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原配 第11節(jié)
陳氏等人一進院子就被這陣仗嚇到了。 “咋了這是要擺攤???” 他們放下鋤頭去打水洗手,柳氏高聲道:“弟妹說這叫露天燒烤。” 可不就是又燒又烤嘛。 江挽云見人回來了,便把洗好晾干的燒烤架擺好,點燃下面鋪好的木炭,用小扇子扇了扇,待大部分木炭都紅了,給燒烤架上刷油,而后擺上串串。 陸家人都圍過來看,江挽云熟門熟路地刷油,翻動。 辣椒油是她秘制的,混合了多種香料,刷在食材上,紅亮亮的,與蔬菜和rou類的顏色絕配,經(jīng)過高溫炙烤,夾雜著辣椒花椒胡椒和各種蔬菜被烤熟的香味彌漫開來。 香飄滿園。 離天黑不遠了,她可得趕快,先熟的蔬菜先撒上秘制辣椒孜然粉,再刷油,翻烤兩下放在盤子里,放上另外的開始烤。 她的燒烤架做得長,一次可以烤二十幾串。 “好了,快趁熱吃。” 隨著江挽云的招呼,傳林先跑過來,端了盤子到吃飯的桌上去。 先上的是蔬菜,烤得焦黃的土豆片,藕片,軟綿綿的韭菜,白菜,蘑菇,焦脆的年糕和小饅頭,每一串都裹著調(diào)料,看得人食指大動。 方才烤的時候他們就被香得不行了,如今終于吃上了。 “這種吃法倒是新奇,我覺著味兒好得不得了,比炒著吃好吃多了?!绷铣A艘豢诳就炼蛊謬L了一口烤饅頭片,一時間分辨不出哪個更好吃了。 “我覺著這佐料好吃?!标懹枭浇涌诘?。 “唉,想不到三弟娶了媳婦,我們也跟著沾光了。” 王氏道:“若是我們都來做這個,豈不是很快就能賺錢了?!?/br> 柳氏頓住,陳氏看了王氏一眼,陸予海自覺自己媳婦丟人,打圓場道,“大家快吃,一會兒涼了。” 這時江挽云又端上來一盤烤rou和烤魚。 “三弟妹你也快些吃吧?!绷险酒鹕恚拔襾韼湍憧?,我看著還挺簡單的?!?/br> 王氏見柳氏往燒烤架邊走,她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是啊,三弟妹快吃,我和你二嫂來就行,哪能讓你一個人忙活。” 江挽云見她倆主動,笑道:“成,我教你們?!?/br> 她拿了串五花rou在旁邊邊吃邊指導(dǎo)。 柳氏和王氏一人站一邊,一人烤rou一人烤菜,cao作不難,她們很快便學(xué)會了。 “嗯~這味兒真香死了?!庇偷温湓谀咎可霞て鹨魂嚌庀?,柳氏趕緊把油刷開防止再濺下去,那可太可惜了。 江挽云道:“rou可以烤久一點,焦脆最好,菜的話烤熟就行,久了會糊?!?/br> 王氏問:“這架子定做的話花了不少錢吧?” “也沒多少,就兩百文,可以用許久的?!?/br> 王氏又道:“若是我的傳福能有你這么好的廚藝就好了,他現(xiàn)在跟著木匠學(xué)手藝,雖說包吃包住,但沒有一分錢拿,逢年過節(jié)還要給師父買東西孝敬,還得再過幾年才能出師,出師了也沒本錢自己開鋪子,也就還是留在木匠鋪干活……” 柳氏平日里最聽不得王氏絮叨這些,誰家的孩子學(xué)手藝不吃苦的,錢有那么好賺嗎? 現(xiàn)在說這些,不就是眼紅三弟妹的手藝嘛。 柳氏道:“那你讓傳林給三弟妹當(dāng)徒弟啊,他也七歲了,讀不了書就趁早學(xué)點啥?!?/br> 柳氏心直口快,說話也沒留意王氏的心情。 他們這兒的孩子四五歲啟蒙,有條件的家里都會把孩子送去私塾試試,過一兩年后,若是覺得讀書不行,或者花費太大,就要么送去學(xué)手藝,要么在家開始種地。 雖然陸家出了陸予風(fēng)這么個文曲星,但其他孩子屬實不是讀書的料,念了兩年后才勉強會寫自己和爹娘的名字了,讀書像讀望天書,上課打瞌睡,下課就精神。 再加上后來陸予風(fēng)病了,家里更沒有錢了,傳林便也不讀了。 