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家屬院 第4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校園沙雕實錄[重生]、合歡宗女修在修羅場茍命、夫君他人傻銀子多、賀蘭訣與廖敏之、在年代文里當神探、重生八零之女首富養(yǎng)成計劃、病美人竹馬只給我抱、離婚前,我翻車了[穿書]、嗜嬌、重回四歲我天天催mama再婚
“我割茭白??!” 一句冷不丁敗美感的話,讓沈歲進腦袋里,剛開始涌動的那股浪漫,頃刻被潑了一盆冷水。 沈歲進可真想把他那張嘴給縫上!帥不過三秒這魔咒定律,在他身上還能不能打破了? “割你的,我不管你,畫畫去了?!?/br> 蘆花一蓬一蓬的在風(fēng)中搖曳,吹散出了許多碎絮,那碎絮子愛粘在人的毛衣和外套上,沈歲進今天穿了件湖藍色的齊膝毛大衣,這料子愛粘毛極了。于是她一邊專心的在畫架前用鉛筆描摹底稿,單星回就一邊立在她邊上,幫她摘衣服上、頭發(fā)上的蘆花絮子。 “沈歲進,你知道你現(xiàn)在像什么嗎?”單星回說。 “像什么???”她正仔細勾勒大煙囪上的兩只“螞蟻”呢。 “像花卷唄?!?/br> “你丫的,你才像狗。”就知道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單星回笑了:“我給你捉絮子,就跟我給花卷翻毛挑虱子一樣?!?/br> 沈歲進沒見過虱子長什么樣,她問過徐慧蘭,虱子是什么樣兒的。 徐慧蘭怕虱子,到了一聽到虱子就渾身立雞皮疙瘩的程度。徐慧蘭小時候跟著保姆睡覺,保姆是徐慧蘭蘭州老家的遠房親戚,睡慣了土窯,不講究,十天半個月的才洗一次澡。 那個年代洗澡是不方便的,但作為首長的徐慧蘭父親,家里已經(jīng)配備了先進的獨立衛(wèi)生間。徐家人是有條件講究干凈的,甚至一度時間,徐家的獨立衛(wèi)生間,為徐家提供著超乎常人的一份體面。 徐慧蘭原本還是挺白凈的一個城市小孩兒,跟著不講究的保姆才睡了一星期,就被保姆身上的虱子咬出了大片大片的潰膿。不僅身上、衣服上有虱子,就連頭發(fā)里也睡著可惡的臭虱子。 鄉(xiāng)下保姆藝高人膽大,居然還用敵敵畏給徐慧蘭除虱子。取了小半瓶敵敵畏,連個水都不摻,不帶一點稀釋的,把徐慧蘭的小頭發(fā)、頭皮全部打濕,再用菜市場最常見的黑色塑料袋,把徐慧蘭的頭發(fā)全部捂嚴實了。 保姆神情驕傲的說:“俺們鄉(xiāng)下,除了用篦子,這種方法最管用!捂半個鐘,一準兒連根虱子腿兒都再也找不著!” 徐慧蘭至今還記得,那天的黑色塑料袋,原本是裝著早市買的熏豆干的。 那天她吵著要吃芹菜炒熏豆干,部隊食堂星期三才有這道菜,于是保姆一大早就上菜市場去給她買。充斥著豆干煙熏味兒的塑料袋,往自己頭上捂的時候,徐慧蘭還在心里慶幸了下,自己那天不是鬧著要吃什么熏雞鴨、熏魚之類的葷菜。不然自己那頭被敵敵畏毒害的秀發(fā),還得再添多一味令人永生難忘的“奇香”。 徐慧蘭對沈歲進說:“我這頭短發(fā)就是叫虱子給害的。以前我也挺喜歡留長頭發(fā),梳小辮兒,扎紅花。可自從那次頭發(fā)上長了虱子,我再也不敢留長頭發(fā)了。” 沈歲進心想:這虱子本事可真大,這世上難得還有什么東西,能降得住徐慧蘭。這小小的虱子,好大的威風(fēng)哇! 沈歲進不怕虱子,甚至對虱子有一種莫名的敬畏,畢竟那是連徐慧蘭都怕的東西。 她對單星回說:“一會我再單獨畫個速寫,就叫《“虱子”與少年》?!?/br> “虱子”自然不是真虱子,而是風(fēng)吹漫天的蘆花絮。 沈歲進的《蘆花與少年們》率先《“虱子”與少年》一步完成了。 淡淡乳黃色的底調(diào),低飽和度的透明天空,被蘆葦層層包圍的靜謐月牙形湖水,荒敗頹廢的火車鐵軌與工業(yè)煙囪,遺世而立。 四個少年靜靜佇立在蘆花叢中,露出四顆圓潤的后腦勺。 少女們的后腦勺架著高聳的馬尾,感知著風(fēng)吹來的方向。少年們是高挑而富有探險精神的,他們修長的手指,輕撫著蘆花,像是試圖去撥開這片荒郊的叢簇迷霧,從而抵達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境。 饒是已經(jīng)學(xué)了快十年國畫的薛岑,見到沈歲進筆下這樣清新有靈氣的圖畫,都不得不承認,吃藝術(shù)這碗飯的人,光靠勤奮可不行。 “單星回呢?”