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書迷正在閱讀:保命從閉嘴開始[穿書]、和死對頭穿書了、穿成女配后,時太太只想搞錢、催債之路、穿成作精女主的炮灰meimei、戰(zhàn)龍歸來、女配決定撕書了、傅太太請把握好尺度、原來我是極品對照組、無雙皇子,開局被奪至尊骨
余助低聲道:“顧仲玉,你家有姬妾嗎?” 顧瑀搖頭,“我爹年輕時聽了個算命先生的話,若是他一輩子專心專意,我娘便是他命中的貴人。若是他三心二意,我娘就是他的劫數(shù)。我爹深信術(shù)士之言。他本就好財,在女色上看得淡。故而家里雖有女使,卻無婢妾?!?/br> 余助抬頭看看身側(cè)神情各異的太學(xué)子,再踮腳回頭,看著后面安靜下來的無數(shù)閑漢,喃喃道:“風(fēng)起青萍,三山雷動。恒娘她……可想好了?” 顧瑀老實回答他的問題,卻換來一句牛頭不對馬嘴的評價,氣得斜他一眼:“什么風(fēng)呀雷的,你打什么啞謎?” 「程先生」是一個眼眉淡遠(yuǎn),意態(tài)蕭然的女子,此前一言未發(fā)。此時聞言,微微一笑:“算術(shù)之上,此題無解?!?/br> 娘子們將這回答再次重復(fù),傳揚開去。廣場之上,回蕩著一片片「無解」「無解」的聲音。 余助再次回頭,看著圍觀閑漢們的臉色漸漸變了,此前都是抱拳撇腿的站姿,如今不知不覺,個個站直了身體,放下了手膀。 恒娘站在人群之前,假裝對這樣的情勢無所察覺,只牢牢看著胡儀:“祭酒,天下丁口失衡,不止受害于溺嬰的惡俗,還受害于姬妾制度這樣的惡政。姬妾之制,使得良家女子盡為高門大戶所得,使得男子無法婚配適齡女子。這樣的惡政,豈非有害于天下社稷? 胡儀臉色也變了。他再沒想到,薛恒娘的膽子竟是如此之大。 此前提出男子守夫節(jié),已是匪夷所思。如今竟如莽牛一樣,拖著女子,挾裹閑漢,一往無前地朝這條道路盡頭狂奔。 不過若說她完全莽撞,倒也不是。她居然還能想到,事先將天家從她這個局里擇出去,以此來爭取來自最高層的支持。 可是,皇帝真的會支持她嗎?就算是皇帝,也不是為所欲為的呀。薛恒娘她知道皇帝的無奈嗎? 就在他腦海中無數(shù)閃念,不知如何應(yīng)答之時,忽然聽到城墻之上,傳來極大的聲音,竟似許多人一起高喊:“陛下,萬萬不可!” 廣場之上,無論是同聲共氣的娘子們,還是后排無數(shù)沉默的男子,此刻齊齊抬頭,望城墻上頭望去。 原本人頭濟(jì)濟(jì)的城墻上,望樓之下,只剩皇帝一人帶著宮娥內(nèi)監(jiān)站著,剛才圍在他身邊的一群臣子忽然不見了蹤影。 按制,宣德門上的望樓用重檐歇山頂,屋檐如雙龍斜飛,樓體巍峨寬闊。 皇帝身子原本肥碩巨大,在這樣恢宏的背景下,也顯得有些孤零起來。 恒娘大奇,瞪大眼睛,不知道發(fā)生何事。 待「此乃亂命,臣等不敢與聞」的聲音再次從城墻后面發(fā)出,恒娘才發(fā)現(xiàn)奧秘:原來他們都跪下去,身影被墻垛遮住,所以從下面往上看,再看不到諸臣的身影。 北風(fēng)愈緊,顧瑀披著件厚實錦袍,也冷得把手揣袖子里。用肘拐子捅捅余助,問道:“官家發(fā)了蒙?這會兒下什么亂命?” 余助臉色凝重,無暇理會他。 三丈高的城墻上,皇帝看著眼前跪了一地的臣子,小眼睛中閃過一道凌厲寒光:“朕不過想讓你們議一議薛氏這提議,諸位卿家何故做出這等姿態(tài)?這是要挾朕?” 左仆射抬起頭,厲聲道:“陛下,天下可議之事萬千,獨薛氏之議不需考慮,全無絲毫可取。從古至今,治國之策如恒河之沙,不可勝數(shù)。 然其中斷無一語,涉及廢姬妾之事。難道無數(shù)賢人能臣,竟沒這婦人有眼光? 簡直荒謬至極。這些話純屬瘋婦妄言,陛下便聽到,頂多置之一笑,焉能讓這等瘋言妄語登入朝堂?還令臣等商議?” 右仆射亦應(yīng)道:“天下大事紛紜,政事堂實無時間精力,浪費在毫無意義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上?!?/br> 樞密使年老,顫巍巍伏于地,說的話卻叫城頭人人心頭一凜:“陛下,暴秦之世,天子法度達(dá)于家室內(nèi)帷之中,致使家族分崩離析,父子婆媳為敵,人人爭利,無人言禮。 家不家,國不國,遂二世而亡。今陛下如用薛氏之言,是重蹈暴秦覆轍,以天子之劍凌駕內(nèi)帷之上,此乃亡國之兆,臣請陛下三思?!?/br> 御史中丞森然道:“臣附議。陛下若一意孤行,臣只好向陛下請辭,自逐于鄉(xiāng)野。臣竊以為,如此亂命,荒謬絕倫。陛下便盡起天下之士,也未必能得奉詔之人。” 眾臣如得靈感,齊聲道:“臣等愿與御史同進(jìn)退?!?/br> 皇帝依舊慢慢搖著身軀。許都知扶著龍腰的手,感受到一陣陣輕微的顫動。 過了一會兒,皇帝終于停止略顯僵硬的搖擺,換了副輕松口氣,笑吟吟道:“適才戲言耳,諸卿多慮了。都起身吧,來人,扶一扶樞密使?!?/br> 伸手一指樓下,問道:“當(dāng)下形勢,眾位卿家以為,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左仆射站起身來,目光往下一掃,看到人群中那個青衣人影,目中難掩厭惡之意:“今日婦人詣闕,千古未見,實屬荒唐。臣以為,婦人愚昧,難以曉諭大義,莫若叫禁軍徑直驅(qū)散,盡快了了這場鬧劇,以免遺下后世之譏。至于首惡,卻需從重懲處,斷不能容這等jian猾惡毒、cao弄民意的妖女留于世上?!?/br> 頓了頓,又道:“陛下昔日愛惜此女見識胸襟,特賜陪侍東宮的無上殊榮。此乃陛下一片惜才之意,臣亦深知。然此女不思感戴天恩,鬧出今日這場荒唐,辜負(fù)圣上心意,實是萬死莫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