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帝少的蜜寵嬌妻、小雀躍、被迫嫁給炮灰那些年、所有人都想當(dāng)我的腿部掛件、當(dāng)頂流花旦穿成肥宅學(xué)霸、大佬你們女兒又兇殘了、花樣暗示、穿越后愛上了我前世冷落的老公、大胸蘿莉的禁忌之戀、穿書成綠茶后我棄惡從善
霍父見沒人搭理自己,也憨憨笑了笑,拿起碗筷吃了起來。 吃到一半,霍婷婷或者盯著霍耀文的眼鏡道:“哥,你的眼鏡新買的?好好看,我都沒見過這個款式的?!?/br> 霍耀文下意識的抬了一下金絲邊眼鏡,點點頭笑著道:“嗯,新買的,老的那一副度數(shù)有點低了?!?/br> 其實霍耀文重生過來后,就發(fā)現(xiàn)原主本來是五百多度的高度近視,不知為什么莫名奇妙的就好了,他現(xiàn)在戴的這副眼鏡是沒有度數(shù)的,款式也是他親自設(shè)計讓眼鏡店的人幫忙用銅一點點敲打出來的,然后在外面涂了一層金色染料。 至于為什么不近視了還要戴眼鏡,一是霍耀文上輩子也近視,習(xí)慣了戴眼鏡。同時這馬上要去香港大學(xué)教書了,曾經(jīng)的老師和主任都清楚自己是個高度近視的人,家里人也清楚,冒然的不戴,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人好奇追問。 畢竟這個時代可還沒有激光切割眼角膜來恢復(fù)視力的技術(shù),所以為了避免被人追問,戴個沒有度數(shù)的眼鏡挺好的。而且霍耀文不戴眼鏡的話,看起來有點面嫩,這馬上要當(dāng)老師了,自然要打扮的成熟一點,不能給那些學(xué)生一種太年輕沒本事的感覺。 當(dāng)然這些都只是原因之一,最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霍耀文十分適合戴眼鏡。戴上眼鏡,特別是這副他根據(jù)后世所戴的款式,特意找眼鏡店訂制來的新眼鏡,讓人第一眼看他霍耀文,都會有一種這是讀書人的感覺,文質(zhì)彬彬,斯斯文文。 因為書店沒請人,等吃完中午飯,霍父又匆忙的回書店重新開門了。 霍母等會也要去書店幫忙,最近來買教材書的學(xué)生有很多,有時候人太多太雜,霍父一個人忙不開,就需要她幫忙去盯著點,別被一些學(xué)生偷摸順走一兩本書。 等霍母也去書店幫忙后,阿嫲則是收拾收拾小小的屋子,拿著針線在那縫著一條新的繡帕,這是前面一條街裁縫店給的一個活。 因為阿嫲年輕的時候讀過書,也專門被家里人教導(dǎo)學(xué)過刺繡,所以經(jīng)常會繡一點針織品賣給裁縫店的人,賺點小錢,用來貼補(bǔ)家用。 細(xì)妹霍婷婷則是吃完飯就跑出去找同學(xué)玩了,這難得放假,自然是要好好的出去逛逛。 至于霍耀文則是拿著明仔幫忙搜集的報紙和報社資料,在那研究起哪家報社銷量和稿費更高一點。 沒錯,霍耀文想到的第一桶金,又能夠快速搵到錢的方法,就是寫小說或者為一些報社撰稿寫點文章什么的。畢竟好歹他上一世也是專業(yè)的編劇,也寫過幾本完本的撲街小說,文筆自認(rèn)是有點兒,但創(chuàng)意嘛就不提了。 不過重活到1968年的香港,能夠?qū)懙男≌f、文章那可就多了去了,文抄公他霍耀文是當(dāng)定了! ps:搵錢(同音溫:wen) 第5章 【文人自古重義輕利】 香港的第一份出版的報紙是1841年5月1日創(chuàng)刊的英文《香港政府公報》,專門用于港督府政府內(nèi)部和英國公民內(nèi)流通的一份公報。 