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舉養(yǎng)家 第17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在本丸養(yǎng)呱的日子[綜]、開局我是洪荒一棵樹、趴墻小皇后、[綜漫]主上求你別吃了、[綜漫]5t5求求你做個人吧、我在六個師兄面前咸魚、[綜漫]在橫濱直面不可名狀、把家產(chǎn)氪進武俠游戲系統(tǒng)后、我在霸總小說當綠茶喵、念念難忘
周青林心想,等熬過了明年上半年,接下來就沒什么好怕的了。 “一半?”楊縣丞疑惑,這么點糧食不夠分啊。 周青林點頭,“對,先買一半的量,明年說不定咱們就有好的法子了?!?/br> 好的法子? 什么好法子? 楊縣丞愣怔,心道,真要有好的法子他和竇大人早就用上了,哪里還能等到現(xiàn)在。 不過,等他看到周青林堅定的目光時,心中的懷疑立馬煙消云散了。 楊縣丞突然覺得,只要是周大人說的話,自己可以完全相信。 ...... 接下來的日子,周青林一門心思撲在了二十畝地的玉米上,既然準備過了年就推出新品種糧,那么自己無論如何都要保證有足夠的種子才行。 眼巴巴等著被投喂的日子可不好過,他們南川縣還是得靠自己才行。 和先前一樣,周青林雇了新露灣村的村民幫著收玉米,這次來的人更多,半天不到,二十畝地的玉米就全都收好了。 如今的天氣和七八月份肯定沒法比,這不收上來的玉米晾曬了近一個月,才全部干透,一通忙下來,可把牛三喜子還有李安累得夠嗆。 周青林給每人獎勵了十兩銀子,又給三人放了假,讓他們好好休息幾天,這大半年時間也多靠他們辛勞,特別是大熱天的那幾個月,整天忙在地里可不是一般的辛苦。 拿著銀子,牛三幾個樂得兩眼彎彎,嘴里一個勁地說著:謝老爺?shù)馁p!謝老爺?shù)馁p! 而后三人腰也不酸腿也不痛了,吃過中飯就往街上跑,說是要給媳婦和孩子買東西去。 李安把銀子往衣兜里一塞,自己還沒娶媳婦呢,銀子就先攢著吧。 收好了玉米,馬上就該收紅薯了,周青林本打算再留一留的,可是天越來越冷,他擔心再不收的話,要是突然來一場雪,那么所有紅薯都得泡湯。 村民們也怕出現(xiàn)這種情況,所以早在半個多月前,他們就割了芒草蓋到了“藥材”的根部,這樣就不怕會被凍著了。 等接到開挖藥材的通知后,村民們興奮的一夜都沒睡著,幾個月的辛苦,馬上就有收獲了,能不開心嗎。 第二日,村民們扛鋤頭的扛鋤頭,拿鐮刀的拿鐮刀,都早早去了地里,放眼看去,幾乎都是全家出動。 周青林再三強調(diào),要好好挖,挖破了可沒有兩文錢一斤哈。 眾人嗯嗯嗯地點著頭,心里卻在想,周老爺看著高高大大的,怎么說起話來娘們家家的,可真啰嗦啊,咱們又不是豬頭,這滿地可都是銀子呢,輪鋤頭時肯定會小心又小心的啦。 周青林并不知道自己器宇軒昂的男子漢形象,就因為剛剛多費了點口水,而轟然倒塌了。 此時的他正拎著錢袋四處晃蕩呢,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你看我把銀子都帶來了,你們好好挖,挖好馬上就能結算銀子了。 第一個喊著稱重的是羅村長家,他家人口多,今日除了老爹老娘留在家里,其他人都出動了,這不沒一會兒,就把一畝地的“藥材”全挖出來了。 村長家的幾個孫子還在翻過的紅薯壟里繼續(xù)扒著土,想找找有沒有漏網(wǎng)之魚,別說,還真被他們找出來幾個,其他人見了,忙也喊著自家孩子快去翻找,這可都是銀子呢,要是落在地里就可惜了。 看著成堆成堆的紅薯,周青林掂了掂手里的錢袋,他突然覺得今日自己帶的銀兩可能不太夠。 喜子和牛三兩人可是扛了縣衙稱糧稅的大稱過來的,兩人稱重,一人記賬,稱到最后,大家都不可置信地圍了過來。 “你說多少?我沒聽錯吧?。 ?/br> “四千三百二十斤!” “老天!” 現(xiàn)場一片吸氣聲。 周青林也聽得呆住,他拿起李煜手里的賬本仔細看了一遍,沒有算錯,確實四千多斤來著。 