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書迷正在閱讀:在古代開醫(yī)館的小日子、我給地府義務打工、被迫受到怪物的寵愛、撿到的小可憐竟是反叛軍[蟲族]、云養(yǎng)人類幼崽、師弟今天表白了嗎、某自由的奴隸王、非人類暗戀實況、當末世大佬回古代、不小心馴化了反派大佬
慕容靖言回神,他道:“殿下,抱抱我吧。” 躲在蕭澈懷里,慕容靖言緩緩抒掉了郁結在胸口的那一口悶氣,只是氣喘出去了,心里卻不見有多安樂,蕭澈的懷抱他也是能依賴一次便少一次了,如若有一天東窗事發(fā),只怕到時抵在他肩膀上的便是蕭澈的那柄劍了。 “本王在月華殿也只顧飲酒,未曾用過幾口晚膳,本王叫人去將外間桌子上的熱了,靖言陪著本王再吃些可好?”蕭澈溫聲問道。 方才在月華殿隨著眾人本就飲了不少的酒,算上同太子喝的,蕭澈這會兒只覺得胃里都叫那酒給占滿了,胃口確實沒有,不過為了哄著慕容靖言吃些晚膳,他還是同慕容靖言一起坐到了那膳桌跟前。 宮中月華殿,太子蕭朔看著身旁那空了的位置,又瞧了一眼對面原該坐著嵐霜公主的席位,便是傻子也能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了。 蕭朔在心里盤算籌劃著,迎嵐霜公主車駕入帝都,這事原本是尋一禮官便能做的,不過為顯大炎對北朔部的尊重重視,皇帝還是選了皇子去迎,人人都知道這是個有頭臉的差事,蕭朔身上有南方鹽道一事,加上太子的身份他自然不好去迎,他只以為秦王會借著迎嵐霜公主入帝都一事解了禁足沖回朝堂與他爭個一二,不料這事竟然拿落到了蕭澈頭上去。 蕭朔看向龍椅,只見皇后附在皇帝耳邊,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蕭朔收回心思,蕭澈既然入了皇帝的眼,也就證明秦王一旦垮臺,蕭澈竟有幾分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秦王,秦王如若過幾日真的放了出來還和從前一樣,那么蕭澈也有可能被培養(yǎng)成抗衡他和秦王的人。 雖然事情還沒到那一步,但蕭朔不得不設防,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出現(xiàn),蕭朔都不想蕭澈站在他的對立面,他勢必要將蕭澈拉攏到自己這一側來,除卻文佳貴妃與皇帝舊時甚篤的情意,蕭澈養(yǎng)在府里的那可是安樂侯府的世子。 安樂侯手中的兵權雖然已盡數(shù)交給了皇帝,可朝中人脈盡在,文佳貴妃母家凋零,可舊時與她母家來往甚密的官員如今也仍在朝中,這些人表面上或持身中立或僅有半點傾向之意,如若蕭澈起了心思,這些人便都是利器。 蕭朔捻著手中杯盞,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將蕭澈收為己用。 殿中歌舞已撤,嵐霜公主從偏殿提了裙擺回來,蕭朔一眼便瞧見了她,也瞧見了跟在嵐霜身后的那侍衛(wèi),那分明是蕭澈的近侍。 舞姬方才退下,蕭朔便放了手中杯盞,他行至殿中,竟掀袍跪在地上推手道:“父皇英明,兒臣以為嵐霜公主的婚事不日便可定下了?!?/br> 此言一出,殿中皆是竊竊私語聲,方才坐在自己位置上的嵐霜公主猛地聽見殿中跪著的那位竟私自便替他定好了婚事,一時抬頭,狠狠瞪向了蕭朔。 第24章 算是愛他 蕭朔此言一出,猶如一顆石子投進了原本平靜的湖面,眾臣私語不過是沒有想到太子竟然將這樁親事劃給了從不偏幫任何人的寧王蕭澈,熙寧帝端坐龍椅上,面色凝重的盯著殿中跪著的蕭朔。 熙寧帝自然有自己心中考量,當年文佳貴妃母家是如何被冤,自己又是如何眼睜睜看著皇后暗害文佳貴妃致其薨逝,他相信即便蕭澈當年年幼,他也必知其中一二分真相緣由。 蕭澈看似不得任何大臣支持,可安樂侯慕容慎卻站在其身后,蕭澈又同慕容靖言有著說不清的那檔子事,倘若蕭澈真的如何了,慕容慎便能化作他手中利劍,當日文佳貴妃祭辰,鐘秀宮中的出言試探,足足讓熙寧帝傷了幾天的神。 蕭澈無心嵐霜公主這自然是好事,這證明他沒有拉攏任何勢力做其靠山的心思,一旦有了,那便是有了想要奪嫡之心。 蕭朔見皇帝不做聲,復又道:“方才九弟抱恙離席,嵐霜公主便追了出去,九弟又派自己的近侍送了嵐霜公主回來,父皇!”蕭朔高聲道:“還請父皇降旨賜婚,成此良緣。” 蕭朔一句蕭澈是派了自己的近侍將嵐霜送回來的著實引起了不小的反應,殿中諸位大臣漸漸開始有附和蕭朔的聲音出現(xiàn)。 “皇上圣明,嵐霜公主端莊持重,與寧王當真良配,還請皇上降旨。” “皇上圣明.” 上前跪著喊皇上圣明的人眼見著就多了,嵐霜公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感受到了來自這殿中許多人的目光,她瞪著蕭朔,只覺得其言荒唐,她是對寧王略有好感而已,只是何談一見傾心,她是出去追了寧王不假,寧王有風度才派了近侍來送她,怎的到他嘴里變成了私定終身一般的模樣。 倘若那寧王心里是空的,這樁婚事就此定下也便罷了,嵐霜自知和親公主自打踏離家鄉(xiāng)土地那一刻起便不能同尋常人家的女兒一般祈愿什么一生一世一雙人了,只盼著能同夫君相敬如賓,不至于落個心不和,面也不和。 可寧王. 嵐霜記得清清楚楚,方才寧王要走時說的可是他的愛人,瞧他那番焦急的模樣,可見他愛的有多深,這樣的夫君,嵐霜就算嫁了,只怕到時寧王連面上和氣都不會給她,自己還要日日看著自己的夫君同別人恩愛。 寧王的確是大炎皇帝膝下眾子中出挑的一個,即便如此,嵐霜也不愿委屈了自己。 思及此,嵐霜提裙上前,北朔部眾禮官都沒來得及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