不好的預(yù)感。 涼帝憐鄭家太夫人體弱,特別賜了座,眾人便各懷心事地等,素來好心態(tài)的沈延尤其心浮氣躁。 不多時,一個宮婢回來,將兩張圖紙呈給御前內(nèi)官,內(nèi)官呈給大總管,大總管面上絲毫不動,躬身呈與涼帝,反倒是涼帝有些驚訝地挑起了眉。 沈延忙問如何。 涼帝直接下了令:“請皇后來?!?/br> 內(nèi)官轉(zhuǎn)身,又被涼帝叫住。 “不,還是讓二位寶林去瞧?!?/br> 二位寶林在今上為數(shù)不多的嬪妃中位份最低、資歷最淺,只正六品,娘家與鄭、沈兩姓高門無甚走動,最能令人信服。 沈延額頭又見了汗。這是出什么問題了?竟要驚動后宮二次驗看。 可是圣人拿什么判斷結(jié)果有無異常?沈延不由得心念百轉(zhuǎn),迅速想到了一種可能,直被自己這個猜測驚得瞠目——莫不是……莫不是圣人也察覺了沈婳音與瑛娘的莫名神似,而胎記的結(jié)果卻…… 沈延只覺當年平定北疆都不及此刻焦頭爛額,暗中去覷鄭家太夫人的臉色,果然也是一樣的凝重;楊姨娘則更別不必說,若不是不敢在御前亂來,早就沖上去搶那圖紙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