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書迷正在閱讀:錦繡田園:農(nóng)女種田要發(fā)家、大佬的撒嬌精太甜了怎么辦、街溜子夫君竟然是最強(qiáng)的[穿書]、錦鯉空間:全家穿到古代去逃荒、閣臣夫人日常、我是年代文里的炮灰前妻[八零]、遲時也將逢、從修真界回來后我火了、末世重生后我撿到了反派boss、神秘顧爺掌上寶
沈卿清說得肆意,絲毫不管秦子衿陡然沉下來的臉色。 奚荀如白紙般純粹,不是給沈卿清這么在言語間糟踐的。 秦子衿聽得火大,陡然推開了面前的茶道:沈小姐的提議我會考慮,在下先告辭了,另外,奚荀此人并非如沈小姐所言那般輕賤,望沈小姐言語間注意些,若是國主聽到了,定是不喜沈小姐這樣的言論。 想要讓沈卿清收斂點(diǎn),也唯有拿國主壓著了。 哦?你也瞧上奚荀了?這么維護(hù)他?嘖嘖嘖,可惜了,我們成親那日定會請你來瞧瞧的。 不過嘛,就憑你,還不配拿國主來壓我,你就不怕走不出這道門么? 沈卿清看似答得平靜,實則已經(jīng)氤氳著怒氣了,畢竟她很是討厭自己的東西被別人覬覦,她向來很是討厭與別人用著同樣款式的物件。 便是瞧上同樣的男子,她也不喜。 瞧上奚荀? 秦子衿心想,怎么可能? 她不過是想到奚荀總是哭鼻子,性子又軟,看不慣沈卿清這般詆毀她的學(xué)生罷了。 她可沒這些成家立業(yè)的心思。 嗯,應(yīng)當(dāng)是沒有的。 如此想了一通,她心下便已豁然,對著沈卿清道:此為鬧市口,若是沈小姐想讓我走不出這扇門,必是選擇偏僻之處,所以在下想必性命是能保全的。何況,在下是回府取個物件,與奚家主言明了,過片刻便回奚府,在下若遲遲未歸,想必家主也不會坐視不管,殿試前夕,沈小姐也不想自己惹上麻煩罷? 這話倒是秦子衿胡謅的,她本來就是要回家的,只是沈卿清聽了這話卻不得不思量了,她先前雖說奚府保不了秦子衿,也不過是訛她,若是真想保,奚府還是能保全的。 故沈卿清倒是沒再言語,秦子衿推開門便下去了,她走得飛快,拉過李之遙便重新租了輛車,往家中趕去。 沈卿清的丫鬟瞧見秦子衿下來了,便也沒攔著了,畢竟她們也默認(rèn)是自家小姐讓人家下來的。 因著這件意外之事,秦子衿她們自回去后便沒出過門,只在殿試那日,才租了輛馬車,往宮里趕去。 此次會試共選出了三百貢生,為國主親自考核,考核的順序是從后往前,每十人一組,所以秦子衿她們便成了考核的最后一組。 因著是在國主的宮殿外候著,大家也不敢隨意走動,皆是躬身站著,只等著叫到自己,除非是方便之類的情急之事,才可通融一二,離開此地片刻。 有些考生這輩子哪里想到還能見到國主啊,想著一會兒便要在國主面前答題,便緊張地雙手直抖,而有些則是緊張地時而便要去方便。 這樣緊張的情緒,倒是渲染了不少周圍的考生,惹得在場頻頻有考生請示著要去方便,眼瞧著場面略有些混亂,秦子衿無意間感覺自己被撞了一下,好像是急著去方便的哪位學(xué)子撞到了她,秦子衿便拍了拍衣襟,也沒在意。 她們那組是本次會試的前十名,心態(tài)皆是與后面的學(xué)子們不同,大家皆是躬身立著,并未有過多的竊竊私語,連身旁看著的官員都滿意地微微點(diǎn)頭。 畢竟,這里面,可是有兩位得罪不起的人物,所以官員們對她們這組的關(guān)注也比旁組要多上許多。 先前進(jìn)去的有些學(xué)子,自出殿后臉上的神態(tài)便能猜想到她們發(fā)揮地如何,神采飛揚(yáng)的便是不錯的,甚至是得了國主夸贊的,垂頭喪腦乃至痛哭流涕的,便是發(fā)揮失常的,或許是得了國主斥責(zé)的。 最夸張的是一位學(xué)子,竟是由宮人抬出來的,此人竟然當(dāng)?shù)顕槙灹恕?/br> 見此情況,倒是讓那些心態(tài)不穩(wěn)的學(xué)子們更為緊張了些。 秦子衿她們進(jìn)去前,沈卿清特地走在秦子衿身側(cè)提醒道:別忘了你我的約定。 秦子衿則拍了拍沈卿清的肩道:記著呢。 沈卿清嫌惡地將肩膀拍了拍,她可不覺得秦子衿有跟她勾肩搭背的資格,卻也在心中嘀咕,明明那日秦子衿還是那副屈辱的模樣,怎的今日便如此配合了? 難道是這許多天想通了? 沈卿清想想也是,從來便沒有人能對抗她們沈府的權(quán)勢的,配合的自然好,不配合的便讓她們從眼前消失就是。 女尊國國主姓林,瞧著面相倒是和藹,但是常年身居高位,倒是自帶威勢,國主倒也不需做出那副惹人害怕的嚴(yán)肅模樣,便足夠讓眾人敬畏。 瞧見她們幾位進(jìn)來,便道:我瞧著敘白跟卿清也在這組,便先考察你們倆罷。 趙敘白今日收起了那副風(fēng)流的模樣,也未帶折扇,而是穿著一身玄墨色衣衫,趁得她今日瞧著倒是沉穩(wěn)了許多。 沈卿清身上依舊是上好的料子,只是在國主面前,她身上尋常墜著的那些名貴物件倒是少了許多,只留了國主賞賜的一枚玉佩戴著,沈卿清想必是沒這巧思來討好國主的,想必這是沈?qū)④姷氖止P。 見著國主,便是沈卿清這么張揚(yáng)的人,也是收斂了心神,裝作一副耐心聽題的模樣來。 此次考察是國主的貼身宮女將這許多考題,隨意拿出一張遞給國主,因著考察的人眾多,國主也不可能當(dāng)場便想出三百個考題出來,自是有人提前寫好,留著國主到時念出來的。 此次考試,亦有幾名考官于殿旁監(jiān)督著,順便替國主記錄與整理她與學(xué)子的對話,方便為國主給考核結(jié)果時起一個提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