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書迷正在閱讀:求生公式[無限]、撩走女主白月光、尚書相公養(yǎng)成記、我老公是星際政府發(fā)的、斷袖兄弟是女郎、如果我還你一個青春、醒來后我變成了破廟門前的石獅子、寒總,夫人這次真死了、天命毒妃、天價寵婚凌少別太壞
是日的生辰宴,除那盤炒雞是個意外,其他都十分順利,眾人吃飽喝足,又聊得高興,將近宮門快下鑰時,才不舍散場。楊子楚殿后,幾位學士相繼踩上馬車,道過別,馬車便悠悠散散往翰林院方向去。 目送馬車行遠,莫輕輕從婢子手里接過竹籃,道聲謝,便也要施禮告辭。 “師夫人,今日多謝您的款待。” “小娘子客氣,要謝也是我該謝你才是。若非你做了那一桌好菜,豐盛又可口,大家哪能這么高興?!?/br> 師婉容說罷,拍拍她的手,看眼天色,“這天馬上要黑了,你一個姑娘家,獨自走路也不安全,讓瑾兒送送你?!?/br> 早已走慣夜路的莫輕輕,下意識要回絕,不想蘇瑾先一步走到跟前,替她應(yīng)下:“娘,您先進去休息,我會送輕輕回去的?!?/br> 她微微一笑,于是也沒多說什么。 師婉容頗贊賞地看眼自家開竅的兒子,便安心回了府。 蘇瑾接過她手里的竹籃,溫聲道:“我們也走吧?!?/br> 彼時天色雖暗下,但路上行人還是很多,大小攤販挑起擔子推著車,上街為夜市做起準備。路兩旁已擺起長長隊伍,有的還掛起了燈籠,照亮攤子上的物什,碰見有趣的,莫輕輕總是要停下逗留片刻。 姑娘像只隨時會跳開的兔子,縱使緊緊跟在她身旁,蘇瑾還是免不了有那么一瞬看丟人,思忖一番,低聲問:“輕輕,戀人間還能做什么?” 莫輕輕看眼男子,吹了吹手里的風車,笑吟吟反問:“你還想做什么?” 話音才落,只見蘇瑾朝她伸出手。 “牽手呢,可行?” 她一愣,低眉忍不住笑,須臾后,將自己的手也搭上去。 “自然可以?!?/br> 眉眼間登時染上幾許驚喜與欣然,蘇瑾牽起那只手,領(lǐng)著姑娘便在漸漸繁鬧的街上穿行玩樂。 第111章 夜色濃稠時, 黃暖的燭光,透過半拉開的雕花窗子,從屋里溢散出, 于夜空中劃開一團暈亮。 文君琇立在窗前,看著堆在書案上的形形色色物什, 低頭好半晌,又抬起, 望向?qū)γ婷佳酆Φ墓媚铩?/br> “蘇公子用這些,就把你給拐走了?” “胡說。”莫輕輕笑剜她一眼, 扒拉起回家這一路的收獲,興致不乏,“這些可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br> 幽幽嘆口氣,文君琇搖搖頭, 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慵懶地倚靠著,像個小老太太般感慨:“如今就連掌柜的都要成親了?!?/br> “不是成親,是談戀愛?!?/br> “不管談什么, 成親肯定也是遲早的事?!?/br> 將小木馬擺到硯臺前, 莫輕輕笑看文君琇一眼, “你這是又被大娘催著說親了吧。” “唉,我娘好不容易消停一陣子,結(jié)果今日有媒人上門, 她又開始給我張羅了?!蔽木L說著撇過頭, 看向正苦思怎么擺那些小物什的莫輕輕,頓了頓, 問, “掌柜的, 女子成親后真的只能守在家嗎?你日后若是跟蘇公子成了親,食肆還開嗎?” “當然開了,這可是我的心血?!?/br> “那若是蘇公子不讓呢?” 看一圈四周,莫輕輕將風車插到窗臺前,偶然一絲夜風從窗子外鉆進,立即吹得那幾片彩色扇葉呼啦啦轉(zhuǎn)動起來。 她滿意地拂了拂掌心,笑道:“若他是那樣的人,我便不會嫁。若我嫁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是那樣的人,我便會和離,不再要他。” 將其他的物什也一一擺上,莫輕輕才拿起最后那顆盈盈可握的香球,遞給文君琇,“喏,這個好看,是給你挑的。放心,食肆絕不會因這種原因關(guān)門。只要你愿意,這里也永遠有你的一席之位?!?/br> 接過香球,握在手里,文君琇愣怔須臾。香球中并未置放炭火,可她卻仍覺得,有絲淡淡地暖意正蔓上掌心。 “謝謝掌柜的。” “好了,別胡思亂想。我得去睡了,明日還要去城東店里看看,你也早點睡?!?/br> “嗯?!?/br> 待莫輕輕進了屋子,文君琇才收視線,看向窗前那只轉(zhuǎn)得歡快的風車,良久,微微一笑,起身關(guān)好窗子,也端著燭火入屋歇著了。 城東分店是在十日前開張的,或是食肆本身在臨安就尚有名氣,又或是占了位置便利,畢竟這條街茶肆居多,而食肆唯她這一間。開張第一日,分店生意就好得出乎眾人意料,接下來這幾日,更不見有絲毫清冷。 翌日,莫輕輕用過早食便去了城東。 踏入店內(nèi),看眼座無虛席的外堂,她眉眼含笑地走到柜臺前。 “曾叔?!?/br> 正專注盤算賬簿的曾驍聞聲抬起頭,瞧見莫輕輕時,立即高興道:“掌柜的,您來得正好,這是這幾日的賬,我剛整理好,您過過目?!?/br> 莫輕輕接過賬簿,翻看幾頁。 “生意還挺不錯的?!?/br> “可不是嗎,尤其這兩日,掌柜的您推出的那些茶膳,不知有多受食客喜歡?!?/br> 不同于城南的食肆,特色在于食單更新快,且有著大量的隱藏食單,容易吸引那些愛嘗新,享受吃食,或是突發(fā)奇想要吃某樣菜的食客。 城東的食肆,最大的特色其實是以茶入菜,大力推廣茶膳。 她打聽過,這條街之所以會興起大量的茶肆,主要原因還是附近住了許多愛飲酒吃茶的文人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