直到16年后,1857年,香港才有了一份兩面印刷的中文商業(yè)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與其說是一份報紙,不如說是一個貨價表,專門提供給商人們看的。 也正因此,這份報紙銷量不佳,第二年便被清末民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法學(xué)家伍廷芳收購,重新排版定位,租借了一套全新的中文鉛字,才算是成就了一份真正的報刊,也就是后來發(fā)展較好,公認(rèn)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中外新報》。 發(fā)展至今,香港的報紙行業(yè)五花八門,有專門報道香港事實新聞的《香港日報》,有報道國外風(fēng)云的《星島日報》,也有專門報道馬經(jīng)的《馬房日報》,更有以小說而聞名全港的《明報》報刊。 霍耀文看著手頭上各式各樣的報刊報紙,不得不佩服明仔的辦事效率,這才短短一天的時間,就搜集了這么多不同報社不同編排的報刊。 在篩選出專門報道新聞、馬經(jīng)、狗經(jīng)等不適合的報刊后,落在霍耀文面前的竟然還有二十多份,剩下的報紙幾乎都有專門為讀者提供小說、文章、雜文的副讀刊。 《香港華文詩報》《香港文匯報》《明報》《星島日報》《香港文學(xué)報》《香港作家報》《文學(xué)世界》《文藝報》…… 一溜煙相差無幾的報紙名,讓霍耀文看的是眼花繚亂。 又再次剃選掉一些明仔提供的銷量不佳的報紙名單,面前剩下的只有五份最為合適的報紙,分別是《明報》《大公報》《星島日報》《香港文匯報》以及最后的《文學(xué)世界》。 只剩下五份報紙,銷量上都差不多,霍耀文也是一一瀏覽起來。 《明報》就不提了,這份報紙從去年開始就在連載金鏞先生的最新武俠小說《笑傲江湖》,銷量一直是全港報紙的前三名。 《香港文匯報》的話,致力于連載多篇武俠,散文,言情、科幻等文章,有著名的倪框、亦舒、林燕妮等人撰寫供稿,銷量也還不錯。 《大公報》的話,銷量對比前兩個就差了不少,但也有梁羽生在為其撰寫最新力作《瀚海雄風(fēng)》,這篇武俠在后世的影響力并不是很大,但在當(dāng)下卻是比金鏞的《笑傲江湖》更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就連金鏞都在《明報》上專門夸贊這篇小說,特意寫了一首散詩: “漠漠黃沙,無垠無際。白衣少俠,孤身單騎。北上尋父,撲朔迷離。幾度風(fēng)波,真相大白。親人離去,夫妻失散。音書不聞,謠諑紛紜。天涯比鄰,心心相印。霧云終散,攜手天涯?!?/br> 這首散詩如果擱到現(xiàn)在的話,肯定會有一些人認(rèn)為這是金鏞在調(diào)侃梁羽生,畢竟這本《瀚海雄風(fēng)》的故事情節(jié)和男主人公的遭遇都太狗血,太套路化了。 但,殊不知就是這種在后來人眼里十分套路的武俠小說,在當(dāng)下的香港卻是最為新穎最為熱血的一本夾雜著國仇家恨、愛恨情仇、撲朔迷離的武俠巨作! 《星島日報》跟《香港文匯報》差不多,都有專門的副刊來刊印這些武俠、散文和言情。 《文學(xué)世界》就比較集中了,這份報刊就是專門刊登小說、雜文的,除了比較受大眾喜歡的武俠,言情外,更多的是刊登一些文人喜愛的文學(xué)作品。早年間三毛就曾在這份報刊上,刊登了自己對《紅樓夢》這本巨著的研究后感,還有《傾城》《高原的百合花》等散文。 看完這五份報紙內(nèi)容后,霍耀文皺皺眉,如果論發(fā)表小說的話,那么無疑是《明報》《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最為合適。 