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書迷正在閱讀:錦繡田園:農(nóng)女種田要發(fā)家、大佬的撒嬌精太甜了怎么辦、街溜子夫君竟然是最強的[穿書]、錦鯉空間:全家穿到古代去逃荒、閣臣夫人日常、我是年代文里的炮灰前妻[八零]、遲時也將逢、從修真界回來后我火了、末世重生后我撿到了反派boss、神秘顧爺掌上寶
李之遙瞧著這件倒是很襯她的身姿,便直接拉著秦子衿換上了這件,秦子衿本來不愿意,但是李之遙說如果她跟往常穿得一樣隨意,便是不尊重國主的宴會。 于是李之遙好說歹說之下,秦子衿終于是換上了。 奚荀卻不知道這回事,他覺得秦子衿是故意穿得比旁人都要俊俏幾分,引得在場的男子皆都羞著一張臉偷偷朝她看,奚荀自己也是紅了耳廓,他從未見過這樣打扮的秦子衿,叫他瞧得移不開眼。 當然,這樣的并不止他一人。 奚荀心中那股莫名的占有欲便上來了,方才想著秦子衿來了便好,現(xiàn)在卻想著她為何要來,怕是過了今日,便有許多人要請秦子衿去府上做客了。 秦子衿早已瞧見了奚荀,看著他略帶怨念的眼神,秦子衿不知為何略有些心虛,她想起那日她直接逃也似的離開,也不知奚荀在宮殿外站了多久。 不對啊,近日這國宴男子原來是不用戴帷帽的么?不然她怎么能瞧見奚荀的眼睛呢? 秦子衿方才覺得自己真是后知后覺。 奚荀可是第一次在這么多人面前摘下他的帷帽,原先只是秦子衿一人瞧見了他的面貌,如今卻這么多人都能瞧見。 秦子衿略一望去,發(fā)現(xiàn)有許多女子都盯著奚荀在看,心中便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lrm; 第四十二章 此次國宴來的人眾多,而這許多人中,秦子衿與奚荀,無疑是在場最受關注的二人。 她們二人,一人為新科狀元,一人為新繼任的禮部侍郎,且這二人,為人低調(diào),甚少露面,許多人對她們多有好奇。 都城的許多家族都想借著這樣的機會見一見這二人,因此這次的國宴上來的人比往常都要多些,國主雖不知緣由,但舉辦宴會便是為了,尋個理由君臣同歡,自是來的王公貴族們越多越好。 這些情況,自有負責的官員匯報給國主,在這樣的場合,國主往往會遲一些到場,給在場的官員們一些自由交際的時間,若是她去了,她們便拘束了起來。 所以國主往往是在宴會開始后一個時辰方才到場。 奚荀坐在男子專屬的桌席那邊,隨意飲著桌上的百花釀,這酒清甜可口,不易醉人,奚荀一時貪杯,便多飲了幾口。 一雙好看的眸子沾染上一絲醉意,朦朧間又望了幾眼秦子衿。 秦子衿已經(jīng)被李之遙拉著在女桌那邊坐下了,女子飲的酒大多烈一些,秦子衿抿了幾口不勝酒力,腦中有些混沌。 碰巧此時又有許多官員領著自家的兒子,來與她寒暄,一時圍在她周圍的人便多了起來,空氣越發(fā)稀薄,秦子衿感到有些頭痛。 她隨意應付了幾句,便借口還有些要緊事落在翰林院處,支開了這些前來寒暄的人,李之遙只能替她應付著。 而秦子衿則步行至花園處透透氣,醉意間她越行越遠,不知覺行至一處涼亭,此處恰好有風有水,秦子衿很是滿意,便在此亭中坐了下來。 這些大臣的意圖她不會不知曉,只是她實在疲于應付,她不想將自己的婚娶之事當做仕途上的籌碼,這是她來到這里之后始終無法融入的時刻。 她的命運,她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卻不會為旁人牽制。 奚荀也有些醉了,以他的身份,他也不便在宴席上與女子多作交談,索性便離席躲至花園處。 遠離了宴席上紛擾的嘈雜聲,奚荀感覺耳邊清靜了許多。 他倚在一株桃樹下,微風拂過,花瓣落至他眉間,奚荀伸手輕輕拂過,微醺的眼眸看著遠處,不知在想些什么。 奚侍郎一人躲在這里,好生無趣。 這位是刑部尚書的女兒方瑜,先前奚荀監(jiān)督沈卿清的案子時她偶然見過一面,打聽之下才知這位便是新繼任的禮部侍郎。 今日的國宴她也是聽聞這位禮部侍郎會來參加,她才與娘親同來,因著她也想瞧瞧這禮部侍郎帷帽下到底是怎樣的容貌。 誰知這宴席還未多久,她便瞧著奚荀離席進了這花園,幾經(jīng)躊躇之下她還是跟了過來,實在是因為今日一見,奚荀容貌太過驚艷。 她今日的目光便鬼使神差緊跟著他,何況她又喝了些酒,神智便沒有往常那般清醒,今日行事更是隨心而動。 方小姐,方尚書怕是在尋你,你還是快些回去罷。 奚荀瞧著陡然湊近的方小姐,往后悄悄退了一步,與她拉開了一些距離。 這樣近的距離讓奚荀心下嗅到一絲危險的訊號,他的酒也醒了大半,繞過方瑜就想離開這里。 方瑜此時醉意上涌,腦中理智渙散,見奚荀要走,伸手便想攔住他,奚荀心中驚慌,往后退了又退。 終于退無可退時,他心中思量,該如何自保。 這位同僚怕是醉了吧。 秦子衿估算了一下時間,怕是快到了國主駕臨的時候,便從湖心小亭上往回行去,正行至此處,卻瞧見了這一幕。 奚荀的心思她心中明白。此刻顯然也是被驚慌到了,秦子衿并未看清此位女子是誰,并索性以同僚相稱,如此也不容易出錯。 這方瑜正舉著的手被秦子衿強行摁下,如此美事被人打斷,方瑜心中正是惱怒的時候,回頭正想問候秦子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