村里還有人傳風(fēng)言風(fēng)語,說正因為陸予風(fēng)讀書厲害,把所有的氣運都花光了,才會倒大霉一病不起。 當(dāng)然這話被陳氏聽到后,拉上兩個兒媳婦就和對方大吵一架,對方理虧,后面就沒人再敢提了。 如今聽柳氏這么說,王氏不樂意了,不就是說她兒子笨嘛,那你還生不出兒子呢,繡娘都六歲了,也沒見肚子有動靜。 她臉色沉了下來,沉默地做著手上的活兒一言不發(fā)。 江挽云裝作沒看見兩人之間的不對勁,笑道:“好啊,我還挺喜歡傳林的,踏實勤快,以后讓他跟著我混,我還白撿一個幫手。” 王氏聽了瞬間一喜,看著江挽云的眼神無比炙熱。 江挽云又道:“繡娘也是,我都會盡心教的,學(xué)不學(xué)得成就看他們自己了。” 柳氏喜道:“你放心,我一定會讓她好好聽話,你讓干啥就干啥,她做得不好你直接上手教訓(xùn),我絕不多說一句?!?/br> 王氏:“我也是,弟妹你盡管教育。” 江挽云吃完最后一口rou串,道:“他們兩個都很聽話?!?/br> 王氏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有些小心地問:“弟妹,你……不準(zhǔn)備走了?” 第10章 席面師傅 王氏問江挽云決定不走了嗎的原因是,原身幾乎天天咒罵繼母,咒罵老天對她不公,咒罵陸予風(fēng)無能,說自己一定要會離開陸家這個鬼地方。 但是陸家人也不當(dāng)回事,并不覺得她會逃跑,畢竟這年頭戶籍是很重要的,她的戶籍在陸家,跑出去就是黑戶,況且江家也不會接納她的,她不會那么傻。 以至于在原著里,原身被周安哄騙說自己有辦法幫忙解決戶籍問題,她才跟著他跑了。 江挽云笑道:“走?我能走哪兒去?我覺得陸家挺好的,只要我們努力賺錢,將來不愁沒有好日子過?!?/br> 這個大餅畫得王氏和柳氏聽了都很開心,看江挽云也越發(fā)滿意了。 三個人合力,很快一百來串的rou菜都烤完了,陸父還找了白酒出來,和兩個兒子喝了兩杯,一家人吃到月上中天才撤了桌子。 喂豬的喂豬,洗澡的洗澡,江挽云則是把煮好的稀飯端進來喂陸予風(fēng)。 幾天過去了,他瘦得更厲害了,臉上只剩一層皮。 江挽云給他喂了藥和稀飯,又打熱水來擦身。 若不是知道他是男主,她可能會害怕,害怕哪天早上醒來就發(fā)現(xiàn)他沒氣兒了。 待她賺了錢,給他把病治好,她就離開了,也算是報答他給自己一個重生機會的恩情,到了那時候,原著女主也應(yīng)該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至于她本人,只要不作妖,和陸家搞好關(guān)系,待陸予風(fēng)他日金榜題名,自己也可以沾沾光。 次日一早,她帶著傳林去擺攤,回來前就沒再買食材了,并提前和一些來了兩三次的熟面孔客人說了明天有事不來擺攤。 吃罷午飯,柳氏已經(jīng)穿戴好自己走親戚才穿的衣裳,還擦了點口脂,提著籃子,里面放了江挽云給她準(zhǔn)備的燒麥和卷餅,還有自家雞下的蛋。 她已經(jīng)跟陳氏申請了回娘家一趟,陳氏得知是要帶江挽云去試菜,沒有猶豫就同意了。 若是能做席面師傅,那賺的可比擺攤多得多了,這附近那幾個師傅,哪個不是做一天休三天,家里卻蓋了青磚大瓦,修了大院子買了牛車。 江挽云戴上竹編的遮陽帽,籃子里放上自己常用的調(diào)料瓶,與柳氏一塊兒出發(fā),走了一段路后來到村口,有個年輕女人已經(jīng)等著了。 她是柳氏娘家村子里嫁過來的,兩人從小就要好,娘家姓孫,住在村東,陸家在村西,平日里不常碰面,倒還沒見過江挽云的樣子。 柳氏在路上就叮囑了江挽云了,不要說漏嘴了,只說自己是縣城回來的酒樓大廚的女兒。 孫氏在樹下踮著腳往這邊看著,看到柳氏來了一喜,再看她旁邊的江挽云頓覺心涼涼。 這么年輕? 