但《大公報》的副刊刊登小說的部分太小了,除了梁羽生現(xiàn)在還在連載的《瀚海雄風(fēng)》外,還有幾篇不認(rèn)識的作者寫的武俠小說。 《香港文匯報》又有那么多的成名已久的名家作者,霍耀文寫的再好,恐怕都不一定能夠順利的刊登,就算刊登了,稿費上面肯定會壓的很低很低,畢竟是個新人作家,沒有經(jīng)過市場考驗,寫的再好都無濟(jì)于事。 最后的選擇《明報》,實際上霍耀文也不是很想,首先目前《明報》在連載金鏞先生的《笑傲江湖》,這樣一來的話,副刊的頭版肯定是《笑傲江湖》,自己寫的小說不管質(zhì)量如何,肯定是在下面。 其次的話,那就是《明報》對于作家的稿費一直是全港最低的! 《明報》從1959年金鏞先生創(chuàng)刊至今,發(fā)展一直快速極為順利,不僅在兩年前擴(kuò)展了《明報月刊》,今年初的時候又再次創(chuàng)了一份《明報周刊》。 當(dāng)下論文學(xué)報紙最有影響力的,非《明報》莫屬,有了行業(yè)龍頭這種潛移默化的概念下,讓那些追逐名利的文人,以及撲街作家,紛紛以自己小說散文,刊登上《明報》專欄版為榮譽(yù)。 這也潛意識的迫使這些想要在報紙上刊登自己文章的人,對那比較低廉的稿費不甚在意,畢竟從古至今都推崇“君子輕言利”這種概念。 文人自古重義輕利, 這也就迫使當(dāng)下連飯都吃不飽的“文人sao客們”,同意《明報》給予的低廉的難以養(yǎng)活自己的稿費。 當(dāng)然不是說《明報》是個剝削人的黑工廠,實際上給的稿費雖然很低,但也足夠一個人正常生活??上胂?,能夠在報紙上刊登文章散文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些年紀(jì)的人,都有家有小,一旦被退稿,那么就面臨缺錢的尷尬處境。 簡單講,在《明報》發(fā)表文章,小說,散文,可以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的名氣,能夠迅速的打開以自己為核心的市場,例如金鏞先生,梁羽生先生等。 但當(dāng)下,霍耀文現(xiàn)在不需要名,只需要利! 名氣這東西,能有自然好,但現(xiàn)在霍耀文不說連飯都吃不飽的這種賣慘話,最最起碼的要換一套新屋住吧,好歹是個重活一世的穿越客,怎么能夠一直住在廉價公屋呢! 這豈不是墜了穿越者這個名頭嗎? 想是這么想的,但現(xiàn)在能夠選擇的報紙就這么多,去掉那些銷量不佳的,只有面前這五份報刊,霍耀文撓了撓后腦勺,他實在是難以抉擇,想著要不要先在《明報》或者《大公報》這兩者之間選擇一個,先寫一點文章,提高提高自己的名氣,往后再讓對方追加稿費。 正頭疼思慮該選擇那家的時候,忽然,霍耀文的目光被散亂一地的報紙所吸引,從中抽出那張吸引目光的報紙,看了一眼報刊名,是《香港商報》。 在專門招人廣告的副刊下面,看到了吸引霍耀文的招人廣告: “新辦報紙誠招編輯、審讀、排版等專業(yè)人士。另:重金廣邀文人作家投稿。地址:香港九龍貴州街372號,聯(lián)系人馬先生,聯(lián)系電話:...” ps:已經(jīng)郵遞合同了,大概幾天后就改簽約狀態(tài),如果沒有投資的朋友可以趕緊投資一下,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順便求推薦票,和收藏,新人新書最需要鼓勵,萬分感謝。 