沈歲進都畫完了,想聽他那張吐不出象牙的嘴,好好夸她兩句。 “踩倒了一大片蘆花,躺那上面睡大覺呢!”薛岑說。 沈歲進抬眼望去:“咦——?他也在畫畫?” 單星回盤腿坐在蘆花鋪就的席子上,手握黑色簽字筆,在筆記本上描畫著什么。 他像是在看沈歲進,又像是在看沈歲進身后的無限風(fēng)景。 停下筆,合上筆記本,他抬手向她揮著手,唇邊露出淺淺的笑。 沈歲進有點好奇他究竟畫了什么。 可一陣大風(fēng)忽然四面而起,吹走了沈歲進畫架上剛?cè)∠碌淖钚麓笞鳌?/br> 畫紙在空中像一架漫無目的的紙飛機,不停的上上下下起舞,像極了那揚起帆,卻不知道要往何處遠航的青春。 “噯,我的畫——” 汽笛聲悠遠傳來,慢慢駛來的火車,發(fā)出沉悶的“嗚嗚”聲,蓋過了沈歲進回蕩在這片蘆葦叢上的呼喊。 沈歲進當時對于失去這張畫,是并不那么可惜的。她覺得這只是她嘗試青春題材的第一張試驗品而已。往后,她還有大把的歲月,可以和家屬院的伙伴們,一起去為青春進行各種定義。 可她并不知道,這張失去的群像畫,是貫穿她整個青春期的一種失落。 甚至中年后的沈歲進,仍舊為這張記錄著家屬院里伙伴們的畫像沒能保留下來,而遺憾。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對這張畫那么耿耿于懷的呢? 十八歲的沈歲進,在一個悠長的午后,終于想起來—— 那個后悔的瞬間,就發(fā)生在初二下半個學(xué)期開學(xué)那天。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后座上,準備和爸爸一起去爺爺?shù)霓k公室。 爸爸敲開爺爺?shù)男iL辦公室,招呼也沒打,徑直對爺爺要求:“爸,這回你得給我們物理系批一筆經(jīng)費。加速破冰香港的項目,單琮容準備帶家屬隨遷?!?/br> 第44章 沈歲進念完了大一的下學(xué)期,暑假準備和同學(xué)上瑞士避暑。 瑞士沈歲進一年基本上去兩次。寒假去滑雪,暑假去消暑。 每年暑假,沈歲進都會去wengen一家叫regina的小旅館,住上一星期左右。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旅館的主人,在前臺養(yǎng)了一只長得很像路卡的可卡犬。 路卡是mama生前最愛的狗,在沈歲進回國前夕走丟了。 前幾年,沈歲進去瑞士旅游,在下榻的酒店,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這只神似路卡的小狗。曾經(jīng)動過心思,想把它買下來帶回國,可惜主人不肯割愛。所以后來就變成了,沈歲進每年都要定時去那家小旅館住上幾天,主要目的就是探望這只狗。 期末考才考完一周,別的同學(xué)還得等半個月左右,才能收到郵寄的成績單,而作為京大教師子弟的沈歲進,已經(jīng)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學(xué)期自己的成績和年級排名。 沈海森已經(jīng)在電話里通知了徐慧蘭,閨女這學(xué)期特別給他們掙臉,考了新聞系的年級前三。照這勢頭下去,保研名額,非自家姑娘莫屬。 徐慧蘭心情大好,高興極了,撂了沈海森的電話,就馬上撥響了家里的座機號碼。 接起電話的是梅姐。 去年在響應(yīng)領(lǐng)導(dǎo)干部年輕化的號召下,徐慧蘭升了出版處的正處,成為出版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處級干部,職級高了一級,但工作量卻不止翻了一番。 工作上的業(yè)務(wù)和大大小小的會實在太多,加上一個月最起碼有十個工作日在外出差,徐慧蘭就打電話給大姑姐沈海萍,讓沈海萍把梅姐請回了家里,照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梅姐接起電話:“噢,小進呀?在二樓琴房臨陣磨槍練琴呢。后天她朋友有個小型個人音樂會,請她去當鋼琴雙人奏的副手。是嗎?期末考成績我去和她說,先生也真是,太太你工作這么忙,他怎么把電話打你那去。噢噢,一會兒農(nóng)場送生態(tài)老鴨來呀?好好,晚上我多燒兩個菜,等你和先生回來吃。” 掛了電話,梅姐仰起脖子,就在樓梯口喊沈歲進:“小進、小進,你徐阿姨來電話,晚上她和你爸回來吃,慶祝你這學(xué)期期末考總成績年級第二!” 