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書迷正在閱讀:[HP]依蕾妮一定是個天才、卿卿美人畫罪師、生米煮成熟飯(h)、一池春水搖 (甜1v1)、圍床夜話(父女)、三伏天(公媳)1V1、聊sao(公媳luanlun出軌)、鐘漏歇 (古言h)、瘋狗的彌撒 Ultimate、一千零一夜(1V1 骨科 強(qiáng)制愛)
不似外表端莊大氣,淡雅如蓮,鐘離熙的口味卻不是喜好清淡。 她嗜酸甜和麻辣,口味偏重。 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尚食局至今仍未摸出圣上的口味,不得已含淚放棄。 加之圣上與皇后關(guān)系親密,尚食局也是慣會做事的。 滿桌子菜品,除去孤零零的一道清淡口,剩下全是鐘離熙的口味。 尚食局:反正陛下不重視他們,他們自然要抱新大腿。 葉斂當(dāng)然是不在意這種事。 鐘離熙如此聰慧,看到桌上菜品,也不由得一愣。 如此怎么辜負(fù)底下人的美意。 一塊酸甜可口的櫻桃rou入口,甜而不膩,唇齒留香。 鐘離熙饒是嘗過,依舊不由得驚艷。 “宮中御廚果然名不虛傳?!辩婋x熙心想。 難怪汴梁哪家招到御廚后代要大肆宣揚。 若哪天御廚開店,就單憑這櫻桃rou,她便會經(jīng)常捧場。 更何況還有不分上下的宮爆兔丁、奶汁魚片等等。 鐘離熙平素在家中,便時常吩咐小廚房搞些新鮮吃食。 往日招待閨中同伴或父親同僚,小廚房還時常收到夸贊。 直到吃過御膳,鐘離熙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鐘府的小廚房或許有幾分巧思,但在絕對的廚藝下,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皇室的享受果然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鐘離熙看圣上一臉平靜的樣子,不由得為尚食局嘆息。 然后專心投入晚膳。 葉斂不緊不慢的用著晚膳。 不得不說,身邊有個胃口極佳的人,自己的食欲都會增加。 大周女子追求纖細(xì),弱柳扶風(fēng)。 鐘離熙顯然不屬于這一類,雖然稱不上健壯,但也絕對不纖瘦。 這種健康的美感,無疑更加符合葉斂的審美。 畢竟星際時代的女子獨當(dāng)一面,較之男子絲毫不差,自然不可能弱柳扶風(fēng)。 葉斂為她盛了一碗湯,“朕聽說尚食局新進(jìn)了一批鹿rou,很是新鮮,不如明日吃古董鍋如何?” 天氣漸冷,熱氣騰騰的古董鍋自然是不二之選。 鐘離熙眼前一亮,“可以嗎?” 古董鍋二人共食,加上熱氣蒸騰,汗流浹背,衣服染上氣味久久不散,很容易不雅。 與密友家人共食,稍微放肆些也不礙事。 但在宮中…… 萬一看到圣上失態(tài)的樣子,畫面就太美好了。 葉斂鍛體后,不懼寒暑,輕易不會流汗,自然猜不到鐘離熙的想法。 只當(dāng)是鐘離熙擔(dān)心規(guī)矩。 葉斂寬慰道,“吃點新奇的東西而已,不妨事?!?/br> 用膳后,葉斂處理了緊急的政務(wù)。 之后又是“新婚夫妻”的交流感情時間。 鐘離熙有些迷茫,“陛下所說的有效物質(zhì),真的能找到嗎?” 從草藥中分離出有效成分,單獨制成藥品。 這是圣上說的話。 一株草藥,根莖葉果實等各有用處,這點鐘離熙相信。 但要是從中提取出純粹的單獨作用的東西,真的可能嗎? 鐘離熙的想法和太醫(yī)院眾人一樣。 一臉懵。 葉斂合上手中的游記,“皇后可見過酸腐的飯菜?” 得到鐘離熙肯定的回答后,葉斂問道,“有想過為什么嗎?” “為何夏日的飯菜易壞,明明好端端的放著?”葉斂引導(dǎo)道。 鐘離熙皺眉,“夏日天熱?” “天熱為何會使飯菜壞掉,做飯時比天氣更熱?!比~斂笑道。 鐘離熙顯然察覺出漏洞所在,卻不得其解。 葉斂提醒道,“還記得今日看到的東西嗎?” 今日在科院,借助袁崇的儀器,他們看到了水中游動的小蟲子。 “老人言,不可食生水?!?/br> “洪災(zāi)后尤其要注意,即便是澄澈的溪水也要水煮后飲用?!?/br> “焉知不是這的蟲子作祟?!?/br> 葉斂不著痕跡地引導(dǎo),生水不能飲用人盡皆知,卻無人了解確切原因。 中醫(yī)更是語焉不詳。 直到西方自然科學(xué)傳入,細(xì)菌等微觀世界才為人認(rèn)知。 “水中有人眼目不能及的東西,空氣中就沒有嗎?”葉斂反問。 鐘離熙恍然大悟,“陛下認(rèn)為空氣中同樣有污濁之物,污染了飯菜才致使酸腐?” “夏日天熱,萬物生長,空氣中看不見的細(xì)小污濁增長,致使飯菜易壞?!?/br> 葉斂盡可能用通俗的語氣解釋細(xì)菌等事物。 好在鐘離熙接受良好。 葉斂含笑,“當(dāng)然這只是朕的猜測。” 中醫(yī)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繁榮到衰落,再到重新振興的階段。 葉斂曾穿越過背景相似的世界,不過卻較大周向前發(fā)展了近千年。 中醫(yī)恰好處于低潮期,乃至被視為偽科學(xué)。 西醫(yī)大盛,隱隱有獨占鰲頭之勢。 中醫(yī)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依據(jù)。 國家千億資金投入,遲遲不見效果。 成千上萬的藥方,無法提取出有效成分,遭受質(zhì)疑。 星際時代中醫(yī)的科學(xué)性已經(jīng)得到了證明。 中西醫(yī)結(jié)合,各具特色。 可惜葉斂并未了解過醫(yī)學(xué),尤其是中醫(yī)。 大周的太醫(yī)絕對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中醫(yī)人才。 --