第6章 【東方報業(yè)】(修) 九龍貴州街372號,《東方報業(yè)》總編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很大,足足有五百多尺,不僅有辦公的辦公桌,更有一個劃分出來差不多有兩百尺的待客茶幾休息區(qū),屋內(nèi)的冷氣、茶柜、書柜等物件配套很齊全,該有的東西也一應(yīng)俱全。 一個躺在沙發(fā)上,嘴里叼著香煙,看上去有些邋遢的三十多歲男子,一邊食著香煙一邊不爽道:“大哥,報紙有什么好做的啦!完全不如賣粉搵錢快,而且就算是為了掩人耳目,我們不如改賣生果(水果),那跛豪不就是在油麻地果欄有一條街的鋪子專門販賣生果嗎?” 坐在老板椅上,被稱呼大哥的男人,狠狠的瞪了對方一眼,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道:“你個衰仔懂個屁!” 冷不丁被罵,食煙男子臉色不悅,不高興的說道:“大哥,有話好好講,罵我干啥!” “好好講,好好講你會聽?!你以為我辦報紙就是單純的為了掩人耳目?我馬如龍有必要掩人耳目?就算我把粉拿到港督府門口賣,我看邊個夠膽抓我!” 馬如龍那本來溫和的臉,此刻異常的猙獰,那囂張的氣焰,連正在食著香煙的馬如虎都嚇了一跳,手中本就夾的不是很緊的香煙順勢滑落,看著煙頭在地面發(fā)著紅光,他連忙將煙頭撿起來,放進(jìn)茶幾上的煙灰缸內(nèi)掐滅。 馬如虎別看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但在大哥馬如龍面前還是比較畏畏縮縮的,這會兒見大哥發(fā)飆,也是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大哥,你辦報紙的意思系?” 聞言,馬如龍一改之前的囂張氣焰,反而面色漸漸凝重,忌憚的說道:“旁門生意總歸是不如正行,時間久了遲早會出事。最近我聽人講,雷洛準(zhǔn)備申請辭職退休,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蹊蹺,看樣子報紙上一直在提的反貪已經(jīng)影響到他了,我們馬家也該找個穩(wěn)妥點的后路,提前做好打算了。” “雷洛要退休?!” 馬如虎先是面色一愣,隨即驚駭?shù)溃骸按蟾?,是不是因為去年的事情,英國佬那邊要搞雷洛了!這會不會牽連到我們?。 ?/br> “怕什么!”馬如龍瞥了一眼還是那么不穩(wěn)重弟弟,沒好氣的講:“邊個講英國佬要搞雷洛的?我的意思系,我們要留條后路!辦報紙雖然是搵不到什么錢,但能夠掌控輿論,往后我看邊個敢在報紙上含沙射影,我同樣有筆替我講話的!” 馬如虎根本沒有抓住大哥話里的重點,反而氣急敗壞的大吼大叫道:“邊個報紙上講你?我?guī)藷怂膱笊?,往后我看邊個講在報紙上講大佬你!” 看著弟弟這個撲街樣,馬如龍捂著額頭一時不知怎么講好。 放出豪言的馬如虎看大哥捂著額頭,還以為他頭疼,下意識的關(guān)切道:“大哥你怎么了?” “你要是沒事做,就回家陪陪老母,千萬莫要在我這搞事啦!” “可……”還不等馬如虎講話,就聽到外面有人在敲門,馬如龍朝他使了個眼色,隨即馬如虎不情不愿的起身去開門,一邊開門一邊不爽道:“邊個??!” 叫門的員工,看到馬如虎兇神惡煞的樣子,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看向坐在里面的馬如龍道:“馬…馬老板,外面有個人說投稿。” “投稿?”