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書迷正在閱讀:耽美文女配她不想干(NP)、以性之名去愛你——醫(yī)學(xué)院實習(xí)手記、備用情人(1v1h,訓(xùn)誡調(diào)教)、一見傾心(現(xiàn)言1V1 H)、如何打消反派們的滅宗之心(NP)、定制救贖[快穿]、來點碎片(短篇合集)、清榮(小媽 1v1)、春日陷阱、月亮彎彎(兄妹骨科)
康熙在昭仁殿見他,眼見他這幅稍顯邋遢的模樣,心下也有些不忍。他喜歡腳踏實地辦事的臣子,戴梓這醉心公事后凡事都顧不上的態(tài)度,還是很符合他對臣子期待的。 但態(tài)度歸態(tài)度,想到他做事完全不懂變通,三番四次一直催,康熙還是想發(fā)火。他這火一發(fā)就不小,數(shù)落了戴梓小半個時辰,才勉強算教訓(xùn)完。 戴梓垂手而立,沉默的聽了半天。直到康熙沒什么可說了,他才憋出了一句:“皇上教訓(xùn)的是。” 康熙稍有安慰,正想再表揚他一下,充分發(fā)揚給一個巴掌要馬上補個甜棗的精神時,又聽戴梓問:“皇上,太子殿下現(xiàn)在何處?臣有幾個問題,想當(dāng)面與殿下問個清楚?!?/br> 康熙:“…”朕為何剛才想不開與這廝多費口舌? 下次該叫人先把他打一頓再說! 眼見殿內(nèi)的座鐘已經(jīng)指向亥時,外頭天色已晚,而下頭這實心眼還一幅“今夜不見太子誓不罷休”的臉色,康熙無奈扶額,“著人去毓慶宮問,太子是否已經(jīng)就寢。若是沒有,就叫他來?!?/br> 梁九功叫小徒弟去跑腿,自己則又端了盞茶遞給康熙,“皇上,您消消氣,戴大人也是一心為公事。” 戴梓又特意覷了眼康熙的臉色,看完后更是一臉納悶,皇上剛才生氣了? 大殿里安靜了一陣,康熙嫌棄的看了戴梓幾眼,就不再理他,而是自己去翻看折子。 過來半刻,胤礽姍姍來遲。小太監(jiān)去傳旨時,他剛剛沐浴。匆忙穿了衣服就過來了。 他先是看到直挺挺仿若雕塑一般立在一邊的戴梓,心下大概明白了他汗阿瑪深夜傳召他所為何事。 即使明白是為何,他也只假裝沒看見,徑直跪下向康熙請安:“汗阿瑪萬安。這么晚了,您怎么還沒歇著?” “起吧”康熙眼皮都沒撩起,指著戴梓說,“具體何事你問他?!?/br> “戴先生何事?”胤礽客氣道。 戴梓轉(zhuǎn)過身來朝胤礽拱手一禮,“殿下,您寫的新式火銃的制作方法臣已經(jīng)看到,尚有幾處不明,還望殿下指教?!?/br> 胤礽瞥了一眼康熙的臉色,眼見他汗阿瑪沒有阻止,便笑說:“先生何處不明?” 戴梓從袖中拿出圖紙和胤礽寫的法則,又請旨道:“皇上可否再賞臣一方書桌?” 康熙剛消下去的氣又堵了回來。這廝豈止得寸進尺,簡直就是得寸進尺! 他正想再教訓(xùn)幾句,又見兒子也在一旁眼巴巴的看著,怕再耽誤下去再凍著兒子,只能僵聲吩咐:“去抬張桌子來?!?/br> 梁九功憋著笑,招收讓伺候的小太監(jiān)抬上書桌,放在大殿的正中央。 戴梓道過一聲“多謝”,把手中的兩張紙展開放在書桌上。 他指著其中一張的圖樣跟胤礽說:“殿下曾與微臣說,這火銃的腔管最是要緊,普通的鐵質(zhì)不能承擔(dān)火藥射出時的沖勁。微臣與工匠商量,在冶鐵時對熟鐵多加錘煉,再卷起鐵管,可多次試做后效果還是不行?!?/br> “具體如何”胤礽盯著圖紙,“難道是火銃炸膛,或者威力不夠?” 雖然明面上不顯,但其實他還是很樂意跟戴梓聊聊火銃這事的。他手里有理論基礎(chǔ),戴梓則有實踐的經(jīng)驗,這次兩人交流,說不定還能擦出新的火花。 戴梓想了想自己造出的那些失敗品,認(rèn)真道:“殿下說的這兩種情況都有發(fā)生。臣試了多次,都達不到那日殿形容的威力?!?/br> “你是如何造出火銃管的?”胤礽好奇道。 “這管子沒有固定模具,臣便叫工匠一點點捶出腔筒?!?/br> 胤礽微微點頭,具體尺寸他在圖上標(biāo)注過了,若是戴梓照著做,制作的上倒沒有問題。他已經(jīng)從系統(tǒng)那里又詳細(xì)的了解過一次火銃的工藝,知道沒有所謂機器幫助,人力打造腔管已經(jīng)是最好的辦法了。 他摩挲著下巴想了一陣兒,又指著圖紙又戴梓將,“那冶鐵時,可有加入木炭或是其他礦石?” “這正是臣要問殿下的地方”戴梓明顯振奮了幾分,“臣看了殿下所寫的將生鐵或熟鐵冶煉成鋼的方法,也叫工匠按照這辦法試了幾次。但工匠們以前從未用過此法,所以總是掌握不好火候。殿下可有辦法?” 聽胤礽說完腔管的問題后,戴梓同時還想到,這火銃內(nèi)膛線他之前也是用生鐵做的,想必也是因為材料問題,才導(dǎo)致的威力不足。 他急忙說:“這溫度事關(guān)重大,還請殿下一定要想辦法?!?/br> 胤礽同樣著急,心思略一轉(zhuǎn),自言自語說:“這還得找個工業(yè)溫度計測量一下才行?!?/br> 他相信工匠們造高爐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淬煉礦石的溫度至少要兩千度以上,火候的掌握也很關(guān)鍵。以往工匠們還可以根據(jù)火苗的顏色判斷個大概,但高爐是密封的,肯定是看不到顏色的。所以一定的輔助測溫手段很有必要。 可是現(xiàn)在去哪里找工業(yè)溫度計呢? 戴梓頭一次聽說這個詞,一臉疑惑的問:“殿下說什么?” 胤礽趕緊轉(zhuǎn)移論題,“這個孤來想辦法。你叮囑工匠們,鍛造時高爐的溫度一定要夠,不拘是木炭還是煤,能助燃的東西通通燒起來就是?!?/br> 他想了想又補充,“還有這火銃前匣中所用火藥的分裝,先生是否按照孤所說的,讓匠人們捏實成丸狀?另外,這火銃中還需填充一種鉛制的彈藥,那個是否也叫工匠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