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書迷正在閱讀:錦繡田園:農女種田要發(fā)家、大佬的撒嬌精太甜了怎么辦、街溜子夫君竟然是最強的[穿書]、錦鯉空間:全家穿到古代去逃荒、閣臣夫人日常、我是年代文里的炮灰前妻[八零]、遲時也將逢、從修真界回來后我火了、末世重生后我撿到了反派boss、神秘顧爺掌上寶
哼,這幫家伙,真當我已老了是么?這幾年話里話外都在催著孤立太女,孤還坐在王位上呢! 這日,御史們又一次聯(lián)名上書催促國主早立太女之事,國主瞧見便摔了折子發(fā)怒道。 恰好此時璃貴夫也在現(xiàn)場,他正好是端著養(yǎng)生湯來獻給國主,湯還未放下,國主便突然發(fā)怒,驚得璃貴夫差點端不穩(wěn)這湯。 璃貴夫將這湯放置在案上,才小心繞至國主身后,揉著國主的肩膀柔聲問道:是誰惹妻主生氣啦?璃兒瞧著妻主近日好似有些疲憊,璃兒可心疼啦,璃兒特地熬了這養(yǎng)身湯為妻主解解乏,璃兒伺候妻主喝一口好么? 國主聽完臉上的怒氣才消融了一些,轉而握住璃貴夫的纖纖玉指,揉搓了幾下才道:若人人都能如璃兒這般對孤便好了,這群人,孤正是壯年,便日日催著孤立太女,豈不是在咒孤早死? 國主也只有在這里才能吐槽御史們,畢竟御史自設立起的職責本就是監(jiān)察一切,若是她在朝堂上發(fā)怒,便就是打了老祖宗的臉,國主是推崇仁孝之人,自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璃貴夫聽聞,便順著國主的話氣呼呼嗔道:妻主正是好年華,哪里需要去立太女啦?王女們也正是大好年華呢,璃兒覺得妻主現(xiàn)在不立太女自有妻主的道理,說不定妻主是想再考驗考驗她們呢?璃兒覺得九位王女都好厲害,若是讓璃兒選,璃兒一時也是選不出這合適人選的。 璃貴夫說完,才意識到后宮不得干政這條,自知自己嘴快說錯了話,璃貴夫偷著瞧了一眼國主的臉色,發(fā)覺國主好似并不十分生氣,他便趕緊跪了下來請罪,生怕國主降罪自己。 國主原本覺得璃貴夫僭越了,畢竟哪怕她再寵他,他也始終是后宮之人,立太女這樣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來置喙。 但國主又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的璃貴夫,心里邊想著還是自己平常寵他過甚,才致使他說話如此這般口無遮攔,說到底來還是自己的錯。 國主瞧著璃貴夫雖說無法無天說了他不該說的話題,但他卻也沒有恃寵而驕,反而立刻知道自己有錯而跪在了地上請罪,終歸是自己尋??v出來的人,國主也不忍苛責,只罰了璃貴夫半月的份例便作罷了。 璃貴夫心中喜不自勝,知道這是國主不忍心罰他,他又軟軟求饒了幾句,才顫巍巍站了起來,一站起來,他抬著眼瞧著國主,眼中便蘊含了一汪眼淚。 國主條件便心軟了半分,再沒說什么嚴厲的話,只輕輕捏了捏他的鼻子,警告他下次切勿再多說。 只是璃貴夫說的這話,國主倒是并未反駁,也不知她心中是贊同還是反對。 只是國主的心思向來深不可測,哪怕是在她身邊待久了的人也難以猜得全部,只是如今國主的態(tài)度表明,她確實暫無立太女的打算。 國主沒有這個打算,王女們心思卻活絡了起來。 若說從前她們沒有旁的心思,是因為大家皆以為,分府之后國主必定會立大王女為太女,但是如今遲遲沒有動靜,是不是意味著她們也有機會呢? 如今太女未立,國本不穩(wěn)。 朝中的大臣們自然分成了許多派,各自擁護著自己看重的王位繼承人。 先前后宮的貴夫們大多以爭寵為主,如今他們的心思大多放在自己的女兒身上,畢竟若是能繼承王位,這長久的好處可比這一時的爭寵重要多了。 這么一來,反而更加沒人與璃貴夫去爭國主的寵愛了。 后宮中硝煙四起,一場看不見的戰(zhàn)爭開始拉開帷幕,甚至連無心爭權的王女們都被逼著加入了這場戰(zhàn)爭。 但若說誰是勝算最高的,卻沒人知道。 但若說誰是支持者最多的,自然是大王女,而另一位卻是九王女,這自然是因為九王女深得國主的寵愛,那些壓她的大臣多也是賭徒心態(tài)。 九王女純屬是被逼著加入這場戰(zhàn)爭,她根本無心參與這些,這閑散王女的生活是不有趣嗎?為何人人都要爭那無趣的王位呢? 九王女林知之想不通,日日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但大臣們卻以為她是在藏拙,而其他的王女們卻以為她在裝腔作勢。 當然這些都是在私下秘密進行著,而這也只是拉開了一個帷幕罷了。 秦子衿她們雖然身在翰林院,但官場之事多少也能沾染一些,所以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但此事事關重大,她們并沒有人參與其中,多是持中立態(tài)度明哲保身。 這樣的事件,秦子衿前世在史書中讀過不少,但第一次親身旁觀還是頭一次,真實經歷總是比在書中讀到的,要更加殘酷也更加真實。 但秦子衿并不想?yún)⑴c其中,對她而言他想做的并不是去效忠哪一位太女,而是每一任國主。 無論是誰坐在下一任國主的位置上,她都會一樣效忠她。 秦子衿對這一點看得很透,但她如今的煩惱卻不是這個,畢竟她沒有參與其中。 她如今思考的是,她如何才能給奚荀一個未來? 論家世,她是寒門,家中并不富裕,甚至連像樣的聘禮都拿不出來,奚家是世家大族,歷史悠久,在門戶上她們并不匹配。 論官職,她如今只在翰林院,雖說是新科狀元,但升官卻不是一時能成,翰林院尋常來說三年才得一升遷,奚荀卻等不了這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