馬如龍微微一愣,隨即才想起自己在報紙上招人打廣告的時候,好像是有提到過重金廣邀文人作家投稿,只是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人來投稿了。 在馬如虎要吃人的眼神中,員工哆嗦道:“馬老板,你看要不要見見他?” “嗯……叫投稿的人進(jìn)來吧?!瘪R如龍辦報業(yè)雖然是為了家族退路著想,但既然辦那肯定要辦好,否則丟的是他馬如龍的面。而且如果擁有一份有影響力的報社對他來講,是個很重要的事情。 當(dāng)下報業(yè)什么都缺,既然有人送上門來投稿,只要稿子不太差,在馬如龍看來都能接受。 “是?!眴T工聽到答復(fù),便快速離去。 “大哥你真的要辦報社啊?”馬如虎看大哥一臉認(rèn)真,都要跟投稿的人見面了,這才恍惚過來,大哥馬如龍是真的要辦報業(yè)! “我懶得跟你講啊,滾!” 馬如龍怒極反笑,拿起桌上的一本記事簿就甩了過去。 砸到?jīng)]砸中馬如虎,但也讓他明白大哥正氣頭上,只好訕訕笑道:“那好吧,大哥我先回家了?!?/br> 馬如虎轉(zhuǎn)身打開房門剛走出去,就看到一個打扮斯斯文文戴著金絲邊眼鏡穿著白衣襯衫一看就知道是讀書人的青年走了過來。 馬如虎看著來人,心想著這應(yīng)該就是要來投稿的人,也沒正眼瞧對方,直接跟其擦身而過。 倒是那年輕人卻是在看到馬如虎后,下意識的抬了一下眼鏡,也不做停留,直接跟在員工的后面朝著辦公室內(nèi)走去。 片刻,辦公室的木質(zhì)房門被人敲響,發(fā)出“咚咚”的聲音。 屋內(nèi)的馬如龍道:“進(jìn)來?!?/br> 屋外敲門的年輕人提著個老舊的公文包,跟領(lǐng)著自己過來的員工笑了笑,便打開房門走了進(jìn)去。 人們常說與人相識的第一眼很重要,這不,馬如龍在看到面前年輕人那獨特的文人氣質(zhì),以及十分英俊的外貌,也是下意識的心生好感,主動的伸出手道:“你好,我是東方報業(yè)的總編,馬如龍?!?/br> “馬總編你好,我叫霍耀文,早上看貴報在《香港商報》上的招聘內(nèi)容,有提到廣邀作家投稿,所以不才,帶著一份稿子親自過來投稿?!被粢谋3种鴳T用的笑容,走上前不卑不亢的跟馬如龍握手笑道。 馬如龍咧嘴一笑,“哈哈,霍生真是快人快語,我很喜歡你這種有自信的年輕人,不提你的稿子我們報業(yè)是否刊登,單憑你這個人勇氣和果敢,我就一定會收下的!” 報社到現(xiàn)在,連個最重要的總編都沒有敲定下來,鬼知道什么時候能正式的創(chuàng)刊發(fā)行,他馬如龍只是臨時代班一下而已,看稿子的事情,他哪里懂,只是當(dāng)下只有霍耀文一人過來投稿,第一人于情于理都應(yīng)該稍微重視一下。 再加上霍耀文的面相很好,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那種溫文爾雅,一看就知道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所以馬如龍倒是愿意賣個好。 如果此人的文章寫的不錯,那就說明他馬如龍慧眼識人;如果文章寫的一般般,那也說明他馬如龍求賢若渴,反正不管怎么樣,都是穩(wěn)賺不賠。 “馬總編說笑了。” 霍耀文不會讀心術(shù),不清楚馬如龍心里所想,但對方說的場面話,倒是讓人心里歡喜。心想,難怪這馬如龍能夠從一個從事灰色生意不被人待見的“白粉馬”,變成連續(xù)29年“全港銷量第一”的報業(yè)傳媒大亨。 霍耀文也不多話,直接打開公文包,將早先寫好的幾萬字小說稿子雙手遞給了馬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