沈歲進正好停下手上的彈奏,在調(diào)整節(jié)拍器,聽見樓下梅姐的吆喝,“噢”了一聲算是回應(yīng)。 怎么才第二呢?第一是誰?。靠赡苁切侣劜稍L那門專業(yè)課自己沒考好吧,那天正趕上小感冒發(fā)燒的第一天。 空調(diào)外機嗡嗡作響,琴房有窗的那面墻沒做隔音,吵得沈歲進更加不滿意自己練的曲子了。幸虧下星期就要去瑞士度假了,不然在這個暑假,要聽一整個夏天的空調(diào)外機嗡響,沈歲進覺得自己會得神經(jīng)衰弱。 “小進、小進,你下來一下?!泵方愕穆曇粲謴臉窍聜鱽?。 “什么事兒呀?”沈歲進撂下手里的節(jié)拍器,起身往樓下走。 一打開琴房的門,里外冷熱交加,讓沈歲進覺得整個身體的皮膚表面,起了凝結(jié)作用,掛上了一層薄霧一樣,黏黏糊糊。 沈歲進的真絲裙擺到了夏天,開始真正神采飛揚。不過眼下正午的太陽太毒,任憑這裙子再怎么翩躚起舞,擺起的弧度,多少有點狼狽的意味在里頭。 今年夏天,才真正入伏不久,怎么就這么熱呢? 院子里的杏樹,已經(jīng)爛了一地熟透的黃杏。梅姐只拾掇掉一半的爛杏,她說留一半在地里沃沃土,來年這杏樹才能結(jié)果結(jié)的更好。 沈歲進還沒下到一樓,就聞到了樓下傳來的陣陣爛熟杏子味兒,這氣味讓她覺得甜膩得慌,又混雜著一股爛果子的酒精味,別提多讓人堵得慌了。 沈歲進緩步下樓,看見正門口強烈的日光里,站著一個被陽光暴曬的身影。 是一個看著年紀不大的小姑娘,腳邊停著一只老式牛皮行李箱,里面鐵定塞爆了衣服,看起來就沉甸甸的。身形長瘦,穿著一條不透氣的假真絲裙,大約是材質(zhì)太不透氣了,把姑娘捂出了滿頭滿臉的汗。還有那高原蘋果似的的雙頰,在蒸騰的暑氣里,居然叫人看出了一盤沸水里煮開的紅蝦子感覺。 梅姨說:“她說她找人?!?/br> 沈歲進問:“你找哪位?。俊?/br> 小姑娘說:“我找我媽?!?/br> 沈歲進打量著她:“這里是錦瀾院2巷13號,你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小姑娘晃了晃手里的紙條,照著上面的字,念了一遍,語氣堅定:“錦瀾院2巷13號,沒錯兒,就是這里?!?/br> 沈歲進疑惑的問道:“你媽哪位???” 小姑娘目光堅毅:“徐慧蘭,徐女士?!?/br> 沈歲進險些一個趔趄,從最后一階樓梯上跌了下來。 她說什么——?她找徐慧蘭,徐慧蘭是她媽?。?/br> 沈歲進的頭皮驟然發(fā)麻,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頃刻間覺得家里這是要出大事了。 徐慧蘭才三十五歲,眼前這姑娘看著和自己一般大的年紀,少說十七八。往前推算的話……這孩子應(yīng)該是徐慧蘭在和她一樣的年紀生下的。 老天爺,這都是什么離譜劇情。好好的,徐阿姨怎么冒出來一個這么大的女兒? 梅姐冷著一張臉,睥睨著眼前這個鄉(xiāng)下來的小丫頭,冷靜的考究了一會,覺得這丫頭的五官,沒有一絲一毫和徐慧蘭有相像之處,怎么看,都不像是從徐慧蘭肚子里生出來的。 不過徐慧蘭嫁給沈海森這么些年,至今沒有生養(yǎng),這讓梅姐也心存疑惑,難道說……真是徐慧蘭少不更事,年輕的時候留下一筆糊涂賬,才導(dǎo)致的不生養(yǎng)? 梅姐顧慮了下,還是先把人請進屋,不過語氣冷冷的:“你先進屋吧,外面太陽毒,要中暑的。” 梅姐抬了她的行李,小姑娘不好意思極了,那股子熱情勁兒都快把梅姐給弄暈了。 “阿姨,您放著,我自己來就好。我多大人了,用不著您抬!” 看著她不客氣的把牛皮箱拎進屋,梅姐又恍惚的覺得,那股熱情勁兒里透著一股鳩占鵲巢的味道。 咋這么自來熟呢? 梅姐去鞋柜里給她揀了一雙客人用的拖鞋,讓她把腳上的臟鞋子換下來,別踩臟了家里的全屋地毯。 小姑娘確實不怕生,換上拖鞋就在屋里溜達,絲毫不畏懼沈歲進正目光嚴峻的端詳她。 梅姐嫌她不安分,用命令的口氣說:“你先去沙發(fā)上坐著吧,我去給我們太太打個電話?!?/br> 打電話前,不放心,又跟她確認了一次:“你說徐慧蘭是你什么人?” 小姑娘一屁股坐在了沙發(fā)上,仰起天真無邪的笑臉,肯定無誤地說:“我媽?!?/br> 沈歲進和梅姐互相對望了一眼,沈歲進點點頭,示意梅姐可以打這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