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書迷正在閱讀:渣了徒弟后我跑路了、我見帝師多嫵媚、穿成反派雄蟲如何求生[蟲族]、圣女他是位翩翩公子、將軍又在套路大總管、靈氣復蘇時代的日常、地球長大的雄蟲太子[蟲族]、錯把反派仙尊當成拯救對象、團寵小魔廚、我養(yǎng)的貓貓有皇位繼承
經(jīng)過紡織將棉花變成布, 前提是要先把棉花制成線。 一般都是先用手指將棉花揉搓成指頭粗的小細條, 然后接下來便是要靠紡車進行織線了。 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一般都是左手拿著揉好的小棉條, 從這個小棉條里面抽出一個小頭, 掛在紡車上。 腳踩踏板轉(zhuǎn)動紡車,將這種線頭繞起來轉(zhuǎn)到轉(zhuǎn)盤上,左手隨時添加棉條, 慢慢的將無數(shù)個面條上的棉花拉成了紗線, 繞在一起,棉線就這么做好了。 不過這種做出來的綿線都是單線, 姜子延要求做出多股線來,將這多股線纏繞在一起, 混成一股線, 在經(jīng)過紡車織成布,便會耐磨又結(jié)實。 隨著材料和技術(shù)準備齊全之后,姜子延又開始通過水泥廠廣貼告示, 說他新開了一家紡織廠, 正在招學徒,要求是招收的學徒全部都是女子,而且要年輕一些的, 半大的孩子也要, 可以從小培養(yǎng)。 水泥廠幾乎招的都是男工, 而紡織廠招的幾乎都是女工。 這下整個臨安地界的鄉(xiāng)下女子們簡直不敢相信,她們也能去當學徒,掙錢養(yǎng)活自己。 世道本來就對女子多有苛刻,女子生下來幾乎都是為了嫁人多換幾兩禮金。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地位是很低下的。一般只有上了年紀的中年女子能夠在城里或鎮(zhèn)上找到一個做灑掃的粗活。 像姜子延這種紡織廠全部只招女工的還是第一家。 江南的民風要更開化一些,因為紡織業(yè)比較發(fā)達,所以招收的女工比較多。 但在臨安以南以北幾乎都沒有什么活只招女工,這個消息讓全縣的女子都震驚不已。 告示上說的待遇十分不錯,不過就是贏錢給的少了些,但在那白吃白喝白住,已經(jīng)很不錯了。 這種條件十分適合家里太貧窮,養(yǎng)不起太多孩子的人家。 與其讓家里的女娃早早定親嫁出去減輕負擔,不如把她送到織造坊當學徒。 關(guān)于招學徒的事,當然也不是誰來了都要的。因為是第一批學徒,以后可能會成為織造紡的中流砥柱,所以招第一批學徒的時候姜子延都是親自看過的。 將來當學徒的人里面,嫁了人的很少,幾乎都是未出嫁的半大姑娘。 其中有一個姑娘姜子延對她印象十分深刻,讓他不禁想到了曾經(jīng)在清平村見過的二丫。 小姑娘姓黃,叫黃招娣,能說會道,十三歲的年紀就很懂事了。 在鄉(xiāng)底下,一般十三歲的年紀就已經(jīng)定親了。 姜子延問她為什么想到這里來當學徒,小姑娘竟然說是因為自己不想嫁人,這才磨著自己的娘帶她過來當學徒的。 姜子延又問她為什么不想嫁人,小姑娘是這么說的。 “阿姐沒嫁人的時候,雖然在家里也經(jīng)常干活,但過的也很開心??墒羌蘖巳酥螅?jīng)常被打,我每次去看她她都在哭,那個婆婆特別兇,阿姐的日子過得一點都不好。我以后不想過那樣的日子,我就在想,如果一個人就能養(yǎng)活自己,過得很好,為什么要嫁人給自己徒添痛苦呢?” 小姑娘這番言論著實驚到了姜子延,這和他前世那些女性們的思想如出一轍。不過還好沒有被別人聽到,否則這在別人聽起來,那就是驚世駭俗。 哪有女子不嫁人的?過了十□□還沒嫁人,那就是黃臉婆了,那都是沒人要的老姑娘。 姜子延感嘆于這小姑娘的思想太過于前衛(wèi),又很欣賞她這種個性,便把她留下了。 鑒于水泥廠的口碑在前,所以紡織廠并不難招工,難道是家里人愿不愿意讓來。 第一天來報名當學徒的人并不多,只有兩三個。等到第二天,人漸漸多了起來,大多都是家里送來的女娃。 家里少一個人吃飯,最起碼能減少點負擔。 接連幾天都還算順利,姜子延看人數(shù)招的差不多了,準備掛牌子說人滿不招工了。 結(jié)果從屋子里出來,暫時不招工的告示還沒貼出來,姜子延就看到一個長相瘦弱的小姑娘站在門外,扒拉著門檻,渾身臟兮兮的,想進又不敢進來。 姜子延走近后小姑娘有幾分怯怯的看著他,不過并沒有閃躲,而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雖然臟了些,但看著還算整齊。 “小姑娘,你是來報名的嗎?” 姜子延低聲問道。 臟兮兮的小姑娘身上還散發(fā)著一股臭味,像是長期混在乞丐窩里的小乞丐。 她睜著一雙黑幽幽的眼睛看著姜子延,能看出她有幾分怯意,但還是鼓起勇氣問道:“是,聽說你們這里招工,我這么大點兒的也要?!?/br> 說完好像是怕對方拒絕她,趕緊又添了一句:“我在這看了好幾天,每天都有像我這么大的人進去?!?/br> “對,我們這里是在招人,不過不是在招工,而是招學徒。學織布,學做衣服,你有興趣嗎?” 小姑娘眼睛里露出一絲神采,脆生生的問道:“我可以嗎?” 姜子延朝她招招手,示意她進來。 小姑娘像是知道自己身上臟,有些不好意思,又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這才小心翼翼的跟著姜子延進了門。 到了屋里,姜子延在書案后的椅子上坐下,拿起紙筆登記。 “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小池?!?/br> “是姓池嗎?那名字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