再看其他地里,挖出來的紅薯量也跟村長這畝地差不多,且紅薯的個頭也不小。 周青林心中一陣狂喜,本以為才種了四個來月的紅薯,產(chǎn)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如今看來,是自己低估了村民們的種地本事。 這么說來,明年全面推廣的紅薯種也有了。 等看到周老爺把八兩多銀子遞給村長后,村民們的眼睛已經(jīng)和銅板差不多圓了。 收紅薯的事持續(xù)了三天才全部完成,周青林共付了四百多兩銀子,這是他怎么也沒想到的。 這不,原先收拾出來的三間房子當倉庫根本不夠,周青林又把后罩房都騰了出來,好在六月的時候,屋頂全都請人重新翻修過了。 周青林把紅薯分了類,適合育苗的紅薯全都存放到后罩房里,而后關好門窗上了鎖,鑰匙只他自己收著,這樣就算自己偷偷把紅薯轉移到儲物倉庫,旁人也發(fā)現(xiàn)不了,就像先前收的玉米和紅薯一樣,此時它們都在儲物倉庫里躺著呢。 只是這回周青林怕只能想想而已了,因為這次收的紅薯實在太多,儲物倉庫根本就裝不下。 ...... 自從三皇子傷了腿后,周青林便沒再聽到幾個皇子為了太子之位而相互較量的事了。 許是顧忌著三皇子的事過去沒多久,不想在這風口浪尖上太出挑吧,反正晉王和寧王都暫時按兵不動了。 進入臘月,周青林能明顯感覺到自己學生的情緒波動,這是又開始想家了。 “放心吧,再過幾日,肯定會有人來接你回京的?!敝芮嗔謱铎险f道。 作為皇孫,除夕夜肯定要進宮陪皇帝過年的,所以,周青林可以肯定,過不了幾日,就會有人過來接人了。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07 21:30:55~2022-05-08 23:14: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3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九卿、西西 20瓶;26971070 10瓶;雨落平川 5瓶;一小書蟲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172章 、自信的魅力 “江哥哥, 這邊,這邊,喏,就在這里, 咱們把廚房畫在這個地方?!?/br> 李煜聽后, 就提筆在凌雪meimei說的位置開始畫廚房。 等畫好后, 三丫拿起來看了看,而后又是一個大拇指,“江哥哥你可真厲害!” 李煜想壓住往上翹的嘴角,可惜沒能成功。 一旁正在制定來年春耕計劃的周青林, 聽到閨女的話和見到李煜咧著的嘴后,他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唉, 這閨女怕是白養(yǎng)了,這不, 拍馬屁好久都沒爹爹的份了。 為了分散少年的注意力, 省得他把心思全都放在想家上,周青林就把路澤塘安置房的設計轉交給了李煜。 本來這些戶型圖前幾個月就該畫好了的, 可為著救濟糧的事, 這事就耽擱了下來。周青林知道玩具作坊的乞丐們肯定都盼星星盼月亮地在等著了,所以就一舉兩得的讓李煜接手了此事。 三丫也參與了進來。 他們兩人, 一個指揮,一個畫,而后再修修改改,不出三天,就畫了十幾張戶型圖出來, 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等干了墨汁, 李煜便把畫好的圖紙摞成一疊, 而后腳步輕快地走了過來,“老師,您看我畫的這些可行否?” 接過圖紙,周青林一張張細看了起來。嗯,都是三間正房和一間小廚房,外加一個小院,區(qū)別在于布局不同,最主要還是廚房位置的差異,有的在東面,有的再西面,還有的連著主屋,有的單單獨獨。 咦,這里怎么有一間木棚呢? 還有,這些太湖石假山是怎么一回事? 周青林看到每張圖上,在院門進來的位置都畫了景觀,且屋后院墻的角落里都有畫著一個小木棚,這是作啥用的?總不會是養(yǎng)雞的吧?