柳氏領(lǐng)著江挽云走過來笑道:“淑芬啊,席面師傅我給你領(lǐng)來了,人家可是縣城回來的,上午才來桃花灣,咱們快些走吧這就?!?/br> 孫氏打量著江挽云,細看這才不滿二十吧,這么小怎么做席面師傅?即使她父親是大廚,不代表她的技術(shù)好啊,柳氏莫不是哄騙人的,為了賺點中介錢? 柳氏看孫氏的眼神就知道她不相信,早有所料,道:“你別看她年輕,她技術(shù)可好著呢,你不信?這不是要試菜嘛,試試不就知道了?這一時半會你也找不到席面師傅不是?” 見孫氏還在猶豫,柳氏道:“咋了你還不相信我?” 江挽云笑道:“嫂子好,我姓江,我父親在酒樓干了二十年,最近家里祖母去世才回來鎮(zhèn)上守孝,我五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xué)廚,別說普通的宴席,就是達官貴人家的宴席我也能辦,只要你們有足夠的幫忙的人手就是?!?/br> 孫氏見她這么自信,道:“你保證你不會搞砸?” 江挽云:“我保證。” 孫氏這才點頭,“成吧,先試試再說,只要辦得好,紅包肯定是不少的?!?/br> 她氣得牙癢癢,自己祖母六十大壽,本來都訂了席面師傅了,誰知另一家突然死了人沒有預(yù)定,仗著與師傅沾親帶故又肯出高價,就把人挖走了。 其他席面師傅也排滿了,娘家人很生氣,說要找個手藝好的,把席辦得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挫挫那家人的得意勁兒。 三人沿著山路走了半個時辰,到了山另一邊的杏花灣,進村不久就路過一家,用籬笆圍起來的院子里擺了許多的桌椅板凳,堂屋里設(shè)著靈堂,外面擺著花圈等祭奠用品。 孫氏道:“就是這家人,前天死了個老婆子,出殯日子是大后天,正席是后天,剛好與我們撞上了?!?/br> 江挽云一眼掃過去,并沒有害怕棺材,前世和父親去給很多辦喪事的人家辦酒席見過許多次了,她數(shù)了數(shù)桌子,共有八張,若是吃兩輪席,也就十六桌。 十六桌并不算多,她父親還辦過四十桌的。 而且這個年代的菜式肯定不如現(xiàn)代的復(fù)雜講究,做起來也簡單許多。 “請的李四柱是吧?他收八十五一桌?”柳氏一邊瞅一邊問。 孫氏不屑道:“可不嘛,就他收得最高,我父親和伯伯說祖母六十大壽不能舍不得花錢,要請最貴的才有面子,我吃過他做的席,也就那樣嘛?!?/br> 幾人說著又走了會兒就到孫家了。 孫家人多,四兄弟還沒分家,院子也修得大,并排有一間堂屋,六間廂房,四間后面擴建的屋子,桌椅板凳已經(jīng)借來了,擺了一院子,足有十五張。 “爹,娘!我把席面師傅請來了!” 她昨兒就回來了一趟給家里人通了氣,說自己婆家那邊有人認識其他的席面師傅,今天來家里試菜。 因為明天晚上就要吃席了,后天白天是正席,所以今天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把菜買回來了。 孫家親戚多,為了給孫母辦六十大壽,孫家殺了一頭豬,早大半年前就抓了很多雞崽子喂養(yǎng)著,正夠現(xiàn)在吃,又讓賣魚的送了幾十條大草魚來喂在水缸里,周圍的鄰居也來幫忙,好不熱鬧。 這個時代能活到六十歲就不錯了,過了這個大壽,興許就等不到辦七十歲了。 孫氏先幫江挽云和柳氏安排著坐下,自己則跑去找在忙活的父親。 孫家人見了兩個年輕女人來了也沒太在意,以為是哪個親戚,畢竟他們姻親很多,再聽孫氏說找到席面師傅了,趕緊圍過去看。 柳氏看著院子里的情況評論道:“孫家在杏花灣也算大戶人家了,家里四個兒子都爭氣,女兒也嫁得好,淑芬的姑姑就嫁到鎮(zhèn)上去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