還有咱們這可是安置房呢,安置房曉得伐,你這又是假山又是花草的,這樣的院子造下來怕是要不少銀子吧,老爹我可貼不起啊! 看爹爹一副疑惑加一言難盡的模樣,凌雪忙開口解釋:“爹爹,這可是養(yǎng)雞的雞棚,咱們曉金村家里不是也有嗎,你看,有了雞圈后,他們就能自己養(yǎng)雞了,這樣每日吃雞蛋也能便宜些?!?/br> 李煜也跟著點頭,他覺得在院子里搭個雞窩就挺好。 見自己學生一副想吃雞蛋就可以直接去雞窩拿的興奮勁,周青林汗顏,總歸是自家閨女把人家金尊玉貴的孩子給帶歪了啊。 話說,人家可是讓兒子跟著老師學知乎者也來的,要是讓他知道自家兒子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拌了米糠去喂雞,也不知道該是什么表情。 反正驚詫是一定的。 想到前幾日,妻子在來信上說了隔壁永安伯的小孫子也開始在家里養(yǎng)雞的事,周青林表示他實在想不通,為何現(xiàn)在的小孩子都這么熱衷于養(yǎng)雞了呢。 而此時,京城永安伯府里。 韓睿正對祖母說著他為何要養(yǎng)雞的事,“因為養(yǎng)雞很好啊,雞不但能吃光花葉上的小蟲子,還能生好多好多的雞蛋呢!” “凌珊meimei還說,她姥姥姥爺就是因為每日都能吃上新鮮雞蛋,才身體棒棒從不生病的。 最后,韓睿還加上一句:“孫兒也想給祖父祖母吃新鮮雞蛋呢。” 哎喲,一聽這話,老伯爺夫妻倆霎時心暖的不行,咱們家的乖孫孫可真孝順?。?/br> 養(yǎng)養(yǎng)養(yǎng),肯定養(yǎng)。 老伯夫人立馬催著府里下人快到后花園搭雞窩去,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小孫子養(yǎng)雞的支持。 一旁的兒媳婦見婆婆馬上轉變了立場,頓時哭笑不得,心道,剛剛也不知是誰在說,養(yǎng)了雞,后花園就亂糟糟的了。 不過既然公婆不反對,自己肯定不會去阻攔的,小兒子能這么孝順,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韓夫人知道,自己兒子之所以會突然想養(yǎng)雞,肯定是受了隔壁周狀元小閨女的影響,不過自己并不怪她,相反,韓夫人還挺喜歡這個叫凌珊的小姑娘的,乖巧嘴甜不說,性子也是大大方方的,不像有些女孩子,扭捏做作的不行。 最最重要的一點,人家還長得特好看,粉嫩嫩的小臉蛋,一雙漂亮的杏眼清澈明亮極了,頭發(fā)烏黑,鼻梁挺翹,看著就非?;顫娪谐瘹狻?/br> 韓夫人是個顏控,看到這樣既漂亮又乖巧的小姑娘自然十分喜歡了。 另外,周狀元家的幾位小姐,韓夫人也都見過。 她時常會想,到底是什么樣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如此出色的孩子呢。 韓夫人所認為的出色,并不是指周狀元的女兒有多么多么的驚艷、多么多么的與眾不同,而是,韓夫人在她們身上感受到了讓人難以忽視的自信。 對,就是自信! 有了自信魅力的加持,再附上嬌好的容貌,韓夫人終于知道,為何像定國公府這樣的一等公爵人家會求娶七品小縣令的閨女了。 如果韓夫人活在二十一世紀,就肯定會知道有種教育方式叫“夸贊式教育”,而周狀元幾個女兒的自信就是被她們父親給夸出來的。 “我家閨女真能干!”這句話是周青林對幾個孩子說的最多的話。 正因為這樣,周青林才把幾個閨女從原先的唯唯諾諾和自卑中拉了出來,而后又給閨女每人創(chuàng)辦了畫冊和置辦產(chǎn)業(yè)作為底氣,再灌輸了“無欲則剛”的心態(tài),如此下來,他家?guī)讉€閨女想不自信都難。 而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被大丫姐妹幾個吸收,且已經(